來自遠方的老師

來自遠方的老師

教我們奧數的老師據說是從四川來的,是一個外地人。剛見到這個老師時,差點沒有認出來,幾條皺紋盤踞的瘦黃的臉,一雙腫脹的眼和一頭散亂的髮型,簡直與我印象中的外地打工仔的形象別無二致,根本沒有一點所謂的知識分子的氣質。我甚至以為他是來培訓教室修電腦的,過了一會兒,見一些同學在那老師老師的稱呼,我才反應過來,真是難以置信。看來,切不可以貌取人。

這老師的口音相當有特點,再加上嗓門極大,這使他的四川腔時常在教室中久久迴蕩,這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我們絞盡腦汁做題之餘少有的快樂之一。每次當老師的手機響起時,講台下便會提前響起笑聲,緊接著一如往常,老師若無其事的接著電話,而台下一片肆無忌憚的大笑。說實話,沒人聽得懂老師在講什麼,有人還奉之為“鳥語”。這大概是老師的家鄉話,也只有在老師接電話的時候才能欣賞到這么“純正”的方言了。

四川腔的國語我們現在也漸漸習慣了,但遇到一些代數字母就容易鬧笑話了。比如一次上幾何,老師一邊指著黑板上的三角形,一邊用他始終如一的激昂腔調說:“那么把這個三角形的高設為“誒切”吧!”“誒切?”台下有同學一臉疑惑地看著老師。老師奇怪極了,“這都不知道,誒切啊!”說著用力在黑板上大大地寫上了一個字母“h”,教室里安靜了幾秒鐘,緊接著爆發出一陣誇張的大笑,持續了大概兩分鐘。而老師依舊拿著粉筆,無辜地看著我們。

老師的口音雖然不敢恭維,但數學上他卻從來一絲不苟,題目的每一個步驟他都會細究,每次聽他用那特別的四川腔講解題目,也都會覺得有一種莫名的親切。下課時間,他也總愛給我們講一些他家鄉的故事,比如他家鄉的菜、人,這讓我們覺得他的家鄉確乎是個不錯的地方,也開始了對他家鄉的一點憧憬。他會給我們講笑話,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而他也會隨我們一起笑。他有時也會很坦誠的和我們說在溫州他不太適應,但他喜歡溫州這個地方,也喜歡這裡的人,因為溫州的人很熱情。

無論是這老師獨特口音,還是這樣的坦誠,都來自那片他曾經生活過的土地。於是我對那遠方的土地的好奇,也變得愈加強烈。也許多年以後,我已記不住他教的那些定理了。但我想我不會忘記這個老師,無論是他的口音,還是他口中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