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無赤足,人無完人

寄興有云:“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願老君家。”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純金,當然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然而這個看似在我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的俗語,說起來和我們實際做的卻是大相逕庭。

從古至今,中國人講究做事要盡善盡美,做人要挑不出毛病。卻不知“金無赤足,人無完人”的思想已經被扭曲了,已被“金要赤足,人要完人”所替代。人總是這么奇怪,對於自己的過失,千方百計的找理由找藉口,便得“人無完人”。而對於別人的一時不慎,卻或是嘲笑,或是破口大罵,甚至還將陳芝麻爛穀子的小事一提再提,揪著別人的尾巴不放,孰不知自己也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自己也並非“完人”,又何必要將他人以“完人”來看待呢?由此,便出現了“好人”與“壞人”之分。

“好人”即是“完人”,是集無數優美辭彙於一身外加背後發出萬丈光芒的綜合體,“好人”的一切都是好的,他的長相,他的行為都被當作神一樣的看待。在他的光輝之下,缺點都變成了優點,都可以忽略不計。但在他做出了你心目中所定義的他不能做的事之後,他在你心中的形象便會一落千丈。說到這,我便想到了那些可憐的明星。一些明星,從早到晚工作,很辛苦,有的時候要用煙來提提神,但有很多好事的記者抓到這第一手訊息後,大肆宣傳。社會上也不乏一些好事者,在網上發表評論說,明星不應該抽菸,應該帶好頭,做好榜樣之類的。難道明星就不是人了?明星就不能有自己的一些私人的空間?這與“人無完人”可是背道而馳啊。

而所謂的“壞人”,便遭到世人的唾棄,即便是行善事,也會被認為是圖謀不軌,曾經的美好全被今日的邪惡所抹殺。我們可以看到的,只是一個沒有優點、渾身上下充滿罪惡的禽獸。“非壞即好,非好即壞”成為了一個思維定式,我們跳不出這個圈子。

商場上其實也不乏這樣的例子。

許多藥品被冠以“包治百病”的高帽子,被標以“無副作用”的標籤。消費者唄諸如此類的廣告蒙蔽了雙眼,屁顛屁顛的抱回家,然後又以“問題產品”退回。人的心目中似乎形成了是要就能治病,是種子就能發芽,是貓就能抓到老鼠的觀念。說起來這種觀念真可謂是深入人心啊!

既然這個世界上沒有“完人”,對於他人而言我們要做的是心平氣和的看待這一切;而對於我們自己而言就是要揚長避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許別人的優點正是你的缺點,別人的缺點正是你的優點。人是在不斷的自我審視中提高的,即便是上文所提到的“壞人”也是有優點的,也是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的。要正視自己的錯誤,自我完善,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在“不完人”中脫穎而出。

還是那句老話講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把一切事情當“不赤金”看待,把一切人當“不完人”看待,那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也可變為“完美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