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作文素材

何為忠孝仁義?何為信禮智勇?現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看路牌才能見到它們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維護的那個軼序不再回來,也切斷了我們與"忠孝仁義"的關聯。"信禮智勇"好歹還是一個各社會通用的生存哲學和基本要求,但我們嫁接了西方的價值理念,在儒家的詞語外殼下,內涵不再。

古人曾把道德修養視為人生的終極追求,不過,在全球化的今天,個人奮鬥、快樂、自由通通比道德來得重要;現在的孩子還有很多別的事要忙。

【四書五經】

從前,作為書生15歲之前便要把四書五經爛熟於心,幾乎都是群"拜經教",他們對經典的了解,足以讓今天的古代文學博士生絕望。19XX年1月19日,當國民政府第一任教育總長下令"國小堂讀經一律廢止"的時候,這是一個解放思想的壯舉;作為後果,近一個世紀後,已經沒有多少人回答得出來什麼是四書五經了。孩子對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易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為代表的古代中國的支柱思想體系,一頭霧水。現在,舒乙在北京創辦了一家現代私塾館,專門教授四書五經。

【任俠之氣】

何為任俠?是"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後悔;情之所鍾,世俗禮法如糞土;興之所在,與君痛飲三百杯";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是荊軻、是聶政、是專諸、是李白、是一飯之恩的漂母、是救過伍子胥的漁女。不過,今天他們都在風中消散。再不見獨行萬里為曾允朋友一諾的男人,再也沒有了"拼將一生休,盡君今日歡"的女子。高曉松在他《青春無悔》的文案里這樣幽幽地寫道。

從小就被教導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別人,何來的狂狷豪邁之氣?何來風流灑脫的風骨?從來沒有過年少輕狂,青春就是不完整的青春,讀再多的金庸古龍也不管用。

【匹夫有責】

對家庭負責、對族人負責、對國家和民族負責、為看不見摸不著的社會風氣負責…….這是古人肩上的n座大山。而今天,我們既沒有為別人奉獻的義務,也沒有權利向別人索取,只能為自己負責。《大學》開篇就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在今天成為鏡花水月,顧炎武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和平時期更像是一句空談。於是,我們堅持不長大,看日本漫畫,聽twins,玩pupa或hellokitty,穿滿身口袋的闊腳褲,口號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濫,讓責任感處處失守。而年方10歲的那一撥孩子,耳濡目染的是這一代人放任自流、無限延長的青春期,他們怎么會知道責任感是何物呢?

詩詞曲賦】

如果上世紀90年代的孩子們是從周杰倫的《東風破》里才開始接觸到古典詩詞之美,是不是有點遲了?《全唐詩》有42863首,《全宋詞》有19990 首,李白有詩900餘首,陸游有詩6000多首,這還只是中國詩詞曲賦的一點零頭。然而,我們直到中學畢業所背的還不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樣的小情調,如何讓我們愛慕上我們的浩瀚詩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