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作文訓練題目3篇

初二作文訓練題目1:窗外有藍天

人來人去,青絲香瀰漫徐徐溫存,遺落的記憶飄走了留在心間的憂傷。

花開花謝,蘭花指碾碎昔日往事,散開的碎片帶走了落在心中的傷痕。

雁歸雁走,窗外天吹淡陣陣追念,深邃的藍天吹漾了封在心頭的悲痛。

她本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然而這天,她卻緊閉房門,鎖緊窗戶,拉上窗簾,把自己關在房裡。任憑母親如何呼叫,親人如何安慰,也不願意見任何人。她的心裡是慢慢的傷,似乎,窗外再無藍天,布滿陰霾。

心,是涼的。

幾天前,她從學校飛奔到醫院,一下子怔住了,親人都在流淚,就連一向如山般堅強高大的父親,也在輕抹眼淚,她才知道——奶奶去世了,永遠的離開了她最愛的孫女,永遠……而她,連奶奶的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昨日是奶奶的葬禮,她哭得撕心,泣不成聲,窗外陽光甚好,天際再藍,又如何?奶奶,離她而去;世界,瞬間靜止。

奶奶的逝去泯滅了她心中所有關於藍天的夢。

三歲,奶奶牽著她的小手,帶她到田間玩耍,小女孩一蹦一跳地採摘野花,紅的,黃的,紫的,白的,還有,如天空般美麗的藍色小花。奶奶哼著小調“藍天藍,白雲飄,真是好風光……”。她也學著調子哼起來,抬頭仰望天空。好一個蔚藍而又深邃的藍天。

七歲,閒暇之餘,她和奶奶坐在農家小院的藤椅上,一陣陣青絲香瀰漫,她們哼著那首不變的小曲兒——“藍天藍,白雲飄,真是好風光……”。小女孩睜著水靈靈的眼睛對奶奶說,要是天空每天都那么藍,每天都有奶奶在身邊陪著她就好了。奶奶只是微微笑著,輕撫女孩的頭。

十二歲,她考試失常,取得很糟糕的成績,小女孩便一個人躲在房間裡,一粒粒“金豆豆”順著臉頰滑落。從小父母忙於工作,唯有奶奶對她最好了,她心裡這么想著。此時,奶奶也走過來,打開她房間的窗戶,讓她仰頭望望蒼穹,對她說:“心雨的時候,別忘了窗外有藍天!”女孩似懂非懂。

如今,憶起沉封在心間的往事,她獨自呆在房裡,手指在鋼琴的琴鍵上奏起悲痛的鏇律。窗外,還有那片藍天嗎?

淚水在眼眶裡迴旋打轉,她用手顫顫地推開窗子,心中卻是有些驚怕,萬一烏雲密布怎么辦?然而,打開窗子的一剎那,呈現在她眼前的卻是艷陽高照,綠茵大地,芬芳馥郁,還有,她心中的那片藍天的色彩——原來從不曾黯淡。

懂了,她懂得奶奶的話了:窗外有藍天!悲歡離合,親人的逝去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傷心沉淪又有何用?眼淚就能讓奶奶再回到自己身邊嗎?長大了,不論挫折、傷心、困難、離愁,都要慢慢學會堅強,學會釋懷,相信,窗外永遠都有一片藍天,流雲可以吹散心中的愁。雨後初晴的天際掛上了一道彩虹,如奶奶的唇角,微綻。

未曾見,愁似殘花落盡,人已散,夢醒獨彷徨,盈盈水間兩茫茫;不思量,卻似秋雨落海棠;倚窗望,藍天白雲,歲月靜好。

初二作文訓練題目2:給自己一次旅行

把自己留在最好的時光里

我要做的是放慢腳步,放慢自己。

——題記

獨自拖著行李箱,踩著帆布鞋,暫時不用重複職業式的複製動作,不用看見車流中清一色的浙B牌照,脫離這個住膩了的地方,去陌生的城市傾聽不同的生活節奏。走!人生需要說走就走的旅行。

機場,是個讓人十分矛盾和五味翻騰的地方。每每在這裡,你不知道它代表著是離開還是抵達,而有時候僅僅是一個中轉。大家由於知道自己的下一站在何方,因此便凸顯了一種與眾不同的使命感。“每次離開地面,離開自己熟悉的天空的時候,才會覺得生命是輕的。”不知道從哪裡看到的這句話,坐在飛機上,就像翱翔在天空中的鳥,輕輕地就飛起來了,輕輕地,就這樣觸摸著交替的日和夜,飛過了國境是無盡的夜

我的目的地燈火闌珊,整座城市都陷入沉沉的睡眠,安靜的好像能聽見呼吸,聽見城市的心跳。

第二天乘坐巴士去看一座雕像。窗外滿是值得留戀的風景,玻璃窗的背後是快速倒退的樹和高低不平的建築,還有我倒退的煩惱。我就像乘在時光機上,看著城市三年來的變遷與輝煌,比對著我記憶中它的殘影。

那座雕像就是魚尾獅,它一點都沒變,依舊庄嚴威武。那獅子的眼神沒有起霧,而充滿了希望。它眺望著彼岸的空中花園,就像眺望著未來的剪影,放映著城市點點滴滴的美好憧憬。水,從他的口中噴涌而出,流入大海,仿佛唾棄著這座城市歷史上曾經受過屈辱。

夕陽西下,便知時光去,火燒雲下的海島水嶼閃著一片金光,海邊的建築也被鑲嵌了一道金邊。我在繁華的大街上漫無目的的走著,回味因乘坐巴士而錯過的風景。我像是一個剛剛走進秀水街,看到無數個LV包包只賣100塊的老外,在那種驚詫過後是一種熟悉的陌生感,無論是縈繞耳畔的官方語言,還是瀰漫街頭巷尾的醉人香味,也許它曾在某個黃昏時的某個餐館溢出過,但你從未知道它的沒名字。

今天,我在城市的中心記錄我的存在。

……

結束了一次旅行,就像結束了一個夢,現實的斑駁光點重新漸進,我將告別這座小城,告別太平洋上遺落的這顆眼淚

給自己一次旅行吧!走!讓故事發生在路上,把自己留在最好的時光里。

初二作文訓練題目3:愛如纏發

春天的夜晚,淡月朧紗,娉娉婷婷。有風拂過臉頰,掠起了額前幾縷碎發。月光如水,平靜柔和。一把古樸的木梳靜靜的躺在我的手中,有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而思緒,早已在風中遠揚。

那時,我大概五六歲,住在鄉下外婆家。那是一間古老的小屋,窗子很小,光線不足,屋內顯得很暗,就連那把木梳也染上了小屋灰暗的顏色。兒時的我覺得這把木梳一點也不好看。

那時的我還是一頭長髮,外婆會在每天清晨幫我梳頭。外婆用來給我梳頭的就是那把舊梳子,梳子上已有三四個缺口,就像外婆那一口七零八落的牙齒。

外婆從屋裡搬出一把椅子,我搬了一個小凳子跟在外婆身後。外婆坐了下來,我便將凳子放在外婆跟前,披散著一頭凌亂的長髮,坐在外婆跟前,向後靠了靠。外婆就開始給我梳頭了,從頭頂一下一下的往下梳,很有節奏。

上國小了,我便不住在外婆家了,也很少有機會去看望外婆。

有一次,我在放學的路上碰到了一位賣梳子的老奶奶。她佝僂著身子,頭髮凌亂,很可憐。我摸出口袋裡所剩無幾的零花錢,買了一把梳子,一來是出於對老奶奶的同情,二來是因為我想起了外婆,也想起了那把該“退休”的破木梳。我想把這把木梳送給外婆。

那個星期天,我去了外婆家。小屋一點也沒有變,依舊顯得昏暗。那把木梳除了有多了兩個缺口外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就像外婆只是比先前多了些白髮卻依然泛著慈祥的笑。我把梳子給外婆時,外婆笑了,口裡卻說:“我現在用不著,那把舊梳子還能用,挺好!”

暑假時,我又去了一趟外婆家。這時的外婆顯得愈發的蒼白了,頭髮也從花白變成了雪白。稀稀疏疏的,凌亂極了。

進入小屋,我竟然有看見了那把熟悉的舊梳子,就是六年前外婆用來給我梳頭的那把。不知怎的,一種很親切的感覺涌遍全身。我伸手拿起那把梳子,它如今已經面目全非了,只剩寥寥無幾的幾根梳齒突兀的立著。

“你送我的那把梳子我至今未用,還藏著呢。還是喜歡這把舊梳子,畢竟用了十多年了,丟了還真的捨不得。”不知何時,外婆早已含笑站在我的身旁。

“外婆,讓我也替你梳一次頭吧!”我轉過頭,巧笑嫣然的望著外婆。

外婆先是一愣,隨後高興的點了點頭。就像七年前那樣,只是被梳頭者和執梳者的角色早已在時光的河流中悄然轉換。外婆啊!外婆!兒時,給我梳頭的總是你,如今,孫女終於可以給你梳頭了。我含笑看著外婆從屋子裡搬出了椅子,她坐了下來,椅子便跟隨著“嘎吱”響了一下,她嘆了口氣。

金色的夕陽灑在她布滿皺紋的臉上,我看見了陽光沿著她的皺紋在流淌。外婆看起來格外安詳。我摘下外婆頭頂上的帽子,用那把參差不齊的木梳給外婆梳頭,一下一下,很有節奏。

忽然,一陣微風吹來,滿頭的銀髮便隨風飄起來。透過發隙,我看見了七彩的陽光,完美的沒有一絲瑕疵。

我連忙拿梳子去梳被風吹亂的銀髮,銀髮纏住了梳子,越纏越緊,似乎銀髮與木梳之間纏繞著特殊的情感。

猛然間,我似乎明白了外婆為什麼捨不得扔掉這把梳子的原因了。因為這把梳子梳過我的頭髮,也梳過外婆的頭髮,與它纏著的哪是頭髮呀!分明是那連綿的愛呀!

風靜了,外婆的頭髮也垂了下來。取下梳子,模糊間,我發現在夕陽照耀下這把梳子竟閃著太陽的金光。

從回憶中驚醒,才發覺把木梳握得太緊,手上已有了數齒印,在充滿無限眷戀的眼神中,無比溫柔的撫上了木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