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優秀作文:與博愛一起前行

一九四九年二月,又見到我乘勝歸來的父親——劉伯承。對此次戰爭,我且一無所知。只見父親仍是那個一如既往的動作:帶著他簡陋的眼鏡,倚著那個枯黃色的木椅,專心致志地看著報紙……

數天后,常聽人說起這次的淮海戰役怎么的至關重要,於是某天我問起我的父親:“淮海戰役打得那么漂亮怎么未曾聽您提過?”

父親合上報紙,摘下眼鏡,深嘆了一口氣,仰頭對著昏黃破舊的天花板。我只見得父親的兩鬢略有斑白——在他離去時頭髮還是烏黑油亮,不知戰爭帶給他的是怎樣的憂慮,亦不知現在他的腦海中是怎樣的紊亂。我沒有打擾他的沉思。

許久,父親緩緩地說出了這樣一番令我感動至今的話:“你問我這個問題,使我想到的是千百萬的年輕寡婦找我要丈夫,白髮蒼蒼的老太太找我要孩子,我心裡很不安。”

是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始終與博愛一起前行的人。哪怕是莫不相識的路人,哪怕是敵方的士兵,哪怕是想盡辦法殺害他的人,他都一併深愛著。

到了晚年,社會開始安定,中國人勿忘雪恥的自尊心使戰爭片流行起來。然而父親堅決拒絕看一切戰爭片,即使講的是他的“光輝歷史”。

他總是跟我們說:“我們犧牲一位戰士,他的全家都會悲傷!同樣,一個國名黨的士兵死了,也會殃及整個家庭。他們都是農民的子弟,一場戰爭要破壞多少個家庭啊!就因為這個,每次站前我們連覺都睡不好,我們至今仍看到他們為我們鋪設的一條血肉模糊的路。‘敵人’也一樣,他們也是我們的同胞啊。”

父親也許是將敵人稱為“同胞”的第一人,這全部源於父親對農民子弟的博愛。回想起小時候和哥哥一起模仿大人們指揮戰場,我們總是說“這裡好打,打它!”之類的話,而父親也總是主張能不打的仗就不打。

可見,博愛是對一切生命的尊重。

又想起有人安慰父親說不是他的錯,是國民黨找的,而父親卻總是搖搖頭嘆息著戰爭中因為一點小插曲,“我也有不好……”

可見,博愛也是對一切生命的責任。

許多年後,父親年邁,我也即將步入正業。父親的博愛精神仍在我心頭強烈地陣陣發響。是的,父親的言行舉止給了“博愛”新的詮釋,這也將影響我的子子孫孫。心頭不禁湧出一個強有力的聲音,它一遍遍地告訴我——發揚下去!

為表對父親的敬意和發揚精神,從今以後無論身處何行何業,我都願意一生與博愛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