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優秀作文:那一次爭吵後

“我已經夠努力了!哪天不是強行集中注意力?哪天不是晚睡早起?還怎么加快速度?”吼完,我重重拍上房門,把一肚子委屈關在了書房裡。                                                                                                                                  如今已升入了初三的我,隨著學業內容的增加和難度的加大,學習壓力的日益增長:每天起來背書的時候,天才蒙蒙亮;每天洗澡準備睡覺時,已是十一點了。每天緊繃的神經下,我也著實感到了那么一絲排斥——或許,初三的生活我真的有點接受不了。

我的媽媽是一個老師,今年在教初三,同樣早出晚歸,有時為了一句“改作業不過夜”的承諾比我睡得更晚。然而,伴隨著我升入初三,我們的分歧也是越來越大:媽媽總希望我可以讓她省心一點,總希望我學習效率高了再高。然而,我卻覺得根本沒有餘力再強迫自己加速了。

隨著這一次的吵架,我和媽媽的矛盾進一步惡化。媽媽也甚至拋出了不再管我的狠話。第二天放學以後,我沒有直接回家,而是自作主張把車騎到護城河畔。

一陣涼絲絲的微風拂面而過,讓人一陣舒暢。看著那始終一個速度,源源不斷流向遠方與天織為一色的河水,不禁有一絲恍惚,思緒亦縹緲了。

還記得小時候,媽媽不論有多忙,周末總會騎著車帶我到護城河畔。每次我都會在這年復一年未曾變化的微風下玩耍。點數著路過的船隻追逐著它們掀起的波浪……。那時候的天,是那么的藍;夕陽的光輝之下,媽媽的笑容是那樣燦爛……

看著烏雲中最後一抹紅霞,我也知道,現在是該回去的時候了。忽然,烏雲間消散開了一條縫,讓我得以直面夕陽。看著那熾紅的光球,不免生出了些景在人去的感嘆。

忽然間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過了:畢竟媽媽也是辛苦工作了一天了,整節課站著講課的老師顯然比學生更加累,而昨天放學之後說的話還不是為我著想?從小媽媽就依著我,不斷為各種事而適應我、妥協我。如今,我已升入初三了,也應該成長了,我也應該為一直為我付出的媽媽做些什麼了。至少,也要學會適應媽媽!

回到家裡,媽媽依舊如言不管我。不過當我走進我的書房時,赫然映入眼前的是疊好的被子和那每天必有的一盤水果。這,又是媽媽妥協了。我亦沒有向媽媽作出什麼承諾,只是較以往更抓緊地拿出了作業埋頭寫了起來。

如今,幾星期過去了,我和媽媽的關係也恢復到了以前的親密。不過,或許只有我們才知道,我成長了,不再是曾經媽媽一味的妥協,而是我們共同的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