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說明文:父親的饋贈

題記:孝經有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給予我的,卻不僅僅是生命,還在無聲無息中,滋潤著我的內心。為我人生的白紙,添上最初的墨跡。你的饋贈,我一生用之不竭。

做一顆石頭

小時候,我聽過一首歌——《雨花石》:“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我覺得十分驚奇,為什麼會有人甘心埋在泥土裡年復一年?那時我才讀三年級。性格冷漠,也沒什麼朋友,看到身邊的同學互幫互助、相互嬉鬧,心裡十分渴望加入其中,卻只是張了張嘴,不敢說出那句話來。

我很苦惱,獨自躺在沙發上,望著天花板出神。爸爸看我眉頭緊鎖,就坐我身邊,播了幾首歌給我聽。這時,熟悉的音樂在我耳邊響起。聽著歌曲,我問爸爸:“有人會願意深埋在土中吧?誰會這樣付出而不求回報?”爸爸回過頭說:“有的,這就象人與人的交往,友情最珍貴的地方就是無私地為他人付出,不求回報。深埋在土中看似可悲,但是在人們踏著它走過泥濘的時候,那種自豪、那種喜悅是無所及的。”我思索良久。

做一株小草

周末,我們一家常常去公園玩,望著綠茵茵的小草,任思緒飄遠……

那時我上五年級,總和爺爺唱反調。那一次,我記得十分清楚,一場小小的爭執險些成了“戰爭”。爸爸見了很生氣,把我帶到樓上臥室訓斥。而我很是不服氣:“爺爺說我浪費時間不好好練長笛,說我浪費錢又辜負媽媽的一片苦心。可是我有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啊,爺爺不了解,怎么可以這樣說我呢?”可爸爸卻在一邊靜靜地說道:“寶貝,沒有人說你錯了,也許爺爺不理解你的學習方式,可是你作為他的孫女,怎么可以因此對長輩大打出手呢?”爸爸還指了指屋裡的蘭花草說:“蘭花的枝葉看似柔弱,但它能屈能伸。也許爺爺不理解你,但他也是出於對你的期望和愛,你暫時受點委屈又為什麼不可以呢。過後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行了。再說了,你的這“屈”也等於給了爺爺尊重與孝順啊!”

從此,我學會了做一株小草“能屈能伸”、學會去理解他人。

做一隻鷹

轉眼間就六年級畢業了,聽著同學們傳來的“小道訊息”,說國中有多難多難、課業又是如何繁多,我也開始擔憂了起來。我跑去問爸爸要不要去找培訓班提前學習這些課程。看著我一臉的擔憂,爸爸卻說:“我不要你做囚籠里鳥,也不要你做只會讀書的書呆子。你要選擇的課外課程應該是你喜歡的、你興趣的,而不是為了學而學。我要你做自由的鷹、快樂自由的飛翔!”

從此,我的課餘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我樂於穿梭其中,快樂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