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作文精選5篇 700字

家是一個人永恆的歸宿,回家是外出子女心中永遠的低喃。關於回家有哪些優秀的作文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回家篇1

家,一個多么溫馨的字眼。回家,是回到一個避風的港灣;回家,是找到幾許心靈的慰籍;回家,是點亮一盞迷路的明燈!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些詩文無一不表達了回家的心緒。

記得以前的每年暑假,我都會和我的奶奶坐上汽車到濱海去玩。因為那有我的表哥表姐,所以每次都是玩到快要開學了才回來。有一次,我才到的幾天和哥哥姐姐玩得很快樂,可後來被我的表哥給欺負了。我頓受委屈,鬧著要和我奶奶回家。可是,我奶奶不讓我走,說玩到開學再走!

我一個人跑進房間,蒙著被子,眼淚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從眼角慢慢滑了出來,一滴接著一滴……腦子裡也浮出了一些記憶:對,是家!是家!想家的感覺也越來越濃,想起了我在家裡不會受到欺負;想起了家中的爸爸媽媽,想起了有事他們會護著我的;想起了家附近的夥伴,想起了和他們在一起的快樂!

遙遙思念的還有屋門我親手栽種的銀杏樹,院子裡一見到放學回來的我就直搖尾巴的大黃狗,一點一滴,一點一滴……就像雨後的春筍,那么清晰,那么明淨。

也許渴望回家是在外心情不好時的習慣吧。過了今天,和表哥和好了,又忘記了回家!直到離開學還有幾天的時候,爸爸打來了電話催我回家,內心深處才又重新升騰起想家的情緒!

終於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車窗外的景色很迷人,一排排樹,一個個水塘,一座座房屋飛快的從身邊越過,可我已經無心欣賞。總是在不停的問奶奶還有多遠到家、還有多遠……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飛回已經久別的家。

終於回到家了,又見到了那顆銀杏樹在風中婆娑起舞發出“沙沙”的響聲,又聽到了那條大黃狗熟悉的“汪汪”聲,還有爸媽問不完的在外怎樣、怎樣……那時我深深的感到,回家真好!

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的腳步不停的奔波著。不管路有多遠,山有多高,家是我們永遠的心靈的港灣!

點評:通過曾經在外想家的經歷的敘寫,寫出了平時在家時所不曾注意的家的好、家的溫暖,讓我們讀後格外珍惜擁有,文中的抒情議論之句尤其有畫龍點睛之效。景物描寫前後照應和抒情議論相得益彰,使全文結構謹然。

回家篇2

國慶節又快到了,學校肯定會放一次長假,而我們這些住校生也該全部回家了。

我媽什麼都好,就是有一點讓我特別討厭,那就是她的嘮叨。她從不放過任何一件小事,只要稍微有一點讓他不如意的地方,就會反覆不停的對你說,一直說到你厭煩為止。所以我下定決心要考上市一中的國中區,遠離那令人厭煩的嘮叨!

經過我不懈的努力,終於考上了。當我聽到這個訊息時,我激動得差點跳起來,心裡只有一個念頭,終於可以逃避那惹人厭的嘮叨了。而母親也為我高興,認為我為她爭了光。在開學第一天,她又展開了那無敵的嘮叨,但我一想到明天就可以不再聽到,就忍了下來,讓他這一次嘮叨個夠吧!

開學第一天,我的內心被喜悅所充斥,甚至我想大聲喊一句,我終於遠離嘮叨啦!接下來幾天我也是同樣的開心快樂,但沒過多久心情就變了。來到宿舍,設么事都要自己做,洗衣服、疊被子,打掃衛生……每一件事都要仔仔細細的做好,不像在家裡,衣服一拖一扔,一定有媽媽幫忙洗;起床直接刷牙洗臉,被子媽媽一定幫忙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也沒關係,媽媽一定幫忙打掃。在學校,一切都要靠自己,沒有任何人會幫你。而且在第五天我還感冒了,沒了媽媽的照顧,感覺整個人都快被感冒壓垮了。

周末放假前的幾天,對家的思念愈加濃厚,尤其思念媽媽的嘮叨,放學鈴聲一響,腳步便像離弦的箭一樣沖向回家的公車……回到家的那一刻,看到家裡熟悉的一切,我哭了。媽媽卻慌了,又嘮叨開了:“怎么啦?怎么啦?……唉,這么大個人,這么大個人……”

現在,已經住校四年的我,對於獨自一人處理自己的個人生活方面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可是每當學校放假回家時,總還是有一股說不出的感情型縈繞在心頭。

點評:通過寫媽媽的嘮叨來寫家的好、回家的感覺,切入角度小而巧,語言平實自然真切。

回家篇3

家,是陽光,它照耀大地;家,是大樹,它避風遮雨;家,是雨露,它滋潤心田……家,是世界上最美好、溫馨、幸福的地方。

長這么大,很少出家門。就算出去了,心中總會有一絲牽掛,掛念家、掛念承載我童年快樂的地方。

記得那一次去了離家很遠的地方,回來時,坐在擁擠的火車上,躺在高高的臥鋪上,用白色的羽絨服裹住自己冰冷的身體,雙手不停地呵氣。夜行的火車分外沉重,行駛在軌道上發出鈍重的聲音,好似無休止地前進。所以每每當它驟然停止的時候,我都會睜開眼睛,伸手抹去窗戶上的水。有時,借著昏暗的燈光,在冰冷的窗戶上用手指劃幾劃,劃著名劃著名,就劃成了“家”。當火車再次轟隆隆地響起時,我就知道它要把我載入我的家,我魂牽夢繞的地方。那個地方有我的媽媽、爸爸,還有那熱騰騰的湯圓兒。

黎明時分醒來,發現周圍的一切早已被白雪覆蓋,只有那一絲思念未曾離開。

家,我的聖地,我回來了。

推開院子的大門,走進去,一枝臘梅在寒風中挺立,高傲卻不失矜持,美艷卻不失典雅。它守護著這個家,它溫馨的芳香也有家的味道,一路指引我。

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看著沒有典雅擺設、沒有富貴裝飾的家,溫暖卻止不住地在心頭涌動:媽媽端來一杯能驅走寒意的熱茶,爸爸遞來一雙可消除一切疲憊的拖鞋。他們噓寒問暖,暖暖愛意在空氣中迴蕩。

回家的感覺真好!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人在旅途。在狂風雨肆的時候,我們渴望回家,因為家會給我們以庇護;在心靈疲憊時,我們需要回家,因為家會給我們以精神的安慰。我們的身體和靈魂總需要這樣一個能夠休憩的地方,這就是家。

一天又一天,每當日暮西山,華燈初放,街上如流水般的車流,行人匆匆的腳步無不向著同一個方向——家。

沒有家的人,永遠沒有一種歸屬感,就像一朵漂浮不定的雲,漫無目的地在天空遊蕩。

愛家,愛家人,愛回家的感覺。

回家篇4

小時侯我並沒有故鄉的印象。因為父母工作需要,在我出生的前幾年,他們就到了北方城市——寧夏。

如此,我也出生在了那兒,度過了自己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7年後的一天,父母終於決定回到了故鄉。

那一天我特別的興奮,晚上做了一個夢:“自家有一個大房子,房間裡滿櫃的書,穿著黑色中山服的爺爺帶著老花鏡笑眯眯地看著我……”

乘了兩天的臥鋪客車,長途跋涉,終於回到了這個稱為故鄉的地方。又轉了幾站車,才到了我們的住所。可這住所不禁讓我失望,空蕩蕩的出租屋,一副簡陋寒酸氣。

我四處尋找夢中的爺爺,可哪都不見他。我十分焦急,飛奔到媽媽面前詢問爺爺的蹤跡。

她卻驚訝地看著我,後說道:“他們在老家!”“這不就是老家嗎?”我更加疑惑不解。

她說:“這沒錯是老家,但爺爺他們不住在這,他們住在山裡頭。”媽媽一邊解釋著,一邊抬起手指著遠處的山。

當時我認為,那座山一定是一個神秘美麗的地方。之後,媽媽告訴我會在過年的時候回山里去。

因為回鄉的時候已經是秋天了,所以很快就到了新年。準備了一堆小山般的行李,我們踏上了真正回家的道路。當汽車毫不猶豫地向前方飛馳時,道路周圍的樹木漸漸地多了起來。山路轉過了一彎又一彎,慢慢出現了許多土房子。

聽著爸爸回憶他兒時的故事,我們到了村口。四周都是竹林、野花、土房子。雖然景色單調些,但不知為何,我沒有再像之前那樣失落。

難道是爸爸兒時的故事挑起了我對這裡的興趣,還是每個人骨子裡天生有著對故鄉深沉的眷戀?

見到的爺爺並不像夢中的那樣帥氣,但我更喜歡這土裡土氣的爺爺。家中的土房子雖然破舊、醜陋,但這裡卻是最讓我暖心的地方。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裡吃著飯,十分溫馨,十分開心……

回家了,終於不再漂泊,不再做無根的浮萍,一切真實的擁有!

回家篇5

萬籟俱寂,風狂嘯。參差樹影,月高照。走四下無人路,回久別重逢鄉。萬家燈火,溫暖家。寒夜淒霜,樹梢鴉。行小徑,老屋祖祠紅磚青瓦,只戀家。

迷茫的我感到前路漫漫,心中千絲萬縷的愁都打上了結。我獨自一人回老家散散心,卻夜還冷,但愁不愁。那焰光的溫暖,將我的冷驅散。那心中的光將千萬愁絲結解開,隨著故土縷縷炊煙消散到雲中。

我很小的時候便不在故鄉生活,隨著父母一起到了城裡。但故鄉,總能讓我的心得到一個岸,一個彼岸。我在此岸漂泊,終是要到彼岸,回到故鄉。我的心已在那鬆軟溫潤的土中紮下了根。下了火車,已是傍晚時分。車站離老家還是很遠,也沒有車可去,我只能步行去了。從近郊到遠郊,一路的景色都在變換著。從那車水馬龍的城市,到那人煙稀少的地方;從那高樓林立到樹林繁密的地方;從那布滿柏油的路上到鬆軟的土地上。我的心也從繁複變為平靜、簡單。在這片土地上,沒有什麼可想的。這是一片可以真正把心靈放下的地方,是一個真正可以思考的地方。

夜幕降臨,城市裡的孩子,在夜光中有燈光陪伴。夜晚與白天已沒有什麼分別,連星星,也不敢在這強烈的光中露出它明亮的眼睛。月兒也不時拉攏幾塊雲朵遮遮光。那光讓人心煩,讓人無時無刻不沉浸在忙碌、喧囂之中。在這夜間田塍上沒有一絲光。但有滿天繁星的陪伴並不孤單。我的心從緊繃,逐漸舒軟下來,沉浸在這個寧靜的夜裡。純樸的鄉間人,農作完歸家了。炊煙不斷,裊裊升起。我回到家中,見到家人,一桌豐盛的飯菜,燒得全屋暖暖的火爐。外頭,風仍吹,夜還冷。在這兒,我心融,情極暖。我到岸了,到了心靈最好的避風港。

回家,是將一切拋去的過程。家是心靈的港灣,是一個能將心靈放下的地方。一步步地回,一點點地變。我變了,變得不爭、寧靜。我不會再為城市的喧囂快節奏而心煩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