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作文700字五篇

一個人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孤獨。而孤獨體現的,往往是一種自信和力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孤獨的作文,歡迎閱讀。

學會孤獨

一個人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孤獨。而孤獨體現的,往往是一種自信和力量。孤獨而不隨俗浮沉,進而以我心之靜制外界之動,守應守之道,做該做之事,便能使躁動之的心復歸平靜,使受傷的靈魂得到癒合,使心靈得到一種充實和愉悅。

拂盡心靈的塵埃,平心靜氣地走進孤獨,抑或當無奈的煩惱和寂寞向你襲來時,換一種心情、一種角度去體驗孤獨,便會少些猜測和困惑,少些憂傷和失落。

孤獨有時候象一杯濃茶,初嘗時苦澀難咽,細品時卻清香宜人;有時如街頭的路燈,雖被白霧籠罩,卻依然閃爍,就象一顆嚮往著美好的心。

孟子說,"讀書明理,目的在能,求其放心而已"如果什麼都放不下,要求其放心是很難的。因此,只有遠離世俗的嘈雜,靜靜地品位孤獨,靜靜地擁有那一份寧靜才能放棄許多本該放棄的東西,這時你得意隨心所欲,或讀一本不錯的書,或聽一段你喜歡的音樂,或品位一杯濃濃的啡

孤獨和沉思是孿生姐妹,孤獨的時候,往往也是沉思的時候,是冷靜的觀察人生,省思自身的時候,就象每一部宏大的樂章里都不可避免的有幾個休止符一樣,但休止決不等於終止。

那一刻,你會放飛思緒,所有人為的界限都無法阻擋你思緒的翅膀。匆匆歲月成為記憶中永遠抹不去的思念。你會扯出一縷繽紛的雲彩,讓天空變的更加絢麗燦爛。

當你學會欣賞人生的時候,你也就真正理解了孤獨。假如生活是一部交響樂,孤獨則其中重要的樂章。如果說成功是一顆高懸於雲端的明珠,那么孤獨便是摘取這顆明珠的階梯。

孤獨是喧鬧後的平靜,而人只有往往在平靜之後才能看清自己,審視自己。

會生活的人,總會在繁忙的生活中,抽出一點空閒去獨守那分孤獨,使自己的心境日趨成熟。

誰說孤獨容易使人傷感,孤獨自有它的甘甜和醇香,就象是曇花靜靜地在子夜開放,那分悠然只要自己才能體會。在有知和未知的世界裡,反思自己,感悟自己,超越自己,讓浮躁的心趨於平靜,那經歷過的風雨,便化成了一道美麗的彩虹。

享受孤獨

人生的歷程就是一個經受孤獨的過程,沒有哪一個人能天天伴著掌聲和鮮花。孤方能獨,獨才能與眾不同。

孤獨是寂靜夜晚的一杯清茶,散發著淡淡的芳香;孤獨是皓月當空時,登高望遠的一份思念;孤獨是在喧囂中,獨守的一方心靈淨土;孤獨能讓思緒瀰漫天際……

害怕孤獨的人,棲身於大海的大潮中,終為沙漠之一粒,大海之一滴,有之不多,無之不少。在孤獨中奮鬥下去的人,終有一天會達到常人不及的高度,為眾人所仰慕而不再孤獨。孤獨一時,顯赫一生。

有人曾經問過我:“你害怕黑夜么?”我回答的是:“怕。”沒錯,我真的怕,怕黑夜的一切。雖然我喜歡星星的閃爍,喜歡月亮的迷濛,喜歡黑夜的神秘,但是,我還是怕。

我害怕夜晚的來臨,因為夜晚是孤獨的,是寂寞的,是無依無靠的,我不喜歡一個人的感覺,但是我沒有任何的辦法避免,即使是在盛夏,那份孤獨和寂寞還是像鬼魂一樣的纏著我,還是從四面湧來,無休止的涌過來,把我包圍,向我逼近,我無處可逃,只能任它們擺布。

難耐孤獨,是因為我們不會面對孤獨。

淨地高僧,書山學者,山林隱士,溪水釣翁,都是會享受孤獨的人,“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是何等幽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何等的開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何等的閒趣。“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又是何等的詩意啊!古代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寧靜中卻又帶那么點安靜,不也是一種享受嗎?

是的,孤獨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孤獨中,我可以思考生活每天的喜怒哀樂;孤獨中,我可以感受自己此時的心情;孤獨中,我可以靜靜地思念某個人;孤獨中,我可以悄悄地想著不同的心事……正是在孤獨中,無數哲人開始了對未來的探索;正是在孤獨中,智慧的火花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有舍就有得,為何不先放下對一些事物的嚮往,去好好享受一下孤獨呢?其實孤獨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傾聽孤獨

當人生步入老年,孤獨就會油然而生。並不是因為其性格孤僻,而是在於年輕人所認為的與時代格格不入。所以,當子女埋怨父母老掉牙時,當工作繁忙的子女長時間不回家時,父母的思念就化為滿腹關心、問候瑣碎的語言,需要我們耐心的去傾聽,去了解,去關心父母的所思所想。

我的祖母今年八十歲了,人老了,話也就多了,但爸媽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時常是忙完地里的活又去外面打工,根本沒有時間去聽這些毫無意義的嘮叨。所以,每當我放學回家,祖母格外的“關照”我。和我一起聊天,談談學校發生的事。可是,以前的我對祖母的嘮叨很是反感、常常躲避或者心不在焉。或許是年齡太小,那時還不能理解老人心中的那份孤獨。現在我逐漸長大了,不過,仍就很不情願,用初三學習任務重來推辭。而每當這時我就會聽到祖母長長的嘆一口氣,然後無奈地身離去。那蹣跚的腳步讓我想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讓我的心中湧上一絲淒涼、一絲愧疚。

直到有一天,我在網上看到了一篇名為《用心傾聽孤獨》的帖子後,感觸很深。那篇帖子,讓我壓抑許久的淚水終於奪眶而出,並且從此不再反感。每次周末回家,我會主動去祖母房間,給她講講這一周學校的趣事,看到祖母專注的表情就像幼時懵懂無知的我,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原來老人和孩子是一樣的,一樣需要別人用愛來呵護他們脆弱的心靈。學會傾聽,用心去傾聽,用語言去消除老人心中的孤獨。

其實,傾聽不僅是子女對父母,孩子對老人,也在於老師對學生,朋友對兄弟。當人生不得意,痛苦憂愁時,是最好化解的方法,自己用心傾訴,同伴用心傾聽,化解人生的不得意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煩惱,解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就不再困難。除此之外,傾聽還能培養自己的耐心,培養自己解決矛盾的能力。若一個人能真正用心傾聽,那這個人就是一個正真值得交的好朋友。

讓我們用心去傾聽,消除孤獨,消除悲傷。讓世界在傾聽中和諧,在和諧中進步,在進步中傾聽。

孤獨其實很快樂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孟德將孤獨融入杜康飲下,釀出一片豪爽的笑聲。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東坡將孤獨化作一襲蓑衣,留下一田晴朗的心境。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稼軒將孤獨浸入夜的黑暗,點亮一張明媚的笑顏。

茫茫天地間,他踽踽獨行。

身後可能有他的弟子,但沒人能陪他走到最後,他注定孤獨。

但他偏要以他的柔弱的書生之肩,挑起一個民族的重擔。後人叫他夫子,叫他聖人,這些在他的有生之年都不知道。他的一生都在行走,用實踐證明,腳比路長。

對於孔子,孤獨的一生唯有痛苦?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幾百年後,才有一個范仲淹,對他

的行為作了最好的詮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於是,他那看似蒼茫的路途,便因有了一個明確的目的而熠熠生輝。他便在這實現夢想的路途上獲得了快樂。 孔子的快樂決定了他的孤獨,而也正是他的孤獨成就了他以及天下人的快樂。

他從美麗的鳳凰山水間走出來,碰上了最黑暗的十年。這十年注定了許多文人的孤獨,而他的孤獨閃耀出絢麗的光彩。

他是文人,卻不自命清高。即使罰他打掃女廁所,他也欣然接受。沒有一句怨言。這樣的生活,哭?鬧?而最容易的就是一死了。沈從文哪一項也沒選。他給侄子的信中寫道:“這裡的荷花真好,你若來……”一句話竟使那段艱難的歲月飄起淡淡的荷香。先生以其獨特的澄明恬靜之心,使本該孤獨的歲月散發出快樂的荷香。

瓦爾登湖畔,盧梭孤獨的思索中,感悟在快樂中閃光,他用孤獨之語點破快樂之源。 牛津校園裡,霍金孤獨的學習中,智慧在快樂下跳躍,他用孤獨之知論證快樂之機。

炮火紛飛的戰場上,南丁格爾孤獨的關愛里,靈魂在快樂中潔淨,她用孤獨之心撫慰快樂之神。

孤獨中,痛苦在所難免,但只要用心,快樂就在靈魂深處熠熠生輝。

孤獨的松樹

在爺爺老家屋後的山上,有兩棵高大的松樹,姿勢雄偉,枝葉繁茂,不怕風吹雨打,也不怕天寒地凍,一年四季靜靜地守護著這一個村莊。這兩棵松樹幾乎就是這個小山村的標誌,我乘車來過幾回,聽很多人都和司機說這樣的話,“在松樹下的那個村莊停車”。這兩棵松樹站在那兒有多少年頭了,我不知道,爺爺也不知道,爺爺只說,在他爺爺小的時候,這兩棵松樹就已經那么老了。

暑假裡的一天,我和夥伴們登山去看松樹。它們生長在懸崖邊,紮根在深深的岩石縫裡,這附近是一片草地,光滑的岩壁上有大片大片的苔蘚,卻沒有別的樹了。松樹的皮很粗糙,仿佛是一位飽經風霜、歷盡滄桑的老人。它們平靜地站著,平靜地隨著微風發出沙沙的聲響,我們不知道這平靜的神情里究竟蘊藏著多少故事呢。

“可惜太少了,只有兩棵。”我說。

“兩棵才對呀,這是夫妻樹,你懂嗎?”小王插嘴。

“如果有很多很多,形成一片松樹林,該多好啊。”我在心裡想著,但沒有說出來。

那天晚上,躺在結實的木板床上,我做了一個夢。山上的松樹真多呀,不僅僅是一大片了,而是鋪天蓋地、綿延千里,村莊被這些松樹包圍著,保衛著,我在松林里來回奔走,歡呼雀躍。樹上有許多鳥窩,各種各樣的鳥都有,只要你拍拍手,它們就出來唱歌跳舞,盡情展現它們的歡樂。

我的夢沒有做完天就亮了,打開窗戶一看,山上聚了三四個人,他們用電鋸把其中的一棵松樹放倒了,又在用電鋸準備把松樹“肢解”了運下山去。

我一陣心痛,“爺爺,他們砍樹沒人管嗎?”

“誰知道呢!”爺爺回答著,給嘴上的煙點上火,猛吸了幾口。看得出來,爺爺的心裡也很不高興。

松樹被運走了,只留下一地的松針,還有一棵松樹孤獨地靜靜地站著。我突然明白它為什麼總是靜靜地站著,或許它看過太多的樹木百砍伐了,心靈都變得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