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徵文500字5篇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讓我們攜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下面一起隨小編來欣賞關於“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的500字作文吧。

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徵文500字1:

中華文化從古至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中華文明歷經千年以上的時間和歷史演變,才成為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它帶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東方。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沒有中華文明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就會失去實現“中國夢”的努力方向,就會失去中華民族“禮儀之邦”、“文明之邦”的美稱。因此,記得在我上國小三年級的時候,老師就向我們推薦過《弟子規》這本國學經典。這本書讓我了解到,做人要懂得孝敬父母、關愛兄弟、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等高尚美德。而其中“入則孝”這一部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該懂得“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有幸觀看了《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知道了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感人故事。其中一位名叫邵帥的男孩吸引了我,這個男孩為了給母親治病和時間賽跑,利用放學時間送票。他平時最害怕的就是在黑暗中孤獨一人的時候,可是他為了母親克服了這個心理陰影。就是這么一個膽小的男孩最後竟然做出為母親捐骨髓的決定。他的舉動不正體現出了一個孩子對母親的孝道嗎?

俗話說:“羊羔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跪羊圖》古往今來感動了無數人。這些鮮活的事例無不讓我們感受到:這個世界,唯有愛能衝破一切阻礙。

同學們,從這一秒開始,讓我們一起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而傷心悔恨呀!所以,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將中華文化傳統美德繼續發揚光大,共築我們美好的精神家園吧!

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徵文500字2: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從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一直到今天的人類文明,無一不證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精神血脈,這個民族也將趨向滅亡。傳承中華文化,共建精神家園,是每箇中國人的歷史責任,更是時不我待的需要。

傳承正中文化,共建精神家園,要從我做起從小抓起。從一年級開始,我就似懂非懂地閱讀了《中華上下五天年》了解了從夏商周一直到民國跌宕起伏的歷史,歷史造就的人物以及他們的思想和作品,明白了中國為什麼是文明古國之一,知道中國有孔子。孟子。老子等聖人。對中華文化產生了興趣。

二年級時開始背誦《三字經》。《弟子規》裡面講了古代的君臣之道,孝敬父母之道,尊敬師長之道,兄弟相處之道,朋友相處之道等等君子處世之道。以及我們坐。立。行待人接物的姿態。讓我對中華文化的精髓有了初步了解,讓我領略一番中華五千天年歷史文化積澱的魅力。接著我又閱讀過《論語》。《大學》和一些有關傳統文化的讀本,雖然閱讀起來比較費勁,但從裡面能學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也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濃厚底蘊和內涵!

傳統文化曾一度被改革開放的浪潮沖淡,所幸的是現在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中華文化的傳承。比如我們的國小課本就增加了《傳統文化》和《經典閱讀》課,這樣對每個孩子都進行了《傳統文化》的啟蒙教育,大大激發了我們傳承中華文化的興趣和積極性。很多電視台都推出了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如《漢字聽寫大賽》。《成語大賽》都讓參賽者和觀眾對傳統文化有了能厚的興趣,不自覺的翻開書籍和字典查閱。

中華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血脈,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傳承中華文化,共建精神家園,是每箇中國人責無旁貸的任務!

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徵文500字3:

曾經有報導說,有記者到曲阜看到滿街都在賣《論語》,就採訪當地的老百姓,他們說,那些東西都是賣給外國人看的。可見,老百姓只是把《論語》看成旅遊的商品、旅遊的紀念品,並沒有對內容感興趣,並沒有當文化典籍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中國人引以為驕傲的地方。我們要先自己多學習,多了解,並且向外人宣揚我們中國人擁有的傳統文化。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離去世界的舞台。因為它使我們中國人凝聚,使我們中國人團結。

前段時間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和中華成語大賽就是一個很好的繼承傳統文化的方式,通過搭建這樣一個公眾平台,使人們重燃了對母語的熱愛,還有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弘揚的是中華傳統美食,更多的是透過美食宣傳積澱的中華美食文化。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又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相得益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基因,已經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唯有民族文化才是歷史長河中永遠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動民族復興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開啟更加燦爛文明的中華新紀元。面對新時期實現中國夢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汲取還存在明顯差距和不足,還有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要做,還有大有可為的廣闊空間。我們應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更進一步的細緻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切實做到古為今用,使其更為豐富、更加多樣。

讓我們從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中匯聚新的力量,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不斷前行,堅定奔向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

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徵文500字4:

中華文化是一種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都是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一脈相承,都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時不我侍,需多措並舉。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華要創新體制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於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因此要想實現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改革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創新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拆除制約文化發展的各種藩籬,解開捆住文化發展的手腳,文化自由地在市場遨遊、自主地呼吸新鮮空氣。

中華文明為何能屹立在世界的前沿時隔幾千年仍然璀璨奪目而光輝不朽?就是因為中華民族獨具的領先世界的道德文明和生命文化!就是因為中華文化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和宇宙自然規律!就是因為中華文化是圓融和諧的文化!投射到個人身上,就是有內涵,學識淵博、通曉古今、具有洞察力;就是上善若水,把握大道,能圓融和諧一切;就是極其閃光的人格魅力,一身正氣,具有凝聚力。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讓我們攜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傳承中華文化 共築精神家園徵文500字5: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但有許多著名學者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光輝的著作,智慧的結晶,而且深入到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好的東西,內化於心,化為自己的東西,才能真正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人。

當然,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不可以泥古不化。過去的文化產生於過去的時代,不可能不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今天我們當然應當善於分清精華與糟粕。而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特點就是能夠與時俱進,不斷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變化,也只有這樣才能永遠保持光輝。

人類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中走到今天的。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當代中國思想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和升華。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的把握滋養中國人的土壤文化。

當今世界,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青少年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創新和發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青少年朋友們,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築中華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