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 作文精選5篇 700字

奉獻是種寶貴的美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歌頌奉獻的優秀作文吧。

無私奉獻的她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的歷史文化就有上下五千年的時間之久。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有勤勞、節儉、團結、謙虛、誠實守信、勤奮好學、孝敬長輩、樂於助人……

我的身邊有一位老師,她有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她就是宋老師。

宋老師有一頭烏黑光亮的齊耳短髮,短髮梢上帶著捲兒。這個髮型就如同萬馬奔騰似的。這個髮型很適合宋老師,因為她的性格就這樣豪邁。記得宋老師剛剛把頭髮燙成捲兒的時候,吳海東曾說,看到宋老師的髮型,就會想到一個書法名詞——狂草。我們都覺得真正抓住了特點。宋老師的眼睛炯炯有神,散發著智慧的光芒。她還有一副老花鏡,那是她必不可少的東西。每當上課的時候,陽光從窗外射入班級教室,就會照到宋老師的老花鏡。陽光會讓她的眼鏡反光,這樣一來,她就更像一位教授了。

宋老師經常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給我們講解知識。三年來,我們不知道吃掉了多少這樣的免費大餐呢。而宋老師卻常常把一句名言佳句掛在嘴邊:“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可見,她把無私奉獻當成了一種樂趣,無私奉獻是她的一種境界!

宋老師還經常會幫值日生打掃衛生。她都60多歲的人了,還依舊為大家無私地奉獻著。

記得有一次,宋老師生病了,她本應該向學校請假,在宿舍里好好休息。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了繼續為我們上課,她那堅強的毅力令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當時,我心裡很疑惑不解,她為什麼為了我們付出如此高的代價?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講台下鴉雀無聲。這節課的40分鐘過得特別漫長。講課一向聲音宏亮的她,此時就像泄了氣的皮球,說話聲音很低,有氣無力,講課越來越沒勁兒。

下課鈴終於響了,我們如釋重負,宋老師也鬆了一口氣。只見她累得筋疲力盡,一下子爬到了桌子上。我們一下子全部圍了上去,把她扶回宿舍。

在宋老師的身上有很多優秀品質,讓你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是的,她無私奉獻,默默無聞,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叫你不得不佩服!

人生需要奉獻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明天。”人生在世總會有索取,而上帝是公平的,你不斷的索取,自然也會付出。人生需要奉獻。

奉獻能夠彰顯個人價值。

雷鋒叔叔,我們從小就在他薰陶之下長大的人,將自己寶貴的生命奉獻給了黨和國家。他在日記中寫到“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無盡的支付者”,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偉岸的榜樣。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只有無私奉獻,在短短的一生中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才是一段無憾的人生。

奉獻是一種處事的態度。

“萬嬰之母”林巧稚終生未婚,將自己奉獻給了偉大的醫療事業。鼓浪嶼上的紀念堂里記錄了她的一生,這個受過良好西式教育的女子,將自己的一生定位為治病救人,長年堅持在手術台上。沒有生育的她,親手接生的孩子已超過五萬個,如鼓浪嶼島上的繁花般生長,而生於斯長於斯的林巧稚,卻不會再回來。她的奉獻至真、至純,不為名,不為利,這就是人生中的大善。

奉獻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

魯迅先生寫道:“我們從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生求法的人……”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無私奉獻的最高體現。人類歷史上那些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以他們自己創造,做出了巨大奉獻,極大的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井岡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別是載人航天精神中的“特別能奉獻”讓人深受感動,鄧小平,郭永懷,錢學森……他們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留下了恢弘大氣的不朽篇章。

奉獻不是痛苦,不是喪失,不是剝奪而是愛心的流露,善意的升華,美德的弘揚。前有古人,後定有來者,我中華民族不朽的文化正耳濡目染著年輕一輩。我們一定會繼承先輩的衣缽,以無私的奉獻為中國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

奉獻者

一群遠足者到達了遼闊的平原。  

前方的山坡上開滿了大片大片美麗的鮮花,有紅的、紫的、白的……,花兒們爭奇鬥豔,引得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微風吹來,花兒上下波動,人們紛紛衝進這花的海洋。有的摘下一小朵戴在頭上,有的手捧著花兒,把鼻子深深的埋在了花堆里。人群中發出了各種各樣地讚美,“這些花兒就像是一個個美麗的仙子”,“他們美的都讓我無法呼吸了”。  

不多久,一道艷麗的彩虹悄然在橫跨在了山澗之間,這如夢如幻的美,猶如一條仙女的絲帶,清清淺淺的,若粉彩般,浸染在藍盈盈的天空上。人們死勁地揉了揉茲已的眼睛,生怕錯過了什麼,都拿起相機照下了這個值得回憶的美好時刻。  

再時,已經是夜晚。當明亮皎潔的月光酒滿平原時,人們又將讚美同樣給了結陳如玉的月亮。一片一片的月光,溫柔地灑落下來,灑在屋檐,灑在河邊,灑在聳入夜空的古塔,灑在藤葛垂垂的牆頭。孩子們在細碎的光點上奔跑,玩耍。大人們則在月下跳起了華爾茲。  

這時一個衣著樸素的小男孩問母親:“花兒為什麼這么美?彩虹為什麼這么艷?月亮為什麼這么亮?”母親聽後,語重心長地對男孩說道:“因為它們的身後都是太陽地無私奉獻呀,是太陽照出了花兒的臉,太陽點亮了彩虹的艷,太陽映亮了月亮的美。”是的,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的無私“奉獻者”,雖然不被人注視,但正是有了他們默默地發著光和熱,才有了這多姿多彩的世界。就如同,你看到這美麗的城市一樣,其實為了他的美麗和生機,管理者、設計者、清潔師們,還有很多很多平凡的人們都在默默地付出。所以,在感嘆美好生活的同時,我們一定要銘記這群默默付出的奉獻者!他們才是這個大時代真正地太陽!

奉獻

“大雁”大家已經都知道吧。每當春天來了,就可以看見他們排練的整齊的隊伍從南方飛回來,或秋天來了,他們排著“人”字形隊伍飛往南方。

奉獻讓人執著向前,奉獻時有了自身的價值。而人有了奉獻人生就有了價值,有意義的人生,人生就會越發光彩鮮艷。人生是短暫,卻也是永恆的,該為永恆的人生留下什麼?正如高爾基所寫“人生易逝,唯其事業,有時得以存留永久”。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在大雁的隊伍中,越前就越累,每當頭雁疲勞時,旁邊有大燕接替他的位置。並沒有因為勞累,而你推我,因為他們的心裡都有自我奉獻意識,還記得《自己的花給別人看的》一文環繞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為主題,燕群則是“燕燕為我,我為燕燕”來為主題。裴多芬曾說“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正如這句大雁只是一味的付出,到最後到得了夢想的彼岸。也許你不能名留青史,改變世界,但你奉獻的越多,你的人生就有價值,就越發得光彩照人。奉獻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獻身精神;奉獻是“採得百花蜂成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的高尚品質;奉獻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無私努力;奉獻是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奉獻是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增添一份綠意……這就是奉獻即簡單卻又複雜,它簡單你卻怎么也說不清;他複雜,卻又只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情感。其實,奉獻對任何人都不苛刻:不能長成參天大樹,不妨做一棵小草為春天獻上一次新綠;不能成為高山昭示的一種雄偉,何不當一塊兒指路牌,為迷途的旅人拂去心頭的陰雲;不能像大海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又怎么可像一條小溪,為乾旱的土地捧上一份甘露……

奉獻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古至今,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奉獻,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境界。奉獻是一種情感。

什麼是奉獻?奉獻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獻身精神。奉獻是“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的默默無聞。奉獻是“採得百花蜂成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的高尚品質。奉獻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默默無私。如果你是一棵大樹,你可以為世界灑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株小草,你可以為世界增添一分綠意。這就是奉獻。簡單又複雜。

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繁森將自己的一生。奉獻於阿里。他們以無私的奉獻精神,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進步做出巨大貢獻,被世人稱頌。這就是奉獻。一種美德。

奉獻是積極主動,就像寓言中的露珠。他將自己奉獻給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這是他最大的快樂和幸福。默默無聞,無怨無悔。我們為人要善於奉獻。只有奉獻了,付出了,才會領悟到其中的樂趣。一個人如果學會了奉獻而不奢求回報,那么,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個層次。一個人學會了奉獻,就等於他掌握了一種自我提高的方法,這就是奉獻。一種境界。

現在大批的作家,文藝工作者、思想家。他們也在奉獻著自己的思維,奉獻著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國處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在大力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這正是精神文明為經濟建設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由此可見,精神力量的奉獻,不可忽視。

我們常把老師的奉獻比作,“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人間偉大的奉獻也在於此。教師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無私傳授給學生。一批批的學生成為國家棟樑。而奔赴社會主義建設的洪流。學生最該感謝的人就是老師。這就是奉獻。

奉獻不是為了索取。奉獻應是自覺自愿的。從現在起從現在做起讓從現在做起,讓奉獻之樹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