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作文800字

【篇一:凝望作文800字】

凝望著它一身的潔白,感悟了一生的執念。——《王瑞敬日記

我走上前去,掬一捧山泉洗臉,不由驚嘆,呀!睡蓮開花了。

它白的那么動人,讓我猶豫,這倒底是仲夏的睡蓮,還是初冬的薄雪。細細望去,那潔白中透出一絲翡翠般的綠,一絲一絲纏繞進我的心弦。睡蓮不多,稀稀疏疏的開在池裡,早醒的魚兒快活得在水底逃竄。小時候總是分不清是荷還是蓮,現在我竟那么清楚,因為蓮沒有菡萏的艷麗,只有披一件素衣,只在清晨綻放。

我隱隱嗅到睡蓮的一絲幽香,這是否是昨晚伴我們入睡的味道,誰會去在意這些呢?這樸素的花獨自開放在山泉的深處,最多只是引得匆匆趕早的遊人一聲驚訝:“睡蓮開了!”甚至不為它留一張照片作為紀念。若不是清晨散步路過此處,我或許不知道這裡有蓮花的存在。

這裡為什麼會有蓮花?我疑惑,看慣了人家門前大簇雍容華貴的牡丹芍藥,竟覺得白蓮有一絲可愛。不禁想起陸龜蒙的“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這朵白蓮是否前世也是在瑤池一朵冰清玉潔的白蓮呢?

那個仲夏的清晨,我偶然路過這條叮咚唱歌的山泉,天氣晴好,有薄薄的水霧迷漫在空中,沒有午後濃似花生油陽光的潑灑,連陽光都是薄薄一層,讓我分不清這倒底是天宮還是人間?是天宮也好,是人間也罷。唯有一池的白蓮,獨享這片清晨的安寧,唯有這池的白蓮,獨自吐露著孤傲的芬芳。什麼是君子?難道君子應是被人們百般呵護的君子蘭,難道就是被文人墨客千古吟誦的荷花蓮葉?

你也許不美、不香、不艷麗,更不是畫家筆下濃妝淡抹的杜鵑,你只是一朵白蓮,與世無爭,隨性灑脫,我自輕盈我自傾。

這株白蓮,靜靜地開在山泉深處,太陽從東山露出半邊臉來,睡蓮又慢慢地謝了,人們醒了,可它謝了,有著不視世俗的孤高。

我輕輕離開,是不願打擾白蓮的獨自修行。

【篇二:凝望作文800字】

滿是褶皺的試卷在手心一點點攥緊,一抹苦澀在心頭一寸寸漾開。一個多月的努力,最終換來的卻是一句“還是不夠好”。懷著滿心的挫敗,我抬眼向窗外望去,卻在棗樹身上,獲得了心靈的慰藉。

眼前是一簇簇新綠。那棵幾乎與我同歲的棗樹,在這個生機盎然的季節里,捧出一樹蔥蘢。它與桃、李不相似,嫩芽雖擠擠攘攘的,卻未曾有開花的跡象,除了枝頭那一點或深或淺的綠,便只剩一樹屈曲盤鏇的虬枝。樹幹泛著白,似未褪去冬日的凜冽寒風。這場景未免有些單調,我無趣移開了眼,卻偶然聽見媽媽的一聲低語:“再過一個多月,它就要開花了吧。”我的心頭忽的一熱,“開花”,多么美好的字眼,我重又望向那一樹蔥蘢,竟在腦海中繪出了一幅畫:

棗樹的綠葉層層疊疊,似塗了蠟一般,在陽光下流轉,葉間藏著一串串淺綠的花兒,恰似一隻只玲瓏秀氣的小金盞,杯沿很勻稱地割成了五瓣,細細的花絲在春風裡招搖著,殷勤的蜜蜂在花間嗡嗡地鬧著,陽光也似乎格外呵護這棵風姿綽約的棗樹……

想到這兒,我禁不住泛起了笑,嘴角的牽動將我拉回了現實。眼前呈現的,依舊是那棵可以說是光禿禿的棗樹。但我卻不敢再小瞧它了,誰知道,一個多月後它會是怎樣的繁華呢?我是應當感謝它的,是它用點點新綠,告訴我要懷揣希望與信心,用遒勁枝幹,告訴我應堅定不移。

棗樹的形象在我心中不斷升華著,我久久凝望著它,源源不斷地汲取著力量。卻在無意間,窺見它的痛處——在棗樹背陰的一面,幾根枝叉被人吹斷了,那剩下的半截,卻仍然筆直堅韌。是誰對這崇高的生命下了毒手?一股無名火從心頭竄起,但不久又平息了下來——或許是棗樹妨礙誰家晾曬衣物了吧,又或許是幾個頑皮的孩子折下當玩具了吧。我在心裡默默為它悲嘆著,同時又被它不屈不撓,永遠向上的生命姿態感動了。

我不禁肅立,從心底里敬畏起這株棗樹。是的,它在無形中又告訴我一個人生哲理:活著,就應不屈不撓,不畏挫折。

我默默地回到書桌旁,將那張試卷攤開鋪平,提起筆來在卷首寫下一行字:下次,會更好。沒錯,我相信自己能做到,就像棗樹那樣,在經歷過挫折後,綻放得更加絢爛。

凝望一株棗樹,恰似一場自己與自己內心的談話。

【篇三:凝望作文800字】

眼前是一條奔涌不息、波濤澎湃的大江。

身處長江邊,凝望著這雄壯的景象,頓然有了“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豪邁之感,磅礴的氣勢撲面而來。江邊宏偉的風光盡收於眼底,耳邊呼呼風聲與滔滔江水聲交錯雜織在一起,漸漸有些分不清了,而我凝望著,與周圍環境也逐漸融為一體。

江面上的波濤逐層翻卷著,與迎面而來的狂風無所畏懼地鬥爭著、反擊著。偶爾有幾片波濤被逆風所挾持住、控制住,使其無法動彈,但它毫不退縮,泰然處之,全力地抗擊著;眼看即將支撐不住了,後面的浪潮便爭先恐後地幫助它擺脫困境,使其繼續隨著大潮無畏前行。然而,波濤之間殘酷的競爭也並不少見,你追我趕、互不相讓的情景比比皆是。眼前仍是一濤江水向東流的平靜畫面,但殊不知,在暗中卻是一幅不斷擺脫對手、超越對手,再前去追趕下一個對手的激烈而火熱的競賽。緊張的戰鬥號角在激進的涌流中吹響,令我熱血沸騰。

一邊凝視著,一邊卻在暗想它們一路上的千辛萬苦——自五千公里之外的唐古拉山脈以來,由最初那純真的激流,經長途跋涉的勞累與艱辛,這些傷痕累累的波濤如今在此已變得成熟而穩重,但仍不缺乏充沛的激情與昂揚的鬥志。無數天的烈日暴曬,無數日的寒風刺骨,無數道曲折的水路,無數塊碩大的江心巨石,一些波濤已被同伴拋棄,沉淪下去——徘徊在淺灘悠閒地度日,亦或是沉沒在江底永不見天日……諸此種種,但終歸它們永遠也不會感受到大海的廣闊胸襟,大洋賦予它們的全新力量。繼續前行的是勇士,是英雄。但旭日東升,金燦燦的陽光撲面而來,江面上便泛起一片金光。我知道,那是屬於向東不息奔去的波濤的的榮光。它們身著黃金甲,浩浩蕩蕩地奔跑著、前進著。前方是一塊橫臥在江心的岩石,我微微皺蹙,為那一波直衝其來的波濤擔心。果然不出我料,粉身碎骨,變得支離破碎。然而,當飛濺的水珠習以為常地躍過這道屏障時,竟奇蹟般地重新組合在了一起。於是,它抖擻精神,重振旗鼓,潛心繼續湧入大潮,義無反顧地加快步伐,去追趕前方的那片波濤。

我知道,再不過多久,它們就將躍入東海。縱身一躍,這些生命將會得到升華,六千三百多公里的奮鬥將在那裡得到體現。但大海的浩瀚,對它們來說不僅是新的征途征程,也是一個新的開始。想到這,我嘴角微微上揚。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英雄往來,傳奇永恆。正凝視這一切的我頓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