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寶島8日游之西子灣與台灣文化

“歐耶!”太好了,明天我要和姐姐一起去台灣旅遊了,我頓時高興的手舞足蹈起來。台灣,那個美麗的小島,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

 8月5日凌晨4點,我和姐姐早早地就起床了。雖然昨晚與姐姐激動地一夜沒睡著,但還是很準時地起床。雖然是8點的飛機,但我們覺得時間好快,轉眼,就上了飛機。

 2個小時的飛機不長,但我卻十分“煎熬”,在飛機上,我一秒都待不了,恨不得馬上就到台灣。經過漫長的旅程,我們終於到了高雄。吃完午飯後,就開始了第一站——西子灣。

聽說“西子灣”這個名字是蔣介石取的。是他有一天因為戰爭思鄉來到這裡,借景抒情,吟起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從此之後,這裡就叫西子灣。

西子灣也是海,只是海水不是藍的,是土黃色,平靜的她,看起來安靜而美麗,陽光灑在海面上,泛起點點金光,有股說不出的詩情畫意,真的像美女西施一樣美麗動人。但有時,這平靜的海也會變成“瘋海”,“瘋狗浪”(台灣稱氣勢強大的海浪叫瘋狗浪)足足十幾米高,可以撲到岸邊幾十米的地方,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這時,是不是發飆的西施呢?哈哈,人們對她是既愛又怕啊!

回來的路上,猶豫去賓館的路程有些遠,導遊就給我們講起高雄名稱的來歷。高雄以前的名字叫“打狗”,是因為國民黨來著時問當地居民這裡的名字時,當地居民說叫“dagou”(讀音:打夠),有一天,有人在國民黨地圖上高雄的位置上寫下“打狗”,從此以後,這裡就叫“打狗”。但之後為什麼改成高雄呢?是因為後來,日軍來這裡,問這裡叫什麼名字,老一輩的人還叫這裡“dagou”,日軍聽了非常高興,原來“dagou”在日語裡叫做“高雄”,所以從那天開始高雄就一直沒換過,從此,台灣有一個高雄,日本也有一個高雄。

過了一會到了賓館,放完行李,我們就去了台灣的寧夏夜市,自行解決晚飯。導遊建議我們去嘗嘗魯肉飯。原來是一塊五花肉拌飯,不過味道很特別,台灣風味。吃完後,回味無窮。

愉快的一天,就這樣結束了,今晚好好睡一覺準備明天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