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困難低頭

不向困難低頭

世界上的人,用困難來分類,有兩種,也就只有兩種——一種是不向低頭,勇於向前衝鋒,另一種就是遇到困難低頭退縮的人。

《最後一片葉子》中,如果喬安西在那凶多吉少的一夜中,不向困難低頭,那么,她將不再看到休易燒菜的樣子,再也無法去畫自己想畫的地方,要不是老頭幫她“打倒了困難”,用不吉利的話說他已經一命嗚呼了,當然,貝爾曼用自己的生命告訴了喬安西一個人生的大道理——不向困難低頭!那樣只會增張它的囂張氣氛,我們面對困難要迎刃而上,像《筏子》中的艄公一樣,我們要憑自己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智,經驗和判斷,使得小小的筏子戰勝了驚濤駭浪,化險為夷,在滾滾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困難是什麼?我自己認為,世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困難,它只是人們的一種心理罷了。任何事情,只需要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智,經驗和判斷,沒有什麼可以對付不了的。

有的人,讓困難更加放肆,最終鑄成大禍——一個小小的發燒感冒,吃兩個藥也就沒事了,可是光想不做,最終成了誰都治不好的大病,到時,後悔已經晚了,而對生活認真的人,同樣是一個發燒,喝些藥兩天就沒事了,兩天后他還高高興興的活在這裡。這就是對付困難的辦法。兩個人都是小小的發燒,為什麼第一個人釀成打錯而第二個人把病治好繼續好好的活了下去。這都是困難惹的禍——面對困難,我們不能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