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讀書成為我們的習慣

“書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毫無疑問,讀書是我們青少年獲得全面成長的第一課。為了同學們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從上一周開始,學校通過漂流圖書活動的形式,引導我們共同讀書,與書為伴,與經典為友,開拓視野,從而享受讀書與生活的快樂。同時,也培養了我們誠實守信的品質。寧靜才能致遠。讀書的人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精神上的愉悅往往比物質上的享受更重要。

讀書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很多傑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時代都酷愛讀書,以書為友,以書為樂。毛澤東能夠成為偉人跟他喜歡讀書是分不開的。他曾經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俄羅斯著名的作家高爾基也是一個很喜歡讀書的人,他曾經說過:“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世界首富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也是一位很愛讀書的人。比爾·蓋茨在少年時代感覺最有樂趣的事情就是連續幾個小時逐字逐句的讀《百科全書》。儘管後來比爾·蓋茨沒有讀完哈佛大學的課程,但他一直保持著勤於閱讀的習慣。比爾·蓋茨的個人成就,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功於讀書。

讀書對於人的成長是最重要的。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民族一定是愛讀書的民族,如猶太人。近代史上三個最偉大的人物均來自猶太民族:馬克思以唯物辯證法改變了人類對社會的看法,愛因斯坦以相對論確立了嶄新的宇宙觀,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法讓人更準確地了解自身。全世界富有者中,40%是猶太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最多的也是猶太族人。他們讀書態度近乎宗教:孩子剛生下來,就用蜂蜜塗在書上,讓孩子舔,意思是讀書才能甜蜜。他們也絕不允許把書踩在腳下。他們每人年均讀書60本,中國人均只有5本。一個不讀書的人是走不遠的。是否讀書跟他是否大學畢業沒有關係,書才是真正的大學,才是讓人精神成長的樂園。

那么,對我們來說,應該讀什麼書呢?青少年讀書除了課本以外,應該以中外文學名著為主。的確,讀文學名著是非常必要的,但對青少年的全面成長來說,僅僅讀文學名著是不夠的。為了讓同學們汲取豐富的知識,我給同學們提供三點建議:

第一,我們要博覽群書。我們青少年要開闊視野,要廣泛的閱讀。應該注意博覽群書,文學名著、散文經典、人物傳記、通俗哲學、科學作品、寓言童話、歷史讀物、生活讀物、政治社會等等,都應該涉獵。博覽群書的人,才可能成長為學識淵博、思想銳利的人。

第二,我們要讀最好的經典作品。讀經典作品才算的上是最聰明的讀書方式。最好的書是最優秀的頭腦賜予我們的最好禮物。讀這樣的書就是從歷代先賢那裡源源不斷地獲取精神食糧和人生教益。

第三,我們要養成經常讀書的習慣。如果能夠你們養成經常讀書的習慣,那么你們將從書上獲得驚人的知識與智慧。哈佛大學的一位前任校長說過:“要養成每日閱讀有益書籍的習慣,幾年後思想上將有大的長進。”

願我們能夠多讀書、讀好書,在閱讀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