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袁綺蔓)

善惡皆在一瞬間,一念,潛意識中的一念,往往改變了一個人,不,甚至是一群人的命運——或成功,被歷史銘記;或墮落,被歷史唾棄。

曾經看到過一篇報導,講的是一個少年的父親多次在家中毆打少年的母親。有一次,當母親被打得頭破血流、昏倒在地時,他毫不猶豫地用椅子打到父親。他救了母親,但他卻又害怕那位惡魔般的父親。他的不知所措和恐懼以及長期積壓在心底的憤恨終於爆發出來。他用一把利刃捅向他父親的胸膛。第二天,他就被警察帶回了派出所……

事後,男孩告訴記者,他並不是沒有想過要打電話報警,但由於極度的恐慌讓他在看到父親想要爬起時喪失了全部理智。是一念,是一念之差使正值青春花季的男孩喪失了全部;使他身受重傷的母親痛不欲生;使愛他支持他的親朋好友們無奈與悲哀地嘆息。

看了這個故事,我頗有感觸。在火石電光之間,一念之差或許已經使兩個處境相同的人拐入不同的人生之路了。我曾在想,如果當年的項羽願意回到江東,重振旗鼓,而不是一死了之,天下之局勢會不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呢?又如果偉大的詩人屈原能懂得自我調節,而不選擇最消極的做法——投江而死,那么中國的文壇上是否又會多了幾篇千古傳誦的經典詩文,當時愛戴他的百姓們又是否會好受些?“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作者陸游因一念之差而選擇了往回走,那他是不是就喪失了老天賞賜的一次觀賞美景的機會?而我們後人又是否會無法品得這膾炙人口、意味深長的名句呢……,還有很多的“如果”深藏在我們心底,但它們終究因不同的“一念”而只能是“如果”。歷史已塵埃落定,而渺小且平凡的我們也無能為力,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罷了。

人生幾何?而我們的人生又有多少機遇多少時間來承擔“一念”帶來的後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告訴我們在人生的每一步、我們做出每個決定之前,必須冷靜、必須謹慎。我們也許不像賈伯斯那樣因退學從商這“一念”而飛黃騰達、功德無量;但我們完全可以為心中的那“一念”而執著、而堅持、而努力,最終來實現自己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