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散記(九)

(九)頤和園

8月2日

頤和園最多的是水,這是她帶給我的第一印象。

我的故鄉是水鄉,小舜江的水比頤和園的清得多,當然,頤和園的湖很大,一望無邊,她的前身叫做“清漪園”,都有三點水旁,可見水之多,湖之廣。

租用腳踏船似乎是最安全最周到的打算。

頤和園不僅水多,橋也多。這是推導,有水必有橋嘛。

西堤是條不寬的堤岸,形成六橋煙柳,湖光山色,交相輝印,美不勝收。

船徐徐而行,踏船也是興娛之事,邊踏船邊賞景,似有遐意之意。

踞山面水,湖道縱流,船行至上,如在畫中游。

頤和園中,有很多全國的名勝,如南湖上的望蟾閣是仿武昌的黃鶴樓,“十七孔橋”是仿蘆溝橋的,後山的蘇州街是仿蘇州買賣街的。

也有一組壯觀的建築群,是仿西藏布達拉宮的。

我踏累了,換江天瓏,江天瓏的腳很結實,踩得也挺快,他實在是個很友好的人,一副憨厚相,性格也好。高逸飛像個長跑運動員,體力多得很,也遐意得很。

腳踏船踏累了,便換成步行,可惜步行太慢,只得緩行,最後終於“挪”到了出口,暫且可緩一口氣。

出了頤和園,已是晌午,肚子早響了,於是買了串烤腸解飢,老江和老高則去買冰棍了。人都到齊了,老高和老江還未到,我們過去時,他們正笑呵呵地舔冰棍呢。唉,這兩人真沒時間觀念!老江還是領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