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廈門中考滿分作文:待苦澀褪盡

天下人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惡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待苦澀褪盡滿分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真題】

一,“品”字從造字來說,由三個“口”組成,便是告訴人們,品嘗、品味......品嘗美食是一種享受,品評事態是一種情懷……以“品”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二,我的世界。加適當的詞或詞語,補足題目。

要求:1、文體不限。2、不少於500字。3、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優秀作文】

待苦澀褪盡

天下人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惡矣。——題記

感動是眼淚流成的河,苦澀,縱然無限寬廣,卻無法改變任何悲痛。當我們努力讓那苦澀褪盡,不止於感動,用行動去改變,能嘗到的,是一抹甘甜。

其實,比起感動,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我媽媽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老人每天幫一家水店背水,有一天在我住的那棟樓摔倒了,坐在那兒流淚。才知道,老人的兒子得了病,沒有錢醫治,而老人每天幫水店背水,一桶水一塊錢,一天大概可以賺30元,才夠兒子一天的醫藥費。

母親感動得差點落淚,我卻心酸得不知說些什麼,也多了些疑問。為什麼一個病人得不到基本的醫療保障?為什麼沒有人幫助他么?為什麼需要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奔勞?這是一種悲哀。

而這樣的悲哀仍還有許多。大山深處的孩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舉著小火把手拉手一起去上學。有的要翻過好幾座山,有的甚至是這座山要到遙遠的好幾座山的距離。學校則是由幾套破舊的桌椅、一塊小黑板、幾截鉛筆頭編織起來的求學夢。縱然在離江數十米的滑索麵前,身體即使害怕得顫抖,小小的臉龐仍仰起倔強說一聲我不怕!上學路上山體有時有碎石滾落,危險重重,仍堅持我一定要去上學。媒體通過各種渠道報導過很多次,身體的朋友感動得不行,我卻沉默了;當政府開始改變時,身邊的朋友拍手稱快,我卻不知道該說些社么。為什麼孩子們最開始得不到關注?為什麼貧窮山村經濟落後?為什麼這一切要發生?“亡羊補牢”要到什麼時候?

其實,我們不停留在感動,而行動起來。哪怕只是打開微信捐一塊錢、兩塊錢,去呼籲,而不是停留在片面的感動。去行動,為他們奔走,改變的,是很多。

我希望每個人快樂、都幸福,在聽到所謂感動故事感到的卻是不安。我希望每個人能安享晚年,能在飢餓時有熱飯,我希望苦難少一些。

不停留在淚水匯成的苦澀,不止於感動,去行動,去改變,我們能夠幫助他們的,是從微弱小事中匯成的大溫暖。是那一抹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