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童年的高中考場作文:最美記憶山水

編者按:當光陰在巷尾徘徊漸行漸遠,我知曉那最美的山水,只可翻開記憶的捲軸細細尋找,最美的山水只停留在那些年的記憶深處。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最美記憶山水。

最美記憶山水

文|費凡

薦|朱珠

老桃樹底,我坐在石墩上,望向不遠處的老屋,儼然一片廢墟,滿目淒涼。秋初的柔風微涼,輕輕揚起我的發梢,舊時的歲月悠悠飄來,漸隱又現。

那年,桃樹枝頭初次開花再凋謝,我未及髫年,坐在石墩上,靜靜看著在屋前撲蜻蜓的太奶。紅色布鞋上繡了牡丹怒放,太奶的腳步輕盈,碧空下她的身姿風韻猶存。當將一隻振翅蜻蜓放到我手中時,她的眼中猶有光芒一閃而過。屋外的田埂上,體格硬朗的太爺正在勞作,他手拿鐵鍬在土地上開溝挖壑,播入串串種子,然後重新覆上泥衣,用腳重重地踩實鬆散之處。他熟稔地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像是在田間揮汗淋漓文采飛揚。太爺從田邊小道荷鋤歸來,太奶挽著太爺,兩人青絲銀髮交織,眼角的皺紋清晰可見,說笑著往家走去。

屋門低矮,他們彎腰低過門楣,雙腳跨過門檻,進了老屋。這老屋是在上世紀,太爺太奶結婚時蓋成的,粗木為梁,泥糊牆,至我記事時已有不少年頭了。

進門便見的一根房樑上,總掛著個竹籃。那時我只能仰面看到籃底的紋路,踮起腳尖從竹片間極力望去,不知竹籃里藏了什麼寶貝。每次我來探望太奶,太奶都會伸手從鐵鉤上取下竹籃,掀開蓋在上面的灰藍土布,取出各種茶饊和點心,使我歡呼雀躍。她則踩著屋子裡坑窪不平但軟實的地面,進到角落的灶前燒火做飯。灶火燃起時,火光掩映著她的面龐熠熠生輝,仿佛鑄就了塵世絕美的畫面,蓋過那萬千秀麗山水。

我的童年曾在老屋前留下痕跡,我見證過老屋的一年四季。春時柳簾拂翠,夏季牆壁遍爬藤蔓,秋日桂枝傳香,冬至檐角滿掛冰凌。我心中最美的風景,便莫過於此。

後來,我到了上學的年紀,從僅與太爺一牆之隔的小院搬離,去了不遠的地方落居。說不遠也到底是遠了,我們的生活從此隔了千山萬水。偶爾回來,看見太爺太奶拄著拐杖,蹣跚的背影在瑟瑟秋風中定格成一幅頗有年代感的老照片,悄然飄落的枯葉更添憂愁,勾起我的淚水如決堤之洪。

又過了好久好久,此刻的我,看著轟然倒地後的老屋,靜滯在空氣中的斷壁殘垣。似水流年,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然而暮去朝來風蝕殘年。時間將光陰細細揉碎了,散落在牆斑影斑駁的舊巷,老兩口終是在蹉跎歲月的罅隙中走散,再不可尋覓到一絲蹤跡。一回首,卻見墳頭枯草風中孑立。

當光陰在巷尾徘徊漸行漸遠,我知曉那最美的山水,只可翻開記憶的捲軸細細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