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寫作技巧:五官觀察

中考寫作技巧:五官觀察

一、技法

寫作材料有三個來源:觀察、自身、課本,其中“觀察”又是來源、又是手段。

先來看看一篇例文

一片小小的枯葉

我走在空無一人的路上,一片被涼爽的秋風追得“滿地跑”的小小枯葉,把我的注意力“拉”了過去。我輕輕的把它揀了起來,並用一張雪白的紙巾包住它,嘿,這看上去多像襁褓中的嬰兒呀!

我來到桌前,把紙巾打開,拿出枯葉細細的欣賞起來。

從正面看去,葉子上的莖有大有小,有粗有細,好似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又好似“嘩嘩”的小溪與奔騰的江河……把它一“翻身”,莖脈更明顯了,如一根根縱橫交錯的牙籤,又好似被刷上棕色顏料的袖珍版小樹枝……粘上一點水,就好像給它包上了一層保鮮膜,晶瑩剔透的。

我拿著這片棕中帶紅,有黑色斑點的火炬性枯樹葉,緊緊的盯著,心中不由得就冒出了一個想法:這片枯葉掉下來好久了吧,為什麼就被我揀著了呢?我想著,思索著……

一不小心,我把她撕碎了,葉片紛紛掉了下去,莖脈還是緊緊的連在一起,多么像團結一致的“難兄難弟”呀!我又把那些莖脈用力一拉,可它們還是“粘”在一起,一點也沒有分開的意思。

我把它的“殘骸”放在桌上,用三角板在它身體上不停的移動著,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它終於斷開了一半,我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一分兩半了。

我把它湊到鼻子前聞了聞,一股淡淡的清香飄入我的鼻孔,令人心曠神怡。

我又把小葉子放入嘴裡嘗了一下,先是一陣苦澀,接著又是一絲甘甜。

我想:這葉子不也正是我們的人生之路嗎?

寫作離不開觀察,觀察是我們獲得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觀察,準確的說,是在“觀看”,不是真正的“觀察”,與寫作有意義的“觀察”應具有以下屬性

(一)觀察要有目的性。

學生總是要“踏青”的吧,為什麼不讓他們帶上諸如“山上植物知多少”的目的去呢?學生總是要去書店的吧,為什麼不布置他們去抄錄“書名”,領略書名的魅力呢?學生總是要上街的吧,為什麼不讓他們記一記店名呢?“左岸”就總是令人遐想,想到巴黎,想到塞納河,還有詩歌、哲學和文化。學生總是要看電視的吧,為什麼不讓他們專門看“廣告”,那裡面不僅有商品,還有語文和藝術。“觀察”,教學生“學會觀察”,是我國中三年始終如一的“必修課”,在我的“綜合性學習”的教案里諸如“街頭去找錯別字”(《街頭錯別字》)、“到菜市場打聽品種價格”(《今日菜價》)、“新華書店抄書名”(《書名精粹》)的目的性活動不下30種。至於帶上“一片枯葉”到學校後再寫作文更是“現場化作文”的常規做法。

(二)觀察要用“五官”。

狀物類的作文很容易空,寫一片“枯葉”,除了形狀、顏色、莖脈好像沒有什麼可寫的了。其實,我們在觀察過程中還可以利用各種感官的功能作用:“我把它湊到鼻子前聞了聞,一股淡淡的清香飄入我的鼻孔,令人心曠神怡。”是嗅覺:“我又把小葉子放入嘴裡嘗了一下,先是一陣苦澀,接著又是一絲甘甜。”則是味覺了。在生活中用“五官”去感受事物是很常見的:超市買菜,用眼睛看青菜是否新鮮;用耳朵聽西瓜是否熟透;用手摸看看黃瓜是否刺手以判斷它的新鮮度;用鼻子聞一聞水果的香味;用嘴嘗一嘗熟食的可口度。對於一種物品,如枯葉,調動“五官”去觀察,則能更為真切、完善,從而留下深刻印象。

我們經常說觀察要仔細,何謂“仔細”,調動“五官”是也。

(三)觀察要具有“破壞性”。

對於事物的觀察,要想更深入,還可以去“破壞”它,以期達到庖丁解牛的境界。看大白菜是否新鮮,光看表面還不夠,很多菜農在菜上灑水“保鮮”,掰開看看,容易看到最真實的一面;雞蛋是否有假,搖一搖是也是不夠的,敲開一看,就真相大白了;買西瓜,最保險的辦法是探一個洞進去。或許你要說了,這與寫作有什麼關係,錯了,既然寫作是生活的藝術表達,這些“破壞性”動作不僅可以入文,還能增加的趣味甚至哲理

一不小心,我把她撕碎了,葉片紛紛掉了下去,莖脈還是緊緊的連在一起,多么像團結一致的“難兄難弟”呀!我又把那些莖脈用力一拉,可它們還是“粘”在一起,一點也沒有分開的意思。

我把它的“殘骸”放在桌上,用三角板在它身體上不停的移動著,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它終於斷開了一半,我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一分兩半了。

(四)觀察要有重點。

寫人、狀物都要抓住其“特徵”,“特徵”是否明顯來源於觀察的仔細程度。具體說來,觀察“人”時,要看其人外貌、語言、動作的獨特之處,即最能體現人物性格之處;觀察“植物”,要抓住其根、莖、葉、花、果、味等獨特之處,蘋果寫成了李當然就不是蘋果了。《一片小小的枯葉》就抓住了“枯葉”的莖脈來重點觀察:“有粗有細”、“莖脈更明顯了”、“莖脈還是緊緊的連在一起”、“我又把那些莖脈用力一拉”、“我把它的”殘骸“放在桌上”,短短500來字,有5處寫“莖脈”。

(五)觀察要藉助聯想。

什麼是聯想呢?聯想是由一事物聯繫另一事物的一種心理活動。觀察的時候藉助於聯想,把“靜止的”想成“運動的”,把“無聲的”想成“有聲的”,把“無生命的”當作“有生命的”,把“不會講話的”當作“會講話的”……合理的聯想,能使觀察的對象富於生動的形象,能吸引人。寫進文中,文章則豐潤、深刻。例文中聯想共有七處,文章結尾的聯想自然而又貼切,是的點睛之筆:我又把小葉子放入嘴裡嘗了一下,先是一陣苦澀,接著又是一絲甘甜。

我想:這葉子不也正是我們的人生之路嗎?

觀察要有目的性、要藉助五官、要進行破壞性觀察、要有重點、要藉助聯想,這五種屬性,從寫作順序的角度,具有非典型的先後關係,也合乎狀物類文章的一般結構。

二、心法

五官感受很重要,眼耳鼻舌都用到。

身體感受與心理,合理想像不可少。

敢於表達敢於寫,寫出作文一定好,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