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熱點:道德修養

熱題回放

1.善良的魅力(2017·重慶題二)

2.話題:容納(2017·遼寧大連題二)

3.話題:寬容(2017·遼寧阜新題二)

4.材料:信守承諾(2017·四川內江)

5.材料:食品安全中的道德(2017·甘肅天水題二)

難點攻堅

美好的品德與情操猶如閃亮的珍珠,能發出誘人的光芒。大體說來有三種方法能讓此類文章平添光彩:

一、用積極主題展示健康思想。一篇成功的中考作文,離不開健康積極的主題。有同學問,在文章里直接讚美或抒情,是不是就能收到這種效果呢?老師要告訴你的是,沒有那么簡單!因為,展示健康思想與美好情操,得有一個載體,得講究一些方法。具體來說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在曲折經歷中揭示主題。正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情節波瀾曲折,主題會更加深刻鮮明。二是可以在生活細微處展示主題。如寫作“微笑”這一話題時,就不能只是空泛地議論或抒情,可以將目光聚焦在那些典型事例與動人瞬間上。這種用事實說話、在細微處傳情的方法,不失為美德類文章主題出彩的捷徑。

二、用動人細節展示美好情操。當同學遭遇困難而孤立無援的時候,你主動地與他一起面對,大家稱之為樂於助人;當朋友不小心弄壞你的心愛之物而緊張的時候,你臉上露出的淺淺笑容,我們稱之為寬容。細細一想,抽象的美德,無不源自生活的細節。要想透過人物言行展示出其道德上的光彩,得學會在“細”字上下工夫。如用一張照片,引出一段感人的故事;用一句話語,引出自己的萬千感慨。2024年中考滿分作文《一碗麵條》,便是借“一碗麵條”來讚美子女的一片孝心;《心底最美的畫面》,便是借一個笑臉來展示微笑的魅力。這類文章選取的材料很細小,反映的主題卻很大,有滴水生輝的效果。

三、用經典素材展示美德風采。綜觀近年美德類文章,寫議論文的考生很多。如何才能讓美德類議論文光彩奪目呢?運用經典論據是其關鍵的方法。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歷史的長河裡取材。如講到愛國,就想起杜甫的憂國憂民、文天祥的愛國之心;講到孝順,就想起後漢黃香扇枕溫衾、漢文帝劉恆親嘗湯藥的典故;講到誠信,就想起曾子殺豬、尾生抱柱的故事。這些材料,如果大家不熟悉的話,不妨到網路上去查找一下,它們都是中考作文的經典素材。我們也可以從現實生活中取材,如每年“感動中國”中的眾多人物,閃爍的便是美德之光。將這些人物與故事引入文章,自然會精彩動人。

對美德修養類文章而言,守住道德底線尤為重要,絕不能去喜歡或追求醜陋而庸俗的東西。如在文章里,我們只能堅守諾言,不能去鼓勵追求名利;只能強調奉獻的美麗,不能去倡導自私。否則,再美的文字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拓展演練

1.如果說社會是一本百科全書,那么“美德”便是其中耀眼的一章。可當今社會,美德卻在我們面前一天天枯萎。扶起摔倒的老人,這件本來“理所應當”的事如今卻讓人猶豫再三、倍感糾結。在這個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時代,我們究竟該怎樣做才能促成美德的回歸?請以“美德的回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抒發情感、發表見解等;③字跡工整,書寫規範,字數在600-800之間;④文中請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

構思導寫:美德是一個比較寬泛、抽象的詞語,同學們在寫作時可以選定一種或幾種具體的美德,如寬容、愛心、感恩、孝順等,構思美德回歸的故事,深入生活,以真感人,切忌空洞地呼籲美德的回歸。寫作中,透過人物言行展示出其美德中的光彩是重點,同學們要學會在細節上下功夫。要發揮聯想想像,或記敘或描寫或抒情,並輔以議論來深化主題。

2.請以“那一抹微笑”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自己的親身經歷或體驗,不得抄襲;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於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書寫要正確、規範。

構思導寫:可用一個微笑的瞬間,引出一段美好的回憶;可用幾個微笑的畫面,串起一個感人的故事。不管選取何種內容,傳神的肖像必不可少,要運用各種描寫手段,讓笑容變得搖曳多姿,讓讀者從笑容里窺探到人物的美好性情。

佳作展示

假如雷鋒回來

一考生

穿越時空隧道,雷鋒回來了。他還是那么年輕,憨厚的面孔依舊,淳樸的笑容依舊,就像從未離開過這個世界,就像剛剛出了一趟很遠的公差。

在列車上,雷鋒照例把座位讓給了一位老人,打算去幫乘務員做點什麼。“什麼?你要給乘客送開水?”雷鋒笑著點了點頭。“車票拿出來!”幾個乘務員幾乎是異口同聲。雷鋒納悶地掏出車票,心裡很是詫異,做好事和查車票有什麼關係呢?一位年紀較大的乘務員突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我明白了,是你們單位組織學雷鋒,做好事!”

眾人也都如夢初醒,七嘴八舌地問起來:你哪個單位的,來了幾位,有沒有記者跟著,需不需要寫感謝信?……

雷鋒聽不懂他們的話,見桌子底下有一把茶壺,逕自拎起來轉身就走。雷鋒打滿了開水,挨個車廂送去。

“同志,喝水吧,才打的開水!”“你這人真是,在火車上誰敢喝別人的水!”走了好幾節車廂,沒有一個人去接雷鋒遞過來的水。這時候一個乘務員推著售貨車過來了,“喂,誰讓你在火車上賣水的?”“我不是賣,是送人的!”“送也不行,這樣誰買我們的飲料呀!”

到站了,雷鋒茫然地隨著人流走上月台。這時,一位少婦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拎著一隻大皮箱艱難地迎面走過來。雷鋒不假思索地伸出手去:“大嫂,我幫你抱孩子吧!”“誰是你大嫂?你要乾什麼?”少婦驚恐萬狀,花容失色,孩子也抱緊媽媽的脖子哭了起來。

雷鋒轉身離開月台。車站外彩旗招展,原來是幾個單位在開展學雷鋒活動。在自己的巨幅畫像前,雷鋒呆呆地站了很久。“先生,我注意你好久了,你長得很像雷鋒,我想聘請你做我們廠的特型演員。”雷鋒快步走開,那人緊追不捨:“報酬好商量!”

轉過街角,那人發現雷鋒突然失去了蹤影。他悻悻地罵了句:“呸,真雷鋒又怎樣,不識抬舉!”夕陽的餘暉灑滿了雷鋒的畫像,滾滾紅塵中,沒有人注意到有一滴冷冷的淚滴在雷鋒像的胸前,映著血紅的夕陽,像一顆流血的心!

(選自2024年版《最新五年中考滿分作文大典》)

點評:一、反向切入,主題深刻。為了巧妙地將深刻的主題生動地表現出來,這位考生想到了“假如雷鋒回來”這一新穎的角度,並精選了三個細小的畫面:免費送水,遭遇質疑;護送“大嫂”,驚擾母子;被人跟蹤,為演雷鋒。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將現實社會的世態人情刻畫得入木三分。

二、敘事細膩,人物鮮活。文章雖是反向切入,然而作者對美德回歸的呼喚之情,卻洋溢於字裡行間。這種情感,是通過細節來展示的。如人物出場時,“憨厚的面孔依舊,淳樸的笑容依舊”之類的句子,令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文章結尾,“有一滴冷冷的淚滴在雷鋒像的胸前”這一細節,將作者面對現實的痛苦之情展示得淋漓盡致。

素材金庫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但丁

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

人在自己不快樂時,很少能給別人以快樂。 ——詹森

不僅要在歡樂中微笑,也要學會在困難中微笑。 ——赫爾岑

應該尊重彼此之間的相互幫助,這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高爾基

名事解讀

林達:一臉燦爛走紅29年

美國女影星林達,在影壇上走紅了29年,她的整個青春幾乎都是在喝彩聲中度過的。她的相片掛得到處都是,整整一代人都是看著她的相片長大的。但林達的演技並不好,林達自身的修養也不敢讓人恭維。她最早是個滿街跑著賣糖果的小女孩,髒兮兮的。沒有什麼人特意去捧她,甚至個別影視公司還因為她演技不行而不再和她簽約。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喜歡她,而且影迷們非常熱烈地希望看到林達。只要有林達參演的影片上演,影院裡就會爆滿。

林達為什麼那么受歡迎?四十年來,人們都無法破譯。後來一個心理小組發現:人們喜歡林達,是因為她滿臉的燦爛和洋溢的熱情,是因為她的歡快、喜慶、直言和單純,代表了一種輕鬆的生活。而且這個心理小組還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在許多行業里,很多人之所以受人喜愛,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歡喜”性格和“開朗”笑容,而並非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有時是相當次要的,太多的時候,人們最需要的是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健康向上的活力。

解讀運用:

1.學會微笑。微笑是一種藝術,是人類最美麗的表情。她是乞食者心中的一塊甜美的乳酪,是智者融化冰山的熊熊烈火。無論你是經受著風吹雨打,還是沐浴著陽光雨露,生命的微笑都能感化潮濕的心情。微笑,讓林達獲得了成功。

2.人格最美。人格是金子,放到哪裡哪裡亮;人格是明鏡,透視著人的內涵。不管你是多么平凡,如果人格高尚,你必定受人尊敬和愛戴。林達的快樂、喜慶、簡單所折射出的人格魅力,遠遠超過演技的力量,征服了億萬觀眾,成為她走紅的根本原因。

適用話題:“微笑的魅力”“人格的力量”“相處”“美德的力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