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歷史有關的故事

歷史典故一:開卷有益

出處:宋.王辟之《繩水燕談錄?文儒》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閥,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釋義:“開卷”就是翻開書,表示讀書。比喻讀書有好處。

故事: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時候,各地還存在著一些割據政權。統一全國的任務,直到他的弟弟趙光義當皇帝後才完成。趙光義即位後改名趙光靈,史稱宋太宗。宋太宗統一全國後,立志宏揚傳統文化,下令整理各種古籍。同時,又重視各種古代文化資料的收集。在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下令編纂《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和《文苑英華》三大類書,從而為保存和發揚我國的文化遺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太平御覽》中引用的古書,十之七八現在已經無法看到了。所以,又可以說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識的總匯。這部書原名《太平編覽》。編成後,宋大宗對它非常重視,規定自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後全部看完;因而改名為《太平御覽》,意思是太平興國年間皇帝親自閱讀的書。

歷史典故

宋太宗的政事非常繁忙,經常因處理其他事情而未能按計畫閱讀這部書,於是就在空暇的日子補讀。侍臣怕他讀得時間太久,影響身體健康,太宗說:“只要翻開書卷閱讀,就會有收益,所以我不覺得疲勞。”

歷史典故二:班超投筆從戎

漢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徵召前往擔任校書郎,班超便和母親一起隨哥哥來到洛陽。因為家中貧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書來謀生餬口,天長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經停止工作,將筆扔置一旁嘆息道:“身為大丈夫,雖沒有什麼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學學在國外建功立業的傅介子和張騫,以封侯晉爵,怎么能夠老是幹這筆墨營生呢?”周圍的同事們聽了這話都笑他。班超便說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

素材解讀:

陳涉曾語,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所謂燕雀,鼠目寸光,蠅營狗苟,得過且過而已。所謂鴻鵠,見一葉而知天下秋,處一室而知四海闊,食一餐而明百般味。只有敢於打破平衡,奮力拓新者,方能鍛造堅韌不拔之志,成就驚天動地之業。

適用主題:立志,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