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包容的作文素材

包容不是軟弱,更不可恥;包容是一種勇敢,包容在尊重他人時也讓自己得到尊敬!關於包容的作文有什麼?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包容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有關包容的作文素材一

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溝通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能包容別人,不能有一個寬闊的胸懷。其實,學會包容並不難。

朋友,一個美麗而動聽的字眼,是什麼讓這兩個陌生走到一起的,那就是包容。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就印證了包容是系起朋友間親密無間的紐帶,包容是溝通的橋樑。

藺相如,趙國的謀士,此人才華洋溢,正因為如此,引來了武將廉頗的不滿,廉頗便在背後說他人的壞話,說一些有損他人形象的話。藺相如看在眼裡,他卻假裝充耳不聞,引來了很多人的讚賞。就這樣,廉頗深受感動,覺悟自己真的錯了,竟沒想到藺相如竟有如此大的度量。廉頗便登門負荊請罪,但藺相如始終保持君子風範,能夠很好的接待廉頗,告訴廉頗知道錯誤,能夠及時改正就是好的。從此以後,兩個人和好如初,親密無間。趙國也因此在當時能夠完全的保留下來。包容是溝通的橋樑,拉近兩顆奔跑的心;包容是一座溝通的橋樑,它使醜陋的事物露出美麗的一面;包容是一座溝通的橋樑,它挽起多少人間的細節。

包容是什麼?那么請看雨後晴空最沒的事物,我想最美的一定是那天邊的七色彩虹,發出最美的光,那就是包容的標誌,象徵。包容自古就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有多少包容他人的例子,我記的不太清勒。但我只想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今天你包容他人了嗎?

生活中包容,是一種高尚的美德,它使我們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用一善意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友愛的心靈渴望

包容,化解矛盾的法寶,隔閡見的催化急,生活中的三秒膠。包容,搭起夠用的橋樑。樹起遠航的帆。

有關包容的作文素材二

包容是一種心態——山的情懷,水的規勸。

古言道“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的包容是山的情懷,智者的包容是水的規勸。

山永世屹立,狂風大浪而不動絲毫。那顆仁慈的心,囊括寰宇。他容納參天的古木遮蔽他清秀的眉毛,他也容納稗草枯萎腐化在他的心田。他不打攪蟲豸的竊竊私語,也忍受夜幕野狼哀號襲來的陰風陣陣。他用仁者入懷,放鶴歸去來;也任憑樵夫嘖嘖,不做青雲之地。他看著潮起潮落,靜待微星幾點;也忍耐野火燎身,化作塵泥。他是創世紀時,上帝的身軀,有千年的堅忍和寬容。

水是智者的溪徑,嫻靜時秋花照月,盛怒時又捲起千堆雪。水無源,水的胸懷更遼遠無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天在他的懷中,魚蝦水草也他的懷中。湍急處,他載你奔流而行;平緩地,他幫你推開那些花條柳稍的迷惑,勸你快快向前。水也收留那些不安分的旅行者——落英或嫩芽,甘願做他們的足,卻給他們在漂流中烙下最深刻的一課:遊歷者將注定孤獨,匆匆告別每個新的朋友,永遠再無法上岸萌發一個安定的家。遂慷慨容納他們一生,接受那腐爛的屍骸。他包容萬物,也洗滌萬物。他潔淨老嫗粘滿黃土的衣裳,洗滌那些被污染的心。智者智者,他能容納天霄之冰晶,匯聚萬物之雲露;更懂偶爾發發脾氣,衝去那些罪惡的代價,給那些被玷污的心靈重新留下空白。水是上帝用眼睛幻化而來,有博大的視野,有洞悉和規戒的精魂。

山像那閉眼的老叟,傾聽著,忍受著,寬容著並微笑著。水便是那博愛的長者,觀看著,體味著,包容著並規戒著。山說:“你的胸懷不夠開放,為什麼包容萬物卻不接納萬物?”水笑:“你的態度太肆縱容,為什麼甘願做心靈的依靠,卻不驚醒那些夢中之人?”山道:“我的包容永世永代,我願為瀑布裂身,也願作無助人類的大傘。而萬物性本善,納萬物之心怎不可在夢裡點醒夢中之人?”

水答:“我的包容,靈動而匪測,容萬物卻不納萬物之惡,我繞過盤石,願溫柔地留下一抹青苔,裝飾他的頑固。”……

山水的對話將在六合中延綿,天地包容了他們長久打擾,聽,他們還在竊竊私語。而人們將以怎么樣的心來包容這片天地呢?

有關包容的作文素材三

包容是人類的美德,不,它是人類最為寶貴的意識。包容是文明的標誌、文明的成果,也是文明的成因。

每一個生物體,都是一個依賴“包容”創建起來的和諧的、有機的組織。從最低等的原始生物到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任何生物體都由許多不同的物質成分、不同的元素“包容”而成。生物體要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要維持其作為生命的存在,就一刻也不能沒有“包容”。如果組成這個生物體的物質成分鬧起“分裂”,等待這個生物體的就只有解體和死亡。“包容”是生命的根本機能。

對生物體如此,對社會組織也是如此。人類社會的任何組織,小至家庭,大至社會、國家,要和諧共存,都離不開這個“包容”的意識。人們的性格不同,個性各異,對事物的見解各各不同。如果缺少這個包容的意識,人人各執己見,見面只有爭吵,哪裡還能一起共事、創造和諧美好的生活呢?所以,“包容”也是社會組織存在和發展不可或缺的機能。

從人類歷史來看,“包容”總是和繁榮、昌盛、進步聯繫在一起,而偏執、獨斷、專制總是和戰爭、不幸、災難聯繫在一起。“百家爭鳴”,乃有戰國的學術繁榮:“獨尊儒術”,乃有劉漢以後的文化衰頹。大唐對異域文化的兼收並蓄,遂有盛唐文明輝耀千古;滿清在外來文明前的閉關自守,終致近世中國的積貧積弱。北大在現代學術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奠基於蔡校長的“兼容並包”:“十年浩劫”中文化學術上的萬馬齊喑,根源在“八個樣板”的“一枝獨秀”。

我以前的鄰居是一對中年夫婦,帶一個上中學的孩子,一家人原本生活得和和美美。我經常看見他們有說有笑地一起散步。曾幾何時,這種和諧美滿的氣氛消失了。夫婦倆開始頻繁吵架。我下班回家,經常不得不耐著性子欣賞隔壁的“戰爭交響樂”。家具的碰撞聲、瓷器的碎裂聲、男人的謾罵聲、女人的嚎啕聲、孩子的啜泣聲,八音齊奏,此起彼伏。後來,男的帶著孩子離開了,只剩了女人一個人。人整個兒變了,見天陰著臉,不哭不笑,似痴似呆,看了令人心碎。這是缺少“包容”而導致家庭解體的例子。

人類還遠遠沒有學會“包容”。“9。11”以及隨後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這些不幸的事實不斷提醒我們,人類距離學會“包容”還有多遠。也就是說,我們還遠遠沒有低等的生物體“聰明”。

但是,為了和諧的生活,為了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我們必須變得聰明,真正學會“包容”。

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包容”的意識呢?

“包容”,歸根結底,根源於愛和理解。只有心中有愛,我們才能以同情的態度對待他人,才會充分尊重他人的立場和見解。只有愛,才能消除彼此的敵視、猜忌、誤解,讓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們在這個世界上和諧共存。而愛的荒蕪和消亡,將使最親密的人彼此傷害、仇視以至兵戈相向,就像我的鄰居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