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勇敢作文素材

考生們在圍繞同一主題選用不同素材,或將同一素材運用到不同主題上時,是有高下優劣之分的,關於勇敢的素材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勇敢的國中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國中勇敢作文素材一

孫叔敖勇斗兩頭蛇

孫叔敖是春秋時期的大臣,他小的時候是個非常勇敢的孩子。

一天,6歲的孫叔敖走出家門玩耍,不知不覺來到後山的草叢中,突然,他聽到草叢深處傳來“沙沙”的聲響。是什麼?孫叔敖好奇地走過去,想撥開草叢探個究竟,猛然間,一條大花蛇竟然有兩個頭,聽說凡是看過兩頭蛇的人都會死掉,孫叔敖驚恐地向後退去。但他轉念一想,反正自己也活不成了,不如在臨死前把這條兩頭蛇殺掉,免得它再去傷害別人。

於是孫叔敖撿起一塊石頭,毫不猶豫地向兩頭蛇扔了過去,兩頭蛇靈活地一閃,“啪”的一聲,石頭砸在了地上。

這時,孫叔敖沉住氣,又撿起一塊石頭,看準了兩頭蛇的一個蛇頭,用力砸了過去,正好砸中那個蛇頭。兩頭蛇痛得翻滾起來,孫叔敖趁機又撿起一塊石頭扔了過去,狠狠地砸向另個蛇頭,直到把蛇頭砸得稀爛......

兩頭蛇終於死了,孫叔敖舒了一口氣。剛想轉身離開這裡,可他又想到,萬一有人經過這裡,看到兩頭蛇的屍體,說不定也會死的,於是他又費了好大的勁兒,在山上挖了一個深坑,把兩頭蛇埋了進去,最後又在上面壓了一塊石頭。

孫叔敖回到家,想到自己馬上就要死了,就撲到母親懷裡一邊哭一邊說:“娘,孩兒看到了兩頭蛇,就要死了。不過請娘放心,我已經把兩頭蛇殺了,這樣別人就不會看到它,也不會死了,可是......可是我要死了....”

母親趕緊把孫叔敖摟進懷裡,笑著說:“傻孩子,別哭了,碰見兩頭蛇會死是有人瞎說的,我們不相信它。”

孫叔敖這才破涕為笑,開始繪聲繪色地為母親講述自己殺蛇的經過。

孫叔敖勇殺兩頭蛇的故事在家鄉傳開了,大家都誇他是一個能為別人著想的好孩子,將來一定能做一番大事業。果然,孫叔敖長大後,成為了春秋時期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國中勇敢作文素材二

斯巴達克的角斗故事

公元前75年的某天早上,羅馬城裡的人們爭先恐後地到大鬥技場欣賞角斗。這次角斗是羅馬退職的大獨裁者蘇拉舉辦的,他要驅使100對角鬥士上場互相殘殺,以此來尋歡作樂。

宏偉壯麗的大個技場可容納12萬觀眾。這一天,場內座無虛席。當蘇拉在隨從們的簇擁下進入鬥技場時,場內的執政官立即發出了角斗表演開始的信號。100對年輕強壯的角鬥士列成縱隊在掌聲和吶喊聲中,沿著鬥技場繞了一圈。

角斗表演開始了。整個鬥技場上,一邊是發瘋似的掌聲、叫喊聲,一邊卻是快要死去的角斗土發出的陣陣刺人肺腑的慘叫聲。

最後一場角斗,由30個色雷斯人對30個沙姆尼特人。經過一小時的激戰後,場上只剩下四個沙姆尼特人對一個色雷斯入了。這個色雷斯人30歲左右,留著黃色長髮和濃重的鬍子,英俊威武,給人一種不可戰勝的英武氣概,他的名字叫斯巴達克。

斯巴達克生在色雷斯的羅帕山一帶,在一次同羅馬人的作戰中被俘,後被賣給義大利加普亞城的巴提亞角斗訓練所。不到兩年中,已參加了上百次的角斗,在義大利所有的鬥技場中,他有著極大的聲譽。

此刻,身受三處輕傷的他面對四名極端可怕的沙姆尼特人,依然心不慌手不軟,他忽然拔腿就跑。沙姆尼特人一見,趕緊追了過去,他們誰也沒預料到,斯巴達克剛走出50步左右,突然一個急轉身,用彎彎的短劍刺穿了離他最近的一個追擊者的胸膛。只見他一手拿著盾牌擋著其他追擊者的衝刺,另一隻手揮動短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第二個對手扎去。斯巴達克就這樣出於無奈對付著一個又一個的對手。

沙姆尼特人只剩兩個人,而且其中有一個已渾身是傷,斯巴達克怎么忍心再殺死他們兩個呢?可是面對著群情激奮的觀眾又不能不打,於是他只用盾牌在那個受傷的沙姆尼特人的頭上打了一下,那人便倒在角斗場上了。最後一個沙姆尼特人也已精疲力竭,斯巴達克在迎戰時,儘量避免不刺傷他,只是輕輕地打了幾下,解除他的武裝,把他按倒在地,輕聲說:“不要怕,我希望能把你救出來。”斯巴達克用一隻腳踏住他的胸膛,用另一隻腳跪在被打昏的那個沙姆尼特人的胸膛上,等待觀眾們的決定,鬥技場上立即爆發出經久不息的雷鳴般的掌聲。

就是這個斯巴達克,於公元前73年帶領一群角鬥士衝出鬥技場,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大起義。

國中勇敢作文素材三

荀灌娘突圍請救兵

就在荀灌娘十三歲這年,春耕剛過,幾萬賊兵在匪首杜曾帶領下由西域流竄到宛城。當時宛城守軍僅有千人,又在青黃不接的時候,貯存的糧草十分有限,勢難長期固守,情況非常危急。

匪首杜曾原本也是官宦子弟,為奸人構陷而全家遭難,杜曾含冤莫白,竟至鋌而走險,初意是為父報仇雪恨,後來卻因召募的匪徒成份複雜,漸成騎虎難下之勢,騷擾州縣,奸淫擄掠,所過之處,廬舍為虛,朝廷連番圍剿,於是流竄宛城,想取得這個富庶的地區,作為根據地,休養整備,再圖大舉。

崧自付城中兵力薄弱,守御尚且不足,更不可能輕言出擊,然而長此困守,待至矢盡糧絕又當如何呢?想來想去,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派遣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突圍出城,馳往臨近的襄陽求救。因為襄陽太守石覽,是荀內崧的舊部,這時他駐守襄陽,兵強糧足,雄視一方,只要能發兵前來,必可解救宛城之圍。荀崧把自己的計畫向文武官員宣示以後,大家雖然十分贊同,但卻沒有一人願意擔任突圍求救的任務。

荀崧感嘆不已,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驀然間荀灌娘由屏風后轉出,朗聲說道:“女兒願往襄陽投書請援!”荀崧大驚,加以拒絕:“滿庭文武都不敢擔此重任,你一個小小女孩子,如何能夠突出重圍,又如何能夠抵擋賊兵的追殺!”不料荀灌娘卻答道:“女兒雖然幼小,但卻習得一身武藝,乘敵不備,出其不意,必可突圍而出。與具坐以待斃,何不冒險一行。倘能如願,不僅可以保全城池,買際上也拯救了黎民百性的生命財產,如果不幸為賊兵所阻,頂多也不過是一死而已,同是一死,何不死裡求生,冒險一行呢!”

事實確實如此,荀崧考慮良久又作了一番研究與安排,終於同意了女兒的請求,於是選派了壯士十餘人,組織了一支閃電突擊隊,借著濃濃的夜色作掩護,一涌而出,向襄陽城飛奔而去,馬快情急,穿壘而過,賊兵措手不及,眼睜睜地看著一隊人馬消失在黑暗的遠方。

一路奔波,第三天的午後抵達襄陽,襄陽太守石覽看到老上司的求救信,又聽到荀灌娘的慷慨陳詞,對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子甘冒矢石,突出千軍萬馬包圍的精神和膽識,不禁大為感動。當即發兵,而且還修書一封墾夜飛馳荊州太守周仿,請他協同出兵解救宛城之圍。

大軍趕到,如火如荼的戰鬥展開,荀灌娘揮舞銀槍左衝右突,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