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第一單元作文

許多學生初一初二時作文寫得情真意切,生活味很濃,上了初三作文不見進步,作文立意還是停留在原地不動。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初二上冊第一單元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初二上冊第一單元作文一

我非常喜歡和平鴿,因為我看到了它們就像是看到了和平。它們把和平的希望帶到了每一個孩子的心裡,使我的心頓時亮堂了起來,同時在那片美好的心田打開了一扇心靈的視窗。

通過那扇視窗,我看到了廣闊的藍天,天上飛滿了傳遞和平信息的和平鴿,把關愛和思念帶向全國各地,使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像點了暖爐一樣溫暖、愜意。也讓世界各國到處都開著象徵和平的鮮花,世界上的一切都呼喚著和平的美好。

猛然一聲槍響,打破了和平的寧靜。戰爭開始了,頓時,天上烏雲密布,一聲又一聲的巨響,威脅著一朵又一朵嬌嫩的和平之花。鳥兒們被炮彈炸起的煙火熏著,被一顆顆無情的彈片打得遍體鱗傷。此時,小孩子的哭聲、人們的呼喊聲,與萬靈的叫聲交織成一片。它們渴望和平呀!

可是,子彈與炮火是無情的,它們殘酷無情地剝奪著無數平民的生命。

“為什麼?為什麼?你們為什麼要開戰?我們要和平,讓戰爭滾蛋吧!”

所有的人都在企求著。可是,發動戰爭的國家的領導人卻無動於衷!他們為了自己的私利而開戰,不把人民的生命當一回事啊。只要飛機暫時停下來時,我看到了這樣一幅悲慘的畫面:昔日美麗的城市變得慘不忍睹。好多的人抱著死去的親人失聲痛哭;有些老人則在一邊祈禱戰爭快結束。就這樣,一個原本美麗的地方,卻讓戰爭變成了人間地獄。

和平鴿飛走了,我的心中也有了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世界人民需要和平,停止戰爭吧,讓和平永駐人間吧!

初二上冊第一單元作文二

我們熱愛和平,我們不喜歡戰爭,但在這個世界上,槍聲、炮聲、爆炸聲則遠遠多於鞭炮聲和禮炮聲。就在剛過去的20世紀,全世界發生的大小戰爭總不下400次!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人類更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中國,“九一八”的炮聲,盧溝橋的槍聲和南京大屠殺中30萬中國同胞的呼告聲,時時使我們警醒。

戰爭把人逼近死亡,千千萬萬的人兒在可憐巴巴的期望它的結束。

我們的祖國就遭受一場有一場驚天動地戰爭的劫難。“九一八事件”,東三省淪陷,流浪兒到處流浪,無家可歸;“七七盧溝橋事變”,日軍大規模進犯北京城,國都淪陷,關係國家存亡,;“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死於日軍槍下,血流成河……這種種的種種沒有一件不讓人膽戰心驚。八年的抗戰,我國的國民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從此走上了一條艱難陡峭的山路。那時,我們的人民不僅要時時忍受侵略者的蹂躪,受欺侮,受侵略,沒有自尊,沒有人格,還要忍受饑寒之苦,任讓侵略者呼來喚去,任由他們摧殘折磨。老百姓們這樣苟且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反抗,為了鬥爭,為了讓他們的子女過上好的日子。經過八年堅苦卓絕的鬥爭,我們終於取得了勝利,人民終於露出了笑臉。

“鑄劍為犁”的雕像在聯合國總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個春秋,可是和平的鐘聲並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們敲響。戰火和死亡仍然時時踐踏著公理和正義。世界何時才能鑄劍為犁,和平永駐?

21世紀的今天,我們更加熱愛和平,但戰爭並沒離我們遠去。在剛剛平息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他們的雙手沾滿了伊拉克人的鮮血,他們瘋狂地玩著進攻遊戲,他們的飛機無數次的進行轟炸,坦克潮水般地向前涌。他們不知羞恥地打著維護世界和平的旗號去侵略,去發動戰爭,去維護他們所謂的和平,去實行他們的計畫。

在美英聯軍的炮火中,閃爍著一雙雙期盼的眼睛,他們渴望停止戰爭,還給他們安寧家園。他們憤怒,怒火伴著戰火一起燃燒;他們痛恨發動戰爭的人,恐懼使那雙雙純潔的眼睛變得黯然無光。

鄧小平爺爺說和平與發展是當今的主鏇律,但形勢不容樂觀,世界時時燃起的硝煙仍未煙消雲散。

血雨惺風應有涯,鑄劍為犁應有日!

初二上冊第一單元作文三

世界上沒人希望戰爭。戰爭是殘酷的,是可怕的,是悲慘的。戰爭一旦爆發,就以為著將有不少人失去家園,失去親人,失去生命。一個士兵在總統眼力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對一位母親而言,是她的一切。

一場戰爭的到來,並不是意味能給這個國家帶來幸福,大多是殘酷的事實。

九千年了,科技不斷提高,而戰爭也並不減少。

為什麼人類不能和平共處呢?

不管是世界大戰,還是反恐戰。說來說去,還不就是圖一個“利”。

中國的領土廣大,為此遭受日本人的侵略,可今天日本人卻光明正大的說是為了自衛:伊拉克因為國家中有大量的石油,石油是世界上最值錢的東西。美國人為了得到大量的石油,攻打伊拉克,而且還華麗的說是為了打擊恐怖份子的組織。

這些“強盜”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多么可笑啊!

“政府有時候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是強盜”這是法國作家雨果先生給英法聯軍的一位將軍寫的信里的一句話。

沒人希望爆發戰爭,看到戰爭。

人們渴望和平的鐘聲早日敲起,希望這世界早日沒有戰爭!

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何時鑄劍為犁?就是說全世界到什麼時候可以真正實現消滅戰爭出現永久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的大戰結束後,世界出現了和平景象,人們從戰爭的苦難中進入了和平時期,深感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各國人民都深切希望今後再也不要有戰爭出現,因此1949年4月20日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第一次大會於1949年4月20日至25日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時舉行。

1949年4月20日,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

第二次在戰後,冷戰興起,威脅居民的和平生活。一些國際組織和著名人士發起召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反對侵略和戰爭政策,要求無條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第一次大會於1949年4月20日至25日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時舉行。出席大會的有來自72個國家的2千多名代表。大會通過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宣言》、《告世界人民書》等10多項檔案,並選出常設委員會。

1952年12月,為祝賀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人民和平大會,法國名畫家畢卡索又獻出了一幅新的作品--一隻和平鴿。它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象徵,表示出全世界人民爭取和平的鬥爭達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這是畢卡索所畫的第三幅和平鴿。第一幅是在一九四九年四月,當第一屆擁護世界和平大會召開的時候,他畫了一隻恬靜的鴿子,表示出愛好和平人民的純樸的尊嚴的意志。第二幅是在一九五○年九月,他又畫了一隻鴿子獻給第二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這就是飛翔在世界各地的和平鴿,它已經不是恬靜地停在那裡,而是展翅飛翔的了。當1952年12月世界人民和平大會再次召開的時候,畢卡索又獻出了第三幅和平鴿。

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和平大會的召開,蘇聯的雕塑家葉夫根尼·武切季奇創作了一尊“鑄劍為犁”的青銅雕像,雕塑中的青年人一手拿著錘子,另一隻手拿著要改鑄為犁的劍,象徵著人類要求消滅戰爭,把毀滅人類的武器變為創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類。這座青銅雕像於1959年由當時的蘇聯政府贈送給聯合國留作永久的紀念,至今仍然擺放在聯合國花園內與其他國家贈送給聯合國的雕塑裝點著聯合國大廈前的廣場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