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關於過冬至的優秀作文三篇

篇一:過冬至

今天是冬至,一放學,我就三步並作兩步飛奔到家裡。我看見媽媽和阿姨正在火鍋旁邊撮湯圓,我也過去幫忙撮。湯圓撮好了,媽媽把撮好的湯圓到進鍋里炸。過了一會兒,一盤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湯圓”就“新鮮出爐”了。我一聞到湯圓那香噴噴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夾了一粒放進嘴裡。突然,我“哇”地叫了一聲。

“怎么了?”媽媽連忙問道。我伸出燙得發紅的舌頭給媽媽看,媽媽才明白過來,心疼地說:“小心點,別再燙著了!”

這時,火鍋開了。阿姨把肉丸和羊肉放進鍋里。不一會兒,羊肉熟了,阿姨幫我撈出羊肉,我立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一眨眼的工夫,一碗羊肉被我吃個精光。媽媽還怕我吃不飽,又給我撈了一大碗肉丸。我不顧三七二十一,捧起碗就吃。阿姨看到我這副狼吞虎咽的模樣,便開玩笑說:“我的小饞貓,吃慢點,當心噎著。”我回答說:“貓的喉嚨大,整條大魚都能吞下,哪會噎著呀。”阿姨聽了我的這番話,哈哈大笑起來,媽媽也被我給逗樂了……

晚上,在溫柔的月光下,我們一家人坐在陽台上聊天、講著笑話,齊樂融融……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過冬至”的事情,表明“一家人其樂融融”。文章情感真摯,語言自然流暢,描寫生動,如“我一聞到湯圓那香噴噴的味道就垂涎三尺”,有藝術感染力。

篇二:過冬至

明天就是冬至了,媽媽說今天讓我過把搓湯圓的癮,我喜出望外地說:“好呀!好呀!”媽媽把糯米粉加上水,又是揉又是搓的,松松乾乾的糯米粉被媽媽這么一搓一揉變成粘粘濕濕的一團。我好奇極了,就伸手揪了一小塊,捏了捏,咦!米粉團怎么像橡皮泥呀?

開始搓啦,媽媽掰了一小塊放在手掌上輕柔地搓起來,我也學著她的樣掰了一點放在手掌上,雙掌合上使勁地搓呀搓。唉呀!怎么軟軟地米粉團會碎成一塊一塊地呢?你瞧,媽媽搓的小湯圓又圓又光滑,別提有多可愛了,看得我直著急。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用力要均勻,慢慢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學著媽媽輕柔地搓起來,嘿!這下成功啦!看來搓湯圓還有訣竅呢!我們一鼓作氣,繼續搓著。不一會兒就搓了兩盤。我看著那珍珠似的湯圓,饞得垂涎三尺。問媽媽能不能煮一盤給我吃,媽媽說:“好啊!”媽媽把水燒開,再把湯圓放進鍋里,一個個小湯圓一齊貼在鍋低,不知它們為什麼和鍋底這么親熱。媽媽把鍋蓋蓋上,一會兒直冒熱氣,媽媽忙掀開鍋蓋,呀!一顆顆小湯圓像一粒粒潔白晶瑩的珍珠在水裡上下翻滾追逐嬉戲。媽媽把湯圓裝進碗裡,泡上花生磨成的粉,軟滑細膩,可好吃啦。幾分鐘我們就把一盤湯圓給吃完了,就像秋風掃落葉。

湯圓可真是我的最愛。

這篇文章“過冬至”,取材真實,選材恰當,內容緊貼現代生活,且文筆簡練、細膩、流暢,如“松松乾乾的糯米粉被媽媽這么一搓一揉變成粘粘濕濕的一團”,給人美的享受。

篇三:過冬至

很小的時候每逢冬至這一天奶奶都會告訴我冬至要吃餃子,不吃餃子耳朵就會凍掉。為了我的耳朵我都會大口大口吃餃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從書中得知冬至不吃餃子耳朵也不會凍掉。

其實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可是一個大節氣,倍受人們的重視。冬至要吃美食是人們過節的傳統習慣,中國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吃餃子、南方盛行吃湯圓。不論吃什麼都是人們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餃子是我們家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我們全家聚在一塊,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心裡都美滋滋的。每到這時奶奶總會對我說:“多吃點,吃的肚子滾溜溜的,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喔!”雖然冬至夜三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但是我家裡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可惜今年爸爸卻獨自一人在外地出差,冬至夜不能回來。我更想念他了。

聽奶奶說:冬至是傳統四大節之一,冬至開始數九,是個嚴寒的節氣;“冬至—陽生”,從此陽氣上升,又是個帶來希望的節日。在我們老家西北一個小山村,過冬至,人們要吃包子。因為那裡有句老話:冬至節,禿子頭上凍出血。人們吃了包子,就“包”住了“頭”,也“包”住了來年的希望。奶奶至今還保留著這個習俗。

去年冬至,奶奶一大早就發好面,準備好羊肉胡蘿蔔餡。一聽說包包子,我急忙洗了手,跑到案板邊,拿過奶奶壓好的麵皮,開始學包包子。奶奶邊包邊教我:“左手心放麵皮,右手舀餡放在麵皮上。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邊皮,中指沿著邊兒往回拉,邊拉邊捏,最後捏到一起擰個小辮就行”。我一聽,難,得有點技術。奶奶說:“不怕,一學就會。”她握住我的右手,分開手指,在麵皮上練習“邊拉邊捏”,看著麵皮的圓邊在我手下一點點收攏,也很好玩。奶奶教我做了兩個,第三個我堅持要自己來,開頭我小心慢慢捏,不算順利,快要捏好了,我心裡高興,想一下捏住,可是餡都捏到了邊上,拉回的面捏不住倒粘在手指上。我有點發急,使勁一捏,不想倒把皮捏破了,餡也漏了。奶奶一看說:“不要急,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快成功的時候。你這是面邊上粘了菜汁就捏不住;手濕了就粘面了。”我長吸一口氣,擦乾手,重新拿過一麵皮,按部就班操作,終於成功了。那包子歪著小辮坐在箅子上,我左看右看,多像淘氣的小娃娃!我大喊:“耶,我捏了個胖娃娃!”大家都笑了。吃飯了,奶奶端上熱氣騰騰的包子,我心裡美滋滋的,這包子也有我一份功勞啊!

今年的冬至又到了,想起第一次包包子的經歷。我就想起了奶奶的話: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快成功的時候。就像冬至最寒冷的時候過去了,那溫暖的日子也就開始了。

本文“過冬至”,精挑細揀,素材似為主題量身定製。細節描寫生動逼真,如“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邊皮,中指沿著邊兒往回拉,邊拉邊捏,最後捏到一起擰個小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