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學生冬至作文300字

篇一:冬至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每年冬至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夜晚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又稱“冬節”,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在我們溫州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前一晚,家家戶戶都要圍坐一起,用雙手搓湯圓叫“冬節圓”,象徵團圓。冬至早上要吃湯圓,吃過“冬節圓”後,你就又大一歲了。所以,你要是問一個溫州人今年多大了,他告訴你吃了湯圓就幾歲了,你可別感到奇怪。因為別的地方都是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的,過了除夕才大一歲的。聽媽媽說,她小時候最怕自己冬至沒湯圓吃而長不大。真好笑呀!

篇二:冬至

冬至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包餃子,有的是做冬至圓。我們路橋的習俗是做冬至圓,媽媽說:“每年的農曆十一月每家每戶都做冬至,在這一個

月內都可以做。” 昨天,是農曆十一月初二,伯伯家做冬至,伯伯買了好多菜請客。伯伯一大早就聯繫親戚朋友們晚上到他家吃飯。我在伯伯家和姐姐一起寫作業,過了一會兒,伯伯叫我們一起去挖芋頭。

伯伯用鋤頭一挖,哇,好大的芋頭啊!伯伯說:“這個芋頭下午拜祖宗要用到的。” 到了下午,伯伯拿出九樣燒好的菜,擺在桌子上,上好香和蠟燭,就開始拜祖宗了。到了晚上,來了很多客人,開始吃飯了,桌上擺滿豐盛的菜餚。冬至圓是不可缺少的食物,我吃了五個冬至圓,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著,非常開心。 這就是我們路橋的冬至。

篇三:冬至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我們班的同學和老師一起在學校過冬至,搓湯圓、吃湯圓、做遊戲,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氣氛。

篇四:冬至

又是一年冬至。

清晨,一陣喧鬧聲夾著鞭炮聲傳入耳畔。又是一年冬至。

每逢冬至,人們就攜帶酒食、果品與紙錢上墳祭掃:大人挑著扁擔,裡面裝滿了供品,孩子們則晃晃悠悠地提著燈籠樂顛顛地跟在後頭。草草地收拾幾下,我們也準備出發了。

路上,一條火車軌道橫架在半空。軌道上,一群建築工人正在討論商量著什麼。媽媽,他們也在過冬至嗎?不是,他們在修建火車軌道。我心裡不禁思緒萬千。這是一群多么敬業、勤懇的工人呀!為了祖國的建設,他們可以過節,甚至過年也不回家。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到達了墓地,叔叔鋤去雜草,人們忙著擺上供品,再放上一把火,焚化雜草,把一些未燒著的小草用手拔掉,然後將紙錢焚化,為墳墓g上新土,最後叩頭行禮祭拜。大人們還給小孩分上一把花生,說是添丁。這是小孩最開心的時候了。

又是一年冬至。

篇五:冬至

昨天晚上,奶奶叫我去吃飯,過冬至。

今天,我問媽媽:“什麼叫冬至?為什麼還要祭祖呢?”媽媽說:“我們上網。”我先找到百度,然後輸入“冬至”二個字,網頁上立刻出現很多條跟冬至有關的標題,我選中一個標題點擊進去。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重要的節氣,俗稱“冬節”也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它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冬至這一天,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我們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還有吃冬至圓的習慣。在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我還了解了二十四節氣有哪些: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通過了這次上網,我學到了課本外的知識,也了解了我們中國獨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