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快樂冬至優秀作文

篇一:快樂冬至夜  600字

傾聽著20xx年的腳步聲,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晝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來到了外婆家,想與他們共同度過這溫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樂呵呵的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外婆端來兩碗赤豆糯米飯,笑著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我聽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弟弟也想早點長大,一邊夸飯香,一邊埋頭“苦幹”哩。

吃完飯,我開始聽外公講有關冬至的傳說,“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還有,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百鬼夜行,午夜12點鬼門開,晚上記得早點回家睡覺喔!”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嚇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騙你的啦!”外婆笑著說。“不過,也應該早點睡,添歲嘛!”在全家的笑聲之中,我想起了杜甫的《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第二天醒來,是冬至節,太陽開始回來了,春天也越來越近……

篇二:過冬至節  800字

今天早上,我剛剛走下樓梯,就聽見奶奶對媽媽說道:“要過冬至節了,得要吃糯米飯,今天一定要早點回家!” 冬至節?我心裡一陣納悶,有這個節日嗎?冬至只不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呀,難道它也有個節?真是稀奇!這是怎么回事?我連忙問奶奶,奶奶回答說:“心宜啊,難道你不知道?冬至節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是從冬季到夏季的一條明顯的分界線,要吃糯米飯,就是因為怕晚上肚子餓了,所以要多吃點,特別是像你這樣的人!”“喔。原來是這樣!”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話中有話,竟然說我胖!我氣極了,腮幫子鼓鼓的,滿臉通紅。

中午,爸爸問我:“你知不知道世上為什麼有個冬至節?”我搖了搖頭,接著,爸爸給我講了個關於冬至節的傳說: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老爸講完後,停了一會,又接著說道:“可是,這畢竟還是一個傳說,真正的冬至節由來是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喔,現在我總算明白了,原來在冬至吃糯米飯不是為了躲避災禍,而是在這天裡休息,祭拜祖宗。”又學到了一個知識,心裡可真高興。

晚上,媽媽如約早回家。奶奶在廚房中不停地忙碌著,燒了香噴噴、紅白相間的糯米飯,便招呼我們來吃飯,雖然我還是對早上那件事耿耿於懷,但我還是在糯米飯中放了點糖,足足吃了兩碗,吃的肚子滾溜溜的,因為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了喔!

篇三:冬至  1000字

冬至,顧名思義——深冬已至。相傳這是整個冬天中最冷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據說還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晝夜的長短,清晰察覺;天氣的寒冷,感覺尤甚。

大清早,艱難地撐開了仿佛十噸重物壓在眼睛上的眼皮。剎那間,寒氣如利箭無孔不入的往我身體的每一處進攻,一晚上積攢於身的熱氣瞬間消失殆盡——來了個“透心涼”。(可不,每天精神無不是在這樣的刺激下抖擻起來。)半晌,在腦中默一遍昨晚辛苦背到的英語後,便搖搖晃晃的下了床,浴室中我機械地舉起牙刷,機械的上下晃動著右手……披一身寒霧,蒙一臉冰霜,快步走進燈火通明的教室。同學們已經陸續到齊,抖索著早已凍得通紅的雙手,佝腰駝背開始摩擦嘴皮。緩慢的一天,便從這琅琅書聲中開始。此時,天色尚黯淡,西邊淺淺蒼穹,東邊一弧彎月,空中兩三顆星,皆孤寂地閃爍著微光。寒霧,如飄動的輕紗,縈繞著校園的房屋、樹木,揮之不散——

每當到了冬天,到了這樣的節氣,行於風雨中,總感覺“冰”如影隨形。想逃,卻無處遁跡。走到室外,我不得不將生命的銳氣,青春的豪情與衝勁,在這寒涼蕭瑟的冬日裡,斂聚起來,積攢成團,封存體內。泰然,從容,平靜得沒有一絲表情。

儘管,我無法強迫自己去發自內心地喜歡冬天,只能將自己包得厚一點,蓋得嚴實一些。但是,冬天總會過去的,只是需要時間,需要忍耐。就如每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總有太多不喜歡面對的事。你只能面對、接納,卻無法逃避。事實上,寒苦雖不受人待見,但生命,想要蛻變就必須接受如此這般的冶煉過程……!

春天的盎然,體現了生命的力量;

夏季的熾熱,展示了生命的強大;

而秋冬的寒涼,則是對生命的歷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那荒寂蒼涼上的香韻,之所以沁人心脾,引人發省,彌久難忘,就在乎梅花它那傲然於冰雪清朗之骨。

冬天的模樣就是這樣,人生的本質也是如此。何必畏懼?何必惆悵?何必感慨?雪萊說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寒冷總要過去,苦難終會消失,溫暖終會來到,天空總會光明!

不知為什麼現在卻盼望著冬至的到來,是不是想見到寒風喧囂了這個機械轉動的世界,亦或是等待清晨的冰霜蒼白了這個悲哀的境地?一切,無去無從,都將歸順於生命的起點與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