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我家也不列外。

一大早,全家就忙活開了。

媽媽說: “今天端午,和媽媽一塊包粽子 ”。“端午,不就是大吃一頓嗎?幹嘛非得包粽子。”我有點不耐煩的說。

這時,在一旁整理粽葉的爺爺說話了:“孩子,你知道端午嗎?”“不就是為紀念屈原嗎”。我說。“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爺爺有條不紊的說著。

端午節還有這么多故事呢?”我得好好體驗體驗。於是,幫媽媽一起淘米。“孩子你看這米,白白淨淨晶瑩剔透”。“做人要青青白白,光明磊落”,我說。

“姑娘有長進了,老爸考考你,你說說端午節都吃些什嗎?”“粽子”我說。老爸擺出一副博大精深的樣子說:“甘肅民樂縣一帶吃麵扇子。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

“好了好了,既然您說的頭頭世道,那么你說端午節都喝什麼?”媽媽說。“飲雄黃酒用以驅蟲解五毒,小兒塗於頭額。耳鼻,手足心。這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飲菖蒲酒,飲菖蒲酒是為辟邪禳毒,久服可祛病強身……”。

“那你知道端午節都玩什嗎?”為難住父親我又故意問。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還有 游百病: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老年人稱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頭就不會獲得吉利。……”父親得意洋洋的說著。

“那你知道端午都戴什麼嗎?”奶奶見父親說的高興故意刁難。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還有……”父親說不上來了。大家笑作一團。

這時,爺爺說話了:“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為孩子繫繩以保全康”。

“看把你能的,那你說說端午都掛什麼”。奶奶又發問了。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爺爺,您怎么知道這么多?”我說。

“網上看的呀?”爺爺笑著說。

“要我說呀”媽媽說話了。“要我說,這米粒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紅棗就是做事要有一顆紅心,每個人都團結起來用一顆紅心去對待事業這就是和諧社會。”“說的好”爺爺首先鼓掌。

在一片掌聲中粽子也包好了。……

一個有趣的節日,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結合的節日。不僅糾正了我錯誤的認識更啟發了我繼承傳統與時俱進開創未來。

指導老師評語

小作者用一組家庭對話闡述了繼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並深刻體會到了傳統與現代結合的重要性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開創未來。作為初一的學生能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劉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