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

我國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我最喜歡端午節。它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下面我給你說說它的來歷吧。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當時的楚國朝廷腐敗無能,官員魚肉百姓,人民怨聲四起。屈原經常向皇帝進諫,但是皇帝不但沒有採納屈原的正確主張,還把他拘禁起來……屈原只好以死抗爭,毅然跳入滾滾的汨羅江中。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為了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屍體,有人想到了包粽子的方法。

為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作為端午節。

今年端午節的時候,奶奶買回一些葦葉和糯米,我急忙跑上去說:“奶奶教我包粽子吧!”奶奶給我一張葦葉,然後教我包了一次,我拿起葦葉包了起來,開始的時候葦葉怎么也不聽我的使喚,問題卷不成尖尖的小筒,後來我仔細地看奶奶包了兩個,於是我依樣畫葫蘆,終於把葦葉捲成了小筒了。接著,我往裡面塞了糯米,可是糯米塞得太多了,小筒都裝不下了,我只好把糯米倒了一些,用線捆起來,這才包好了。

晚上,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我的心裡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