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

每一個民族都會有一些屬於自己的節日,中華民族也不例外。

—題記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戰國時期就有端午這個節日了,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了。這個古老的節日是為紀念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本是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堅授能,富國強兵,但是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於是他被流放到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農曆五月五日抱石投汩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後,百姓們痛苦不已,紛紛到汩羅江上划船打撈屈原的屍體,但始終打不到屈原的屍體,但又怕江下的魚蝦咬屈原的屍體,於是百姓們紛紛想辦法,想讓水底的魚蝦不咬屈原的屍體,有一個老漁民拿了一個米糰向水下扔去並拿一壇藥酒向水下倒去,他說:“米糰是餵飽魚蝦的,這親魚蝦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屍體了,藥酒是弄暈水底的蛟龍的,這樣蛟龍就不會去吃給魚蝦的米糰了。”但是屈大夫不就餓肚子了嗎?一個漁民說道,於是又一具淦民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包棕子,因為棕子外形像犄角一樣,魚是蛟龍不會去號,這樣屈原就能吃到了。於是這些辦法就流傳到今天的端午節,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習俗。

今天,剛好是端午節,媽媽很早就出去了,她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出去買一些棕子,你先做一會兒作業,等回來一起邊吃棕子邊看龍舟比賽。”我說:“媽,我要火腿棕子,你去吧!”於是媽媽就去了,我做了一會兒作業,我一看時間發現龍舟比賽快開始了,於是我就打開了電視機,龍舟比賽開始了,我興致勃勃的看著,過了一會媽媽回來了,她先把棕子蒸著,又過來和我一起看龍舟比賽,又過了一會,棕子也好了,於是我和媽媽一邊吃棕子,一邊看龍舟比賽,真是開心極了,這個端午節是讓我最難忘的一個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