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4篇

挪威作家喬斯坦的《蘇菲的世界》被公認為上世紀末西方社會最優秀的哲學通俗讀物之一。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一

暑假在家閒來無事就把以前在大學買的書整理一下發現有好多書自己竟然沒有好好的讀完都是聽老師說要看什麼書自己去買來了結果隨便翻幾頁就扔在那裡。心裡實在有點過意不去就決定在這個假期里好好彌補一下。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想我們每個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從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文西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涉及藝術、科學、建築、數學等許多方面。至於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看過之後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 可讀完全書的我卻很茫然我存在嗎?不過是在這個時段、在這個特定的空間的相對存在罷了。試問多年以後一切都歸於湮滅之中我會存在?渺小的我會存在過或曾經存在過?真不敢相信“恐懼”竟是我讀完書後的第一感覺。我不知道他人讀此書的過程中是否會有這荒謬的感覺。這是我真實而自覺荒謬的心靈體驗。訖今為止《蘇菲的世界》是讓我感覺最奇特的書真的在以往沒有任何一本書會這樣讓我沉迷其間而深感“恐懼”讀後對這“恐懼”深感荒謬。要解決這種恐懼這中荒謬就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通過思考來更加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終目的吧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後才發現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哲學是“關於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麼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於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心裏面想的還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來更加明白的表達也許只有我們自己親身讀了此書後才能和我一樣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二

“你是誰?”

“世界從何而來?”

紅色房子的信箱前,十四歲的蘇菲開始了她不只是關於哲學的探險之旅。

挪威作家喬斯坦的《蘇菲的世界》被公認為上世紀末西方社會最優秀的哲學通俗讀物之一。我是在如今這一把年紀的時候才來看這本被當作西方青少年哲學啟蒙讀物的書。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蘇菲的挪威小女孩,在一個陌生的哲學家的引導下,學習歐洲哲學,並認識到自己只不過是被某個作家創造出來的過程。沒有大起大落的轉折,書中情節雖懸念重生卻也波瀾不驚。

從古希臘愛琴海的自然派哲學,到雅典城師徒三人燎原的智慧之火;從神權當道的漫長中世紀,到人性復甦的文藝復興;從啟蒙運動里為人權進行的鬥爭,到百科全書派對理性所做的推崇……喬斯坦將整一部貫穿著歐洲歷史與文化的思想史娓娓道來。他用神奇般簡單的語言,用魔術師,大白兔和薑餅人繪製出一部講給蘇菲聽的哲學史卷。

蘇菲Sophie,在希臘文中是智慧的意思。哲學在古希臘語裡的本意即是“愛智”.有人說,智慧是哲學的本質,而人生是哲學的外在意義。整個哲學史上最神秘難解的蘇格拉底稱自己為“哲學家”,因為哲學家的英文philo-so-pher的意思是“一個愛好智慧的人”.羅素在《論教育之目的》中說,沒有智慧,我們這個錯綜複雜的當代世界就無法延續。他認為傳統道德的一個最大的缺陷是其一直低估了智慧的作用,又說“希臘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犯過錯誤”.而在對待智慧的問題上沒有犯過錯誤希臘人,其哲學一直在亟欲找尋人類最佳的生死之道,他們關心人的倫理與道德,致力於解決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問題,他們最關心的是“何謂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獲致這種幸福”.這也許就是智慧的一個重大意義。

關於什麼是幸福以及如何幸福,蘇格拉底認為,人如果違反自己的理性就不會快樂。而那些知道如何找到快樂的人就會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因此他認為明白是非者必然不會為惡。因為世間哪有人會想要成為不快樂的人?而根據柏拉圖的說法,人體由頭、胸、腹三部分構成,人的靈魂也相對的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種能力,這些能力又各自有其“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氣,欲望則必須加以遏阻,以做到“自製”.唯有人體的這三部分協調運作時,個人才會達到“和諧”或“美德”的境界。他認為在學校時,兒童首先必須學習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後再培養自己的勇氣,最後運用理性來達到智慧。亞里士多德說人的“形式”是由一個“植物”靈魂,一個“動物”靈魂和一個“理性”靈魂所組成,快樂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過著享樂的生活,一種是做一個自由而負責的公民,另一種則是做一個思想家與哲學家。他強調,人要同時達到這三個標準才能找到幸福與滿足,任何一種形式的不平衡都會扭曲生活方式,都是令人無法接受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張都與希臘醫學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傳說中希臘醫學的始祖,誕生於大約公元前四六零年時德寇斯島的希波克拉底,提出健康來自身體和心靈的平衡,要預防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節制飲食起居。唯有平衡,節制,人才能過快樂和諧的生活,這就是希臘人關於幸福的智慧。

在書中描述的少校小木屋裡的傍晚,蘇菲對喬安說,“這樣一根小小的蠟燭卻可以照亮如此的黑暗,這不是很奇怪嗎?”

我想,在尋找幸福的路上,我們都需要這樣一根蠟燭的力量。就像新柏拉圖派普羅汀所說上帝的神聖之光,那種暖洋洋的注視著人類的靈魂照耀著世間的事物的神聖之光,讓一株風鈴草或一朵罌su花,一隻飛離枝頭的蝴蝶或是一條漫遊穿梭的金魚都或多或少的反射著深不可測的神秘之光。在去往幸福的路上,我們需要這樣一簇蠟燭的神秘光芒。

我希冀著可以有這樣一束光,能穿透眼前的黑暗和迷茫,照亮腳下的岩石和沙礫,能指引出一個通往幸福的方向,一條抵往快樂的羊腸小道。我希望可以有這樣一束微弱但堅強的燭光,它是蘇格拉底口中屬於我的理性之光,我以它作為司南來明辨黑白取捨行事,我按照它提供的遵照準則,來避免為惡,避免成為一個“追求不快樂”的人。這蠟燭作為柏拉圖人體三分論中的頭部美德,它引領我追求智慧和勇氣,讓我知道應該做什麼應該怎么做,讓我越來越靠近自製的標向。這蠟燭照亮我作為一個人的“形式”中屬於理性的靈魂,它為我描繪一個生活應該有的摸樣,讓我知道該“如何生活”,讓我有根據去過一個“良好的生活”.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三

《蘇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時空中閃現的哲人們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義。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就這樣,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導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了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跡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跡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蘇菲這個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蘇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學,便是能夠讓人變得更加智慧的學說蘇菲的世界是將藝術與學術完善聯合,路程經過過程熟悉的載體轉達咱們生疏的信息。好像又回到了古希臘,凝聽蘇格拉底的教育;如同處身於中世紀的城堡,見證平明前的暗中。恣意洗澡文藝再起的溫暖太陽光,沉浸於巴洛克強烈反差的藝術氣氛之中。忘懷了凡塵的喧囂,只覺真理的巨大以及藝術的魅力。隨即,穿梭頻繁於資產階層革命的硝煙中,仔細體會現代哲學的曙光。面臨笛卡兒、史賓諾沙、洛克、休姆、柏克萊等連著串現代哲學的開山祖師始祖,咱們還不遑表達心裡的崇拜之情,發蒙運動的前驅便闖進了汗青的大戲台。飛速度完成長的工業鞭策著汗青的車輪駛入了極新的軌道;時代的更替培養了更多的哲學偉人。

黑格爾、康德承襲了日耳曼人的理性,也把法蘭西人的浪漫闡揚到了及至。爾後馬克思的《本錢論》、達爾文的《高級演化論》、佛洛伊德的《夢的剖析》三位偉人、三部著作掀起了3個範疇的革命巨浪,開創了1個全新的世界。祖先把1個又1個不解的哲學出題目留給了後人,把一部又一部經典的流傳到後世佳品賜賚咱們。哲人用藝術的口氣輔導生靈,文人用理性的筆觸傳染魂靈。咱們的祖先在殘留名貴精力財富的同時,更把彌足貴重的檢定之玄門授於世。

為了向人們解開世界歷史之謎,書中涉及的內容很多。蘇格拉底,柏拉圖,亞理斯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浪漫主義,弗洛伊德……一千年,兩千年,一個世紀,兩個世紀,一種思想,另一種思想都在這本書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處。 從遠古羅馬到現代,在每一個不同時期,有哪些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他們主要討論的題目是什麼,一些哲學家的經歷和遭遇,這本書都詳細地為人們做了講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學史在你面前演變了一遍。它內容廣,但並不紊亂,書中內容分成許多章節,每節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內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內容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使人讀後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而它所講述的有關哲學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其實當中的道理很多問題我也曾想過,但這些問題都在頭腦中一閃而過,因為我覺得它對我來說實在太陌生。

當我讀完此書後,我覺得一個生存在世界上的人,連世界從何而來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除此之外,作者很有才華,他用了一個很大膽的寫法,如果寫得不好很有可能會讓人渾濁不清。他在書中的謎團是一環扣一環的先是陌生人的來信,再是一個叫席德的女孩,再是神秘小屋,就這樣神神秘秘的,開始還好,疑團是可以解開的,但是越到後面,我便越是一頭霧水。什麼會有字的香蕉,在路上撿到錢,撿到明星片諸如此類,只在電影中可以看到的情節,讓我更加懷疑這是不是一部懸疑劇。直至到《柏客來》這一節,才開始揭秘。原來蘇菲是一位書中書的人物,這是不是為了提高讀者興趣而故意這樣寫的呢?不是,他的構思是這樣的席德是真實存在的任務,而蘇菲是像小紅帽一樣的人物,因此她可以看見小紅帽,愛麗絲,亞當夏娃……

蘇菲是虛構的,她自己很能明白這一點,但是她依然不停地最求真理,哲學影響了蘇菲的世界,而蘇菲也影響了席德,兩個女孩都知道彼此的存在。也許作者想說明蘇菲不僅僅是一個小說人物,也是一個活人們心目中的人。他賦予蘇菲和艾伯特靈魂,使他們在現實中當一個像幽靈一樣的人物。但這點與他之前所寫的沒有鬼神存在的哲學相反。但實際上這一點不矛盾,因為這些都是艾勃特編出來的。

或許,某種程度上,蘇菲的世界就是我們的世界,或者更確切的說,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也許就是我們的世界。按我看來也可以這么理解。就像電影盜夢空間一樣。

蘇菲和她的導師艾伯特的世界作為第一層,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作為第二層,;作者和我們的世界作為第三層。我們注意到作者在安排這些情節時,是在教我們怎樣去使用哲學性思考。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在我心中時時縈繞,排解不開。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現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剛剛在那隻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頭,準備端詳宇宙中這位魔術師生命最初的意義的臉。我並不確定我會知道什麼,我也不確定我會發現什麼,可是我知道,過程有時候比結果更重要。於是我開始追隨艾伯特和蘇菲的腳步,展開了這場在哲學世界裡的遊歷。

笛卡爾說: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蘇菲邊走邊想,一個個新的哲學天地展現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來竟是如此……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蘇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學的發展史,但哲學與科學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與人類文明的足跡點滴相印。與其說是在看一篇哲學史,倒不如說人類文明的通史縱會眼底。在浩瀚的歷史文明的發展史中,每一個我不過是道星光。一點水滴。那段深夜裡在教堂以小時衛單位計算歷史進程的對白再明白不過。它反襯著個人生命的短暫,無不倍覺珍惜與傷感。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沒有辦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斷定這么浩瀚這么偉大的世界

世界從何而來,我們是誰?我們存在嗎?上帝存在嗎?然後就有了……

那些哲學史,有了從自然觀到人本主義的思考,哲學研究了這些問題,但並沒能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事實上哲學也給不出這些答案,因為哲學本身已經否定了自己能給出答案。但這看似矛盾的說法是否就讓哲學沒有意義呢?不,哲學的意義其實就出現在這些矛盾的思維中。或許就像書中開頭說的,我們不去關注那些哲學家得出了什麼答案,而是去看他們怎么思考的。因為哲學家對上述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都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確實無法證明那些答案,但我們在研究那些問題中採用的方法卻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就像黑格爾說的,這些哲學性的思考,會朝向人類有利的方向的發展,我們會變得越來越了解自己。就像書中說的,哲學雖然不能回答上述問題,但至少我們可以順著兔子的毛皮往上爬,越來越多的看到外面。

賈德是擔當者,而不是始筆者,但《蘇菲的世界》的簡直確是極新的世界。那是智慧的世界、夢玄想的世界、欽遲的世界、感慨的世界。

這本書不僅讓我懂得了更多的知識,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思故我在。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四

《蘇菲的世界》主要講述的是小姑娘蘇菲在神秘哲學家艾伯特通過書信的誘導下,開始接觸哲學,思考哲學問題,並且了解了整個哲學史的發展和一些古今中外的哲學家。這本書涵蓋了哲學、科學、藝術等多個方面。把原本比較難懂的哲學,通過艾伯特讓蘇菲思考的一系列問題,使我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哲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使得哲學變得生動有趣,我們自己也可以了解哲學發展史。

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向我們每個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讀了這本書後,豐富了自己在哲學方面的知識,隨著書中艾伯特給蘇菲所提供的哲學問題,我也跟著思考了,然後繼續看下去,發現自己的觀點和書中的還有些相同,讓我有種成就感,但更多的是接觸到了不同的思想,好像自己進入了一個思想相互交流碰撞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我隨意發揮著自己的想法,沒有人會去笑自己,得到的是別人的傾聽和尊敬,大家互相汲取著那些精髓,不斷豐富自己的世界,但是卻始終堅守著自己內心的那一份信仰。

蘇菲最開始接觸到的哲學問題是‘你是誰’和‘世界從何而來’。這個問題自己一直在思考,也增加了我看這本書的興趣。還有,書的開頭出現了要蘇菲轉交給席德的信,這些都設定了懸念,也讓我們漸漸踏入哲學的世界。有許多哲學我們無法通過查資料得到確切的答案,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並且那些哲學問題不會有統一的答案,我們的思想更加自由。

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文西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涉及藝術、科學、建築、數學等許多方面。至於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貫穿哲學發展的過程,也讓我們自己了解了哲學方面的歷史,了解了哲學家們的思想。我了解了以前從未聽說過的犬儒學派、斯多葛學派及伊比鳩魯學派與蘇格拉底哲學的淵源,還有神秘主義、印歐民族、閃族文化…

看過後才覺得《蘇菲的世界》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哲學思想啟蒙的書,現在的小學生也應該開始了解哲學方面的歷史了,這本書有益於開啟小學生的智慧,使他們的眼界更寬闊,精神領域更加富有內涵。並且書中蘊涵的哲學思想要遠比課堂上學習哲學時多得多。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給我的教學,我的生活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