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吟老、烏丟丟和珍兒,向人們講述著一個憂傷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歡迎借鑑參考。

《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一

今天,我讀了烏丟丟的奇遇。這是一個憂傷的童話,他珍惜生命的可貴,懂得用愛回報生命,他是誰?他就是烏丟丟。烏丟丟是布袋老人的小木偶丟失的一隻小腳丫,是珍兒給了他腦袋、身子、手,才使他成了一個完整的“人”。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存在,他從來沒有體驗過快樂和悲傷,他的不辭而別,只能說明他的年幼無知,他不知道這樣做會給珍兒帶來什麼樣的痛苦。

無意中,他闖進了吟痴老人的家中,在這裡,他認識了一群可愛的朋友:詩簍子、木頭娃娃、小泥猴、鬃人、不倒翁……他們因陪伴吟老過日子,感受著他的氣息和靈感而獲得了生命,在他們為吟老舉行的“重返童年”的晚會中,烏丟丟才真正體會到了快樂,因了愛的滋養而產生的快樂。

於是,他開始了尋找布袋爺爺和珍兒的旅程。在遠行途中,他們碰到了逆風的蝶,他讓烏丟丟懂得,對自己所愛的人,應該靠自己的力量來到她身邊,不管前面有多少艱難險阻;種雞蛋的芸兒,讓他相信,只要心存信念,理想的種子一定會發芽、開花的……這種種經歷,讓烏丟丟深深感受到了作為一個“人”是多么幸福,這幸福來自於內心的豐富。

為了讓自己更完美,他最後將自己變成了珍兒的一隻健康的腳。“布袋爺爺給了他生命,珍兒給了他血肉,吟老給了他智慧。他現在雖然只剩下這隻腳,但他是有生命、有智慧的。他要把自己融入珍兒的生命中。”烏丟丟因為被愛而獲得了生命,更懂得用愛去回報而使生命美麗。愛,讓烏丟丟的生命變得更加有意義。

《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二

我讀了《烏丟丟的奇遇》這本書,知道了吟老和烏丟丟都有善良的心。 可人和布袋爺爺都有關愛的心 和善良的心,而蘑菇人和蝴蝶都有一顆好奇心。

種雞蛋的小姑娘讓我覺得好奇,雞是老母雞孵出來的,而她說是種出來的,這怎么可能?結果種的雞蛋發芽了!這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讓我有了想了解事情的真相的想法。

這本書有善良,關愛,好奇,和理想。讓我懂得了要關心自己身邊的人,讓我知道我也應該關心媽媽,關心家人。

《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三

這是一個優美而憂傷的童話故事。主人公烏丟丟在經歷了許多事情後,懂得了怎樣珍惜生命的可貴,並懂得用愛滋養生命,用愛回報生命。

小腳丫烏丟丟被小姑娘珍兒撿到後,和醜娃娃融為一體,變成了一個有生命的人,因為烏丟丟的調皮,被卡車載到了吟痴老先生的家中,與老先生生活。後來,由於想念布袋爺爺和珍兒,又與吟痴一起尋找他們,一路上,遇到了許多奇特的事情,種雞蛋的小姑娘,逆風飛舞的蝴蝶,一隻腳的蘑菇人 ……

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就是種雞蛋的小姑娘了。小女孩把雞蛋種在了土裡,希望它發芽,但這是不可能,她不甘心,叫來了雞蛋的媽媽——一直會說話的老母雞,請母雞為她幫忙。最後,連不可能的雞蛋都發芽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大膽的想法,並且敢於試驗,奇蹟就會讓它實現。也許故事中的那顆雞蛋芽只是旁邊的雜芽,但那也已不重要了,人們保護了另一顆心靈種子,他一定會發芽開花的。

故事中,我覺得烏丟丟是一個無私奉獻的孩子。當他找到珍兒並得知她的腿寸步難行的時候,他放棄了自己快快樂樂去上學的好機會,將自己的活靈的腳融入了珍兒的身體,讓珍兒快樂的去上學,自己卻犧牲了。我們也要向烏丟丟學習,也許不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但要記得用愛來回報對自己有幫助的人。

有愛滋養的生命,才是鮮活,美麗和不朽的生命。

《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四

這一本書是金波爺爺寫的童話故事。主要講了殘疾小女孩珍兒在木偶戲表演家布袋爺爺那裡撿到了一隻會跳的小腳丫。珍兒把他安在了一個沒有腿的布娃娃的身體上變成了一個有生命的人,珍兒給他取名叫烏丟丟。烏丟丟很快樂,同時也很想念布袋爺爺,於是烏丟丟不辭而別地離開了珍兒的家。他無意中遇到了詩人吟老先生。在吟老先生家,烏丟丟認識了七個可可小姑娘、詩簍子、木頭小姑娘。烏丟丟和他們一起想讓吟老先生快樂,吟老先生看到烏丟丟他們快樂的玩耍,想起了他的童年時代和可人姑娘,就快樂起來了。

在尋找布袋爺爺和珍兒姑娘的過程中,烏丟丟從吟老先生那裡學會了寫詩,懂得了愛和感恩,知道了快樂和憂傷。珍兒給了烏丟丟生命,吟老先生給了烏丟丟智慧,讓他知道了作為一個人是多么的辛福呀!最後烏丟丟聽說珍兒學校著火了就去救火,救出了珍兒和他的朋友,結果他被火燒成了一隻小腳丫,但仍然是一隻有生命的小腳丫。小腳丫把自己融進了珍兒身體,使她離開了拐杖。

我覺得這是一個優美而憂傷的童話故事。烏丟丟因為能給孩子們帶來歡樂而獲得了生命,他懂得快樂,珍惜生命的可愛,並懂得用愛滋潤生命,用愛回報生命,生命因為愛而得到永生,使得烏丟丟有趣而可愛。

《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五

《烏丟丟的奇遇》這本書是金波的作品,故事都很感人,還會有詩。寫得都特別生動。

故事說的是一個叫珍兒的女孩在布袋爺爺那裡撿到了一個會跳的小腳丫,珍兒就把小腳丫裝在一個娃娃身上,他就是烏丟丟,烏丟丟很想念爺爺,所以告別了珍兒。烏丟丟遇見了吟痴先生,烏丟丟從吟痴先生那裡懂了很多。一次,珍兒的學校著火了,烏丟丟救了珍兒,但是燒的只剩一隻小腳丫,那隻小腳丫融入了珍兒的身體,然後消失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要報答幫助你的人,如果有人幫助了你,那個幫助你的人遇到了困難,就一定要去幫助,即使沒有遇到困難也要去報答那個人。更何況是生命之恩,就要像烏丟丟那樣,毫不猶豫就自己的恩人,即使會犧牲自己,也要報答。烏丟丟也很有愛心,如果他沒有愛心就不會去救他的恩人。珍兒給了烏丟丟生命,烏丟丟又還給了珍兒。珍兒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她撿到小腳丫,沒有把那個小腳丫想辦法裝在自己身上,而是一個娃娃身上。

媽媽和爸爸給了我們生命,還一直養育我們,不管是怎樣的代價,都儘量讓我們過上好的日子,對我們很好。無論颳風還是下雨,爸爸媽媽都會送我們上學。如果做了好吃的東西,會捨不得吃,就給我們。下雨了,不會讓我們淋雨。生病了,會一直關心我們,希望生病的不是我們,而是他們自己。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我們也要去報答!

這本書講述的故事很感人。所以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