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讀書筆記

諾貝爾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看完諾貝爾的相關書籍,大家會寫哪些心得筆記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諾貝爾讀書筆記,希望你喜歡。

諾貝爾讀書筆記篇一

我一直認為諾貝爾是個有錢人,有一大筆錢,是個慈善家。我一直這樣片面的認識諾貝爾,但卻不知他艱難的一生,當我讀完這本書,才真正認識了他。

諾貝爾跟他的父親都研究火藥,當戰爭來臨,他們賺了一筆錢,開了一家工廠。可火藥畢竟是危險的的東西,幾次爆炸死了人。這讓人民不安和反對,把他們轟出了國,但他仍不放棄去了法國,得到了拿破崙三世的支持,但幾次失誤爆炸,又被他們逐出法國。他們先後又去了許多國家但都沒人敢要他。最終實力強的美國要了他們。在研製火藥時又一次爆炸,炸死了他的許多親人。隨後,父親離世,他們發誓要研製出安全火藥。幾年後,安全藥終於安全出爐,他大賺了一筆,將錢給了科學界。

他的事跡是如此的艱辛、曲折,如果是我們,估計有一次爆炸我們就放棄了,怎么可能經受住這么多的打擊呢!誰能有這么強的毅力,這樣堅定的決心!面對一次次巨大的打擊和損失,一般人很難堅持下去。因為他和我們不同,所以他成功了,有了一大筆款項。換作是我們,可能會大把大把的揮霍享受過天堂一樣的生活。可他卻沒有這樣去做,除了給母親一部分外,其他全部捐給了科學界做實驗,捐給那些有貢獻的人,從此他的名字響徹世界。

啊!偉大而又無私的科學家諾貝爾,通過這本書我認識了真正的你——一位全身心給了科學的科學家。

諾貝爾——向您致敬!

諾貝爾讀書筆記篇二

諾貝爾是19世紀歐洲最富有、最有卓著成就的人物之一。但他也是19世紀那個時代遭受苦難和折磨最多的人之一。他也是那個時代最大的抱怨者之一,看看他的書信,就會知道一切。他曾給人說:“沒有哪個人遭受的苦難和折磨比我更多。”他曾為勞累過度、病魔、以及婚姻的難覓而發出深深的哀嘆:“幾乎人人都對我不忠”、我的身體差不多徹底崩潰了”、“活得像一條狗一樣”、“無人關心我”、“我整日煩躁不安,孤獨”。

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的一個炸藥世家。他的父親伊馬利是一個技能嫻熟的發明家,他擅長製造炸藥,但生意卻不景氣,不得不宣布破產。他的母親安德列特是一家之主,對四個孩子愛護有加,諾貝爾特別愛他的母親。

1837年,諾貝爾的父親離開瑞典到芬蘭和俄國創業,結果成了俄國陸軍的軍火製造商,生意還紅火了一陣子。那時,母親也帶上諾貝爾及兄姐妹到了彼得堡,諾貝爾就在那裡學習了幾年,並熟練的掌握了五種語言,他愛好文學,對化學尤為突出,他的父親也就特別鼓勵他鑽研。以後他又在巴黎結識了義大利年輕的化學家,發現硝化甘油的索布內羅。這對他以後事業的發展給與了極大的幫助,從此,他全身的投入到研製、開發硝化甘油這種炸藥的實驗中來。在斯德哥爾摩自己的工廠里,他每天工作16個多小時,常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那時,人們都習慣地稱他為“科學狂人”。

這期間不幸的是發生了幾起爆炸事故(1864年),導致了他的弟弟和幾個工作人員的傷亡,這也是官方認定了這種實驗的危險性,並嚴禁在斯德哥爾摩市區內作進一步的實驗。諾貝爾只好把實驗轉移到一艘近海的駁船上進行。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發明了一種新型的、威力極大的炸藥。按照諾貝爾的初衷,他是要該炸藥嚴格限於和平套用。但是由於各國海陸軍發來的訂單極多,且利潤豐厚,諾貝爾難以抵擋金錢的誘惑,還是做了違心的事情。

以後,諾貝爾又發明了一種可靠的引爆裝置—-雷管。這兩項發明使諾貝爾成為現代炸藥史上傑出的、偉大的天才人物之一,使他獲得了“炸藥大王”的稱號。到了19世紀70年代,他已是歐洲最富有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以巴黎作為經營基地,建成了一個有許多炸藥工廠組成的網路體系。他從歐洲的軍火交易中賺去了巨大的財富,他成了一個熱衷於製造武器,徹底的背叛了他的初衷---即強烈的和平主義傾向。金錢驅除不掉他心中的恐懼和內疚,他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愈演愈烈的軍備競賽所潛在的危險,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傷亡和痛苦,是多少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他曾不止一次的說道:“槍炮應該被打發下地獄,那裡才是展示和使用它們的恰當地方。”

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包括人造絲綢和人造革),他在生物學、電化學、工程學諸方面均有貢獻。但由於過度的工作和極度的勞累,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患上了諸多的疾病。頭疼、胃病、免疫力低下,經常害冷,無論他的僕人把壁爐燒得再旺,他都覺得不暖和。每到晚上,他總是說:“我感覺我的血液凝成了白霜。”

諾貝爾雖然富貴有餘,但卻一生與愛無緣。他常是夜裡孤枕相伴,愛情之神從不眷顧與他,他的愛情之樹從未開花結果。直到1876年,在他43歲那一年,他在巴黎與33歲的女作家伯莎·金斯基邂逅,他求婚未果。同年的奧地利之行,他偶遇一位二十多歲的漂亮女店員索菲。他們之間發生了一段風流韻事,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他唯一的一次浪漫經歷。諾貝爾為索菲買了一幢別墅,又替他還請了近二十年的賬單,可他們只是偶爾的呆在一起,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大的幸福。

諾貝爾讀書筆記篇三

這幾天,由於我表現不錯,所以爸爸特地帶我到書店,給我買下一本叫《永久輝煌的諾貝爾》的書,並作為對我本學期表現不錯的獎勵。

這本書剛買回來,就有很多的疑問擺在我面前:諾貝爾是誰?諾貝爾的成長經歷真的是永久的嗎?……我一想到這些疑問,就迫不及待地想了解這裡面究竟藏有什麼秘密?今天,我的心情異常平靜,坐在沙發上,拿著這本好生沉甸的書,翻開書中的目錄,許多醒目的標題頓時躍然於我的眼前:“多病的幼兒時代”、“生活路的坎坷”、“多才多藝的少年”、“走近科學”、“悲喜交加的發明路”、“諾貝爾獎”等。漸漸地我進入了書中的諾貝爾的時代,我的思緒在故事中暢遊……不知不覺已到了吃晚餐的時間,爸爸的叫喚聲把我從故事的情節中吵醒,這時,我已快看完了這本書。晚飯後,我仔細回想書中的故事,覺得其中最有趣的情節有二篇:一篇是“學習語言的小高手”,它主要講述是的諾貝爾從小就是一位熱愛學習、勤奮好學的孩子,他不僅熱愛科技,而且對文學、語言等知識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諾貝爾隨同父親來到俄國後,曾與哥哥們一起學習過俄語。由於諾貝爾聰明好學、態度極其認真,所以很快學完了俄語又接著學習英語、法語等多個國家的語言。這些為他後來博覽群書,開展科學研究,最終走向科學的頂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一篇是“小牛頓誕生啦”。它主要講述諾貝爾從小就是一位愛讀書、善觀察、勤動腦的孩子。在一次課堂上,老師向學生們提出了一個深奧的問題:“河水為什麼會流”的時候,很快,諾貝爾勇敢地舉手回答道:“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無論什麼東西,都是從高處往低處移動的。蘋果從樹上往下落,河水從高處往低處流,都有是因為地球引力的原因,這和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的道理是一樣的。”。他的準確的回答讓老師震驚,老師簡直不敢相信這樣深奧的答案竟是出自這位貌不驚人的小孩的口中……正是由於諾貝爾從小就是一位熱愛人類、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對知識孜孜以求,勤於觀察、善於思考的人,所以,後來才為人類創造了這么一段永久的輝煌…。

今天,“諾貝爾獎”已經成為人類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熱愛和平的標誌和象徵。雖然諾貝爾生活的時代已經過去,但他的精神永遠感召著世界各國人民。我們應該學習諾貝爾這種執著追求科學的精神和熱愛人類,熱愛和平的高尚品質,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