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英鎊》600字高三讀書筆記作文

《百萬英鎊》的作者是美國的馬克·吐溫,“馬克· 吐溫是一位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作家,擅長幽默和諷刺。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關於《百萬英鎊》600字高三讀書筆記作文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百萬英鎊》讀書筆記一

這天,我讀完了《百萬英鎊》這篇文章,讀完後,這篇文章讓我懂得了深刻的道理。

《百萬英鎊》是美國的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寫的一篇文章,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名叫亨利·亞當斯的美國人流落到英國,變得身無分文,兩個富有的英國兄弟給了他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並以他在三十天能憑這張鈔票活下去並且不出任何事情來打賭。結果亨利不僅活了下來,而且憑藉這一張鈔票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利用它發了一筆財,還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馬克·吐溫以幽默風趣的筆調揭露了整個社會的醜態,在當時的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金錢就是用來衡量一切的,它代表一切,甚至可以說沒有錢就什麼也做不成,還會被排擠、被嘲笑,有錢才是萬能的,沒有用錢辦不到的事情。當周圍的人看到衣衫襤樓的亨利時,都不屑一顧,當他拿出巨額鈔票時,所有的人都想變了一樣,對他點頭哈腰、阿諛奉承,所有的人簡直對他百依百順,他說白的就是白的,說黑的就是黑的,甚至把月亮說成星星,也一定會有人贊同和支持。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錢就真的那么重要嗎?有錢就真的可以得到一切嗎?有些人為了錢可以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可以背叛他的家人、他的祖國以及他的一切,可以寧願讓別人來踐踏自己的尊嚴,不僅是在那時,就是現在的社會也存在著這種人,並且不在少數,這種人唯利是圖,往往會眾叛親離、遭人唾棄、遺臭萬年的。

也許錢對於人們來說真的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可是請人們無論如何也要控制好自己,千萬不要丟掉做人的本性,否則一但掉入那個深淵,將再也無法自拔!

《百萬英鎊》讀書筆記二

在這個寒假,潘老師叫我們在這個寒假讀三本書,還叫我們從讀完的書中任選一片寫讀後感。今天,我要寫的是《百萬英鎊》。

《百萬英鎊》這本書里有許多章,其中有一篇才叫《百萬英鎊》。

《百萬英鎊》這篇短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貧窮,誠實的人收到了一對兄弟的信信裡面送給了他一百萬英鎊。原來這對兄弟打了一個賭,賭如果一個貧窮、誠實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萬英鎊,他會有怎樣的結果?哥哥認為他會餓死,因為他無法證明這些錢是他自己的,會受到別人的懷疑,連銀行都不會讓他存錢。弟弟則認為他會過得很好,於是他們兄弟倆將一百萬英鎊的支票借給了這個貧窮的人,並出國呆了三十天。沒想到在這段時間內,人們對這位突然暴富的罕見富翁,竟拚命地拉攏他,從免費吃飯,買衣服,到免費住宿,一個個像乞丐一樣討好。特別是有一次,他去買衣服,一開始老闆覺得它是一個很窮的人,然而在他付款掏出那百萬英鎊時。老闆對待他的方式立刻變了,不斷討好他。後來,他無論去什麼的方,只要掏出錢,什麼都免費。最後,他在社會上的地位不斷被抬高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還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萬英鎊的銀行利息,最後還從兩兄弟那兒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過著非常非常幸福的生活。

看到這兒,我覺得,在這本書里所發生的一切,都可以說是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的一個真實的寫照。上面的許多人不都跟我們社會上的許多人一樣,看不起窮人,拉攏和富人之間的關係,指望依靠他人。但是對於窮人,就好比主人公一次去買衣服一樣。老闆看著他的樣子,覺得他必定是一個窮人。便從一堆次品中給了他一件衣服。在結賬時。他掏出那張百萬英鎊時,一切都變了……回過頭來看看。在這個社會上,金錢仿佛是無所不能的。在金錢的驅使下。人們什麼都可以做出來。許多人都和上面的一樣。在金錢下,現出不同的醜態。那些的官不計其數,金錢的魔力真的有那么大嗎?也許在那些人的是這么認為,但是。我還是希望,在這個社會裡。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對待是一樣的。讓讓些人不要再被金錢誘惑著。

《百萬英鎊》讀書筆記三

暑假裡,我讀了《百萬英鎊》,它是由美國著名作家、幽默大師馬克·吐溫寫的。文中,作者用巧妙的手法揭示並諷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醜惡面容和黑暗的統治

故事的主人公亨利·亞當是個一個貧窮而誠實的人,他偶然收到一對兄弟的信,信裡面借給了他一百萬英鎊。原來這對兄弟打了一個賭,賭如果一個貧窮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萬英鎊,他會有怎樣的結果?哥哥認為他會餓死,因為他不能把錢拿到銀行或者任何地方去使用,如若使用,他就會被當場逮捕。弟弟則認為他會過得很好,於是他們兄弟倆將一百萬英鎊的支票借給了亨利,並出國呆了三十天。沒想到,在這段時間內,人們對這位暴發戶,竟拚命地拉攏他,從免費吃飯,買衣服,到免費住宿,一個個像乞丐一樣討好他,並不斷提高他的社會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還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萬英鎊的銀行利息。就這樣,他不但美好的度過了三十天,還打賭成功,開始了快樂的生活。

有這么一個小片段,亨利拿到了一百萬英鎊的鈔票,去服裝店買衣服。當剛來到這個服裝店的時候,服裝店員見他衣衫襤褸便對他置之不理,帶他到被顧客拒絕了的衣服里,給他找來了一套最彆扭的。但他拿出了一百萬鈔票時,店員態度簡直是360度大轉變,笑容布滿了整張臉。接著開始阿諛奉承。這足以表示金錢在一些勢力小人面前是有魔力的。

但是金錢不是萬能的,金錢不是什麼都能換來的。霍桑寫過一片童話,叫《點金術》,故事中,國王非常看重金錢,他學會了點金術,直到他把女兒變成了金塑像,他才明白親情與友情才是最重要的,最後他終於洗淨了點金術。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讓我們向蓮花一樣,做個清廉的人。要明白,金錢不是萬能的!

《百萬英鎊》讀書筆記四

好書就像迷霧茫茫的大海上一座閃亮的燈塔,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好書又像一艘裝滿貨物的郵輪,載著滿滿的知識駛向遠方。好書還像一塊香噴噴的麵包,讓迷途的旅者得到心靈的滋養。而《百萬英鎊》正是這么一本好書。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喜好駕船出遊的美國小職員亨利因意外來到了英國倫敦,身無分文、舉目無親。但他卻因為一場賭約得到了一張百萬大鈔。可是這張大鈔既不能兌換,也不能找零。對亨利來說這只是一張“小紙片”。然而就是這張小紙片,使亨利的命運發生了巨大轉變:飯店老闆向他獻殷勤、旅館老闆騰出最好的房間給他住,就連美國大使都對他恭敬三分。

此書詳實地勾勒了中小市民“以錢取人”的醜惡嘴臉,諷刺了瀰漫在美國社會“唯利是圖”的風氣。其中許多描寫非常生動:比如“他笑著接過鈔票,那種笑容滿臉都是。裡面有褶紋,還有皺紋,還有螺鏇紋,就像你往池塘里拋了一塊磚那個樣子;當他向那張鈔票瞟了一眼的時候,這個笑容就馬上牢牢地凝結起來了,變得毫無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維蘇威火山邊上那些小塊平地上凝固起來的波狀的、滿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一段中,作家以比喻的手法將店夥計托德的神情寫得維妙維肖,寫活了他懼怕、興奮的複雜心情,一個活脫脫的資本主義者站在我們面前。

將目光轉到19世紀末的美國社會。美國資本主義完成了由自由競爭到壟斷的過程,經歷了工業革命的洗禮後,經濟、生產力均處於世界領先。儘管如此,美國依然不是很多人眼中的極樂世界,金錢觀、等級觀依舊充斥著整個美國社會。地位卑微的小人物無論再怎么努力也會被上層社會冷眼相對。作為一名來自底層的作家,馬克·吐溫對此自然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於是,他以獨有的詼諧幽默和喜劇性的表現手法,寫出了這本《百萬英鎊》。

因為以上理由,我向大家推薦這本《百萬英鎊》。

《百萬英鎊》讀書筆記五

在讀完《百萬英鎊》這篇小說後,我有很多的感受。

《百萬英鎊》的作者是美國的馬克·吐溫,“馬克· 吐溫是一位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作家,擅長幽默和諷刺。”不錯,正是這樣,文中就有很多的幽默和諷刺,也寫出了對書中的“我”的同情心。還通過諷刺當時的金錢至上的“永久定理”來表現出馬克· 吐溫的正義感。

百萬英鎊的情節很吸引人。書中首先設定懸念,有兩兄弟打賭,我也很想知道書中的“我”是否靠一百萬英鎊活三十天,所以,我興趣盎然地讀了下去。

這篇文章最主要的寫作手法是對比。把人們對待窮人和富人的態度進行對比。比如:作者通過書中的“我”去買衣服時,售貨員托德在“我”交出支票前的“刻薄的臉”和交出支票後的“滿臉喜氣洋洋”做對比,來說明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金錢至上的生存原理。

另外,這篇文章還把 窮人的生活和富人的生活進行對比。比如,“我”在沒錢時,要把一個小孩只咬了一口而扔進泥地里的梨吃掉,而我有了那一百萬英鎊之後,立即有了一堆窮人想買都買不了的東西,甚至“我”還因為開了一家公司而賺了二十萬英鎊。

這篇小說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比如寫售貨員托德和老闆見到一百萬英鎊前的臉上滿臉笑容,臉上全是皺紋,作者把它比喻成在湖中拋一塊磚頭的波紋。當托德和老闆見到一百萬英鎊之後笑容凝固了,像“火山邊上那些小塊平地上凝固起來的波狀的滿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作者用幽默和諷刺的寫作手法寫出了托德和老闆看到百萬英鎊使得震驚和醜態。

以上是我對《百萬英鎊》寫作手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