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讀書筆記

諾貝爾是諾貝爾獎的創立者。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即諾貝爾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諾貝爾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

諾貝爾讀書筆記篇1

寒假,我到圖書館借書,看到一本有關介紹諾貝爾的書,早就對他充滿好奇的我,就把這本書借回了家。

翻開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原來,諾貝爾的成功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有一次,諾貝爾帶他的弟弟來參觀他的實驗室,中途他有事出去了,在實驗室里的弟弟發現諾貝爾剛研製好的炸藥出現異常狀況,正想逃出去,突然”嘭”的一聲,實驗室爆炸了,諾貝爾的弟弟就此葬身於火海之中。面對這個沉重的打擊,諾貝爾的家人堅決反對他繼續研製炸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會停止自己的腳步,那么諾貝爾會不會停下自己追求夢想的腳步呢?

帶著疑問,我繼續往下看。哎呀,諾貝爾又一次遭受到了打擊。在一次運輸諾貝爾炸藥的輪船上,突然發生爆炸,船上的一百多人一下子炸死了八十一人。從那天起,人們對諾貝爾都產生了排斥的態度,甚至都遠離他,連警察也不準他再研製炸藥。這些壓力仍然改變不了他研製炸藥的狂熱,於是諾貝爾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偷偷地研製他熱愛的炸藥。這種行為在當今可是誰也做不到的呀!

諾貝爾對夢想執著的精神,讓我特別震撼。但更令我驚訝的事又發生了,靠著堅持諾貝爾終於完成自己夢想,五十四歲的他已生命垂危,臨死前他寫下了遺囑。他將設立諾貝爾獎金,用來獎勵全世界最傑出的人物,不管他是男是女,是黑皮膚還是白皮膚,不管他屬於什麼民族,來自哪片大陸,只要夠得上資格,就能獲獎。他竟然將他畢生所得全部拿來幫助為夢想堅持不懈的人!

看完整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諾貝爾的一生的心血全部用在研製炸藥上,他不屈不撓的精神令我感動。儘管他被社會排斥,父母反對……但是他從未放棄過,還將自己辛苦所得拿來獎勵更多追求夢想的人們。

我要向諾貝爾學習,樹立自己的目標,堅持自己的夢想,我相信,永不放棄就一定能成功!

諾貝爾讀書筆記篇2

諾貝爾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諾貝爾獎金的創立人,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的一生全部奉獻於科學。

在諾貝爾年幼的時候,他的爸爸發現了諾貝爾勤學好思,於是對諾貝爾很有信心,所以決定讓諾貝爾去異國闖蕩,於是諾貝爾去了別的國家,過了幾年,諾貝爾在異國他鄉思念家鄉,就回到了家鄉,回去後,他對炸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開始研製炸藥,如何控制硝化甘油爆炸時,發明了雷管引爆,還利用硅藻土為摻合劑以保證硝化甘油的安全運輸和使用,此後還研製出了一種威力強大的炸膠,得到了許多國家的歡迎和讚賞。

讀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諾貝爾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在科學的道路上一直在不斷的探索,發現,他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勤學好思的好習慣。

諾貝爾讀書篇3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星期六,我在家裡讀了《諾貝爾》這篇檔案,讀著讀著我深深的被諾貝爾那種熱愛科學,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諾貝爾看到工作在荒山野嶺用鐵錘砸石頭,知道要開通一條鐵路或公路需要付出許多勞動的時候,他就把興趣放在了炸藥的發明上了。諾貝爾和他的父親、哥哥發明了液體炸藥,可是,不能安全運輸,隨後,他又發明了黃色炸藥,但是威力不夠大,最後,他通過不懈努力,甚至,差點失去生命,終於發明了威力更大的炸藥。他死後,留下遺囑,把獎金的利息成立基金,獎勵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領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讀到這,我覺得諾貝爾的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學習。不禁想起了以前。。。。。。

以前,我看到別人騎腳踏車非常酷,非常羨慕,所以,我也吵著要學,媽媽被我吵得沒辦法,就給我買了輛腳踏車。一開始,我以為騎車是件很簡單,就一蹬。結果,連人帶車摔了一跤,痛死我了。我非常生氣,心想好你個腳踏車,連本小姐都敢摔,我就不信制不服你。就這樣確認目標,一有時間就練,現在我已是騎腳踏車高手了

還有一件事,我跟我媽媽去游泳,因為我覺得我游得已經很好了,就想到深水區試一下身手。結果,剛跳下水,就被嗆的喝了好幾口水。我害怕了,膽怯了,就賴在岸上不肯下水。還說:“這是怎么回事呢?”媽媽看了,語重心長地教導了我,鼓勵我要迎難而上。經過我不懈努力,終於能在深水區自由自在地遊了。

通過以往的兩事,我明白一個道理,只要認準目標,堅持不懈,最終就可以取得成功。

諾貝爾讀書筆記篇4

在整冊書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二十一課“諾貝爾”這篇課文,

《諾貝爾》讀書筆記450字。它是一篇有關諾貝爾做炸藥的一篇課文。寫的是:諾貝爾最突出的是炸藥,諾貝爾看到工人們在荒山野嶺用鐵錘砸石頭,很辛苦,想發明炸藥,以減輕人們的勞動強度。在發明炸藥時,發生了意外情況,弟弟被炸死,父親被炸成殘廢,但是他毫不氣餒,繼續加油!他租了一條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馬拉倫湖上搞試驗,經過四個念頭幾百次失敗,他鍥而不捨,在1867年的秋天,終於造成了能夠安全運輸的固體炸藥。再一次實驗過程中,他親自點燃了導火線,不怕危險,實驗炸藥,炸藥爆炸後,雖然被炸彈炸的滿身鮮血,險些送命,但卻仍然按捺不住心裡的高興,高舉著雙手喊著:“成功了!成功了!”

諾貝爾是一個全身心投入到創造發明,捨生忘死,無私奉獻的科學家。

學完“諾貝爾”這篇課文後,我想到了我們平時在研究數學難題的時候,是自己研究,探索而做出來的?還是,老師講後,連想也不想就把答案抄上去的?如果你選擇第二種,那也不想一想,諾貝爾研究炸藥,這是一項多么艱巨的任務呀!可是,諾貝爾完成了這項任務。

我們應該向諾貝爾學習,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鍥而不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