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5篇

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存在,他從來沒有體驗過快樂和悲傷,他的不辭而別,只能說明他的年幼無知,他不知道這樣做會給珍兒帶來什麼樣的痛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5篇,歡迎借鑑參考。

《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一

讀《烏丟丟的奇遇》這本書時,我熱淚盈眶,深有感觸。

這是一個優美而憂傷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叫烏丟丟,他原來是木偶的一隻小腳丫,遇到了老詩人,得到了智慧,和老詩人一起過著快樂的生活。有一天,烏丟丟讓老詩人帶他去看望給了他生命的布袋爺爺和給了他血肉的珍兒,老詩人答應了。一路上,他們經歷了許多事情,終於到了珍兒住的那個小鎮。一大早,就看見人們一桶一桶地提水,原來國小著火了。烏丟丟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珍兒。就在珍兒獲救的一瞬間,她身後的另一間教室屋頂又被燒塌了。烏丟丟被大火吞沒了,蹦出一隻小腳丫,這隻小腳丫熔進了珍兒的身體,成為珍兒的另一隻腳。從此,珍兒有了一雙健康的腳。我覺得烏丟丟是一個用愛去回報別人的人,它珍惜生命的可貴,並懂得用愛滋養生命,用愛回報生命。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烏丟丟一樣有愛心的人。比如我的父母,他們每天都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我,傾注了全部的愛;比如老師們,他們認真備課,傳授給我們知識;再比如同學們,在我有困難的時候幫助我,在我憂傷的時候安慰我;還有今年冬天,許多地方都下了大雪,高壓電線被厚厚的大雪壓出了故障,多位電工為了搶修電路,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是用生命譜寫的對社會的愛。

我一定也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用愛回報曾給了我幫助和需要我給予幫助的人們。

《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二

這周我讀了《烏丟丟的奇遇》的故事,故事的作者是金波,繪圖是呂秋海,這本書內容很吸引人,故事情節豐富多彩。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一座古老的小鎮上,生活著一個耍木偶戲的老爺爺,名叫“布袋爺爺”他的木偶叫做“布袋木偶”,其中布袋爺爺最訓練有素的是一個名叫“獨腳大俠烏丟丟”的木偶,可是有一天布袋爺爺回到家中家中竟發現自己的獨腳大俠烏丟丟的那一隻腳不見了,為此悲痛不已。而一個名叫珍兒的小姑娘撿到了獨腳大俠烏丟丟的那隻腳,因為珍兒的一隻腳是殘疾所以如果要把這隻小腳丫還給布袋爺爺,珍兒等了好幾天還是沒有見布袋爺爺來所以珍兒就讓她的媽媽把這隻小腳丫縫到媽媽給她縫的醜弟弟上,她給醜弟弟取得名字叫“烏丟丟”。就在珍兒過生日的前一天晚上,烏丟丟不辭而別,離開了珍兒的家。他跳上了一輛經過珍兒家門口的大卡車,來到吟痴老先生尋找珍兒和布袋爺爺的故事。

這本書是我最感動的地方是第十四章:《回歸生命》烏丟丟剛剛找到珍兒,珍兒的學校就著火了。珍兒帶著她那殘疾的一隻腳拄著拐杖跑到火海中去救學校的看家狗,解開看家狗脖子上的繩索,先讓小狗逃生,然後烏丟丟又拉起珍兒的手把她推出熊熊燃燒的火海,而自己卻被火焰吞沒了,最後看家狗在瓦磚下找到了烏丟丟,可是烏丟丟被烈火焚燒的只剩下了一隻小腳丫。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管是山里孩子還是城裡孩子,都值得被關愛。

《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三

《烏丟丟的奇遇》這本書是金波的作品,故事都很感人,還會有詩。寫得都特別生動。

故事說的是一個叫珍兒的女孩在布袋爺爺那裡撿到了一個會跳的小腳丫,珍兒就把小腳丫裝在一個娃娃身上,他就是烏丟丟,烏丟丟很想念爺爺,所以告別了珍兒。烏丟丟遇見了吟痴先生,烏丟丟從吟痴先生那裡懂了很多。一次,珍兒的學校著火了,烏丟丟救了珍兒,但是燒的只剩一隻小腳丫,那隻小腳丫融入了珍兒的身體,然後消失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要報答幫助你的人,如果有人幫助了你,那個幫助你的人遇到了困難,就一定要去幫助,即使沒有遇到困難也要去報答那個人。更何況是生命之恩,就要像烏丟丟那樣,毫不猶豫就自己的恩人,即使會犧牲自己,也要報答。烏丟丟也很有愛心,如果他沒有愛心就不會去救他的恩人。珍兒給了烏丟丟生命,烏丟丟又還給了珍兒。珍兒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她撿到小腳丫,沒有把那個小腳丫想辦法裝在自己身上,而是一個娃娃身上。

媽媽和爸爸給了我們生命,還一直養育我們,不管是怎樣的代價,都儘量讓我們過上好的日子,對我們很好。無論颳風還是下雨,爸爸媽媽都會送我們上學。如果做了好吃的東西,會捨不得吃,就給我們。下雨了,不會讓我們淋雨。生病了,會一直關心我們,希望生病的不是我們,而是他們自己。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我們也要去報答!

這本書講述的故事很感人。所以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愛不釋手。

《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四

暑假裡,媽媽為我買了一本新書,名叫《烏丟丟的奇遇》,看完這本書後,我學會了只要願意幫助別人,自己就會很快樂。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珍兒從林子的草叢裡撿到了一隻活蹦亂跳的小腳丫,於是把它安在了一個娃娃的身上,起名叫烏丟丟,後來烏丟丟不辭而別的離開了珍兒的家,來到了吟老家,認識了許多新朋友,最後,烏丟丟回到了珍兒身邊,衝進火海就出了珍兒,把自己僅有的一隻小腳丫給了珍兒,把健康給了珍兒的媽媽。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吟老先生了,他經常幫助他人,吟老為了幫助芸兒種雞蛋花,想出了各種辦法,比如:澆水、唱歌、讓母雞坐在埋雞蛋的土上來讓它發芽......。最後在吟老和烏丟丟的幫助下,芸兒開心不已,是啊,幫助別人,自己會收穫到喜悅。

在生活中,我也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在家裡,我常常幫媽媽掃地,心想,父母天天為我做飯,洗衣……好辛苦呀。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學校的二樓看書,一會兒,打鈴了,只見其它同學都把書一扔就回了班裡,我和楊茹嘉看到這一幕,便去把書都整齊的放在書架上,看著整齊的書架,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開心,我們開開心心的回班了。

是啊,正如人們所說:最美的是一顆願意幫助別人的新,最快樂的事一件幫助別人的事。

《烏丟丟的奇遇》讀後感500字五

《烏丟丟的奇遇》是金波爺爺寫的一本故事書,讀了這本書後,我的內心被深深的震撼了。讀書前,我調皮,不懂得關心他人,甚至有點自私。就像之前的烏丟丟一樣,他從珍兒家不辭而別,跳上運棉花的車上直接去吟老家了,讀完之後我懂得了愛和感恩。

培根說過“給,永遠比拿更愉快。”是的,當你收到他人的禮物,是否想過回禮呢?哪怕是小小的一塊橡皮,一支筆都表達了你對他人的謝意。

書中的烏丟丟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當他去找布袋爺爺時,一路上不畏艱苦,聽到噩耗後,他強忍住悲傷,和小木偶一起為布袋爺爺演了最後一場戲;當珍兒深陷火場時,他奮不顧身的去救珍兒,自己被火燒成灰燼只留下一隻小腳丫。烏丟丟回到家看到珍兒瘸的很厲害,知道珍兒需要一雙健康的腳。

布袋爺爺給了他生命,珍兒給了他血肉,吟老給了他智慧,而烏丟丟用盡全力將自己的腳融入到珍兒的生命。這就是感恩,他們都是因為愛而獲得生命,也是用愛去回報。

大人們不要整天想著掙錢,人生的財富和意義不是金錢,而是愛。用愛去感恩你們的父母,你們的家庭和所有幫助過你們的人吧。父母勞累時,給他們泡上一杯茶;老師講課時,專心聽講,用好的成績回報老師;發生自然災害時,捐上自己的壓歲錢,讓他們早日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