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昆蟲記》400字5篇讀書筆記

《昆蟲記》是一部用心描寫的經典佳作。小編為大家帶來幾篇《昆蟲記》讀書筆緝大家閱讀。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昆蟲記》讀書筆記

《昆蟲記》是一本講解各種昆蟲的故事的很有趣的書。想跟它交朋友嗎?跟我來!

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昆蟲類科學家法布爾是一個有愛心、喜歡觀察的人。他發現過很多昆蟲,並把這些昆蟲的生活習慣也記了下來,最終積累成了這本書。

其中,有一次他和他的孩子們發現了一隻可憐的無家可歸的小貓,他們給了小貓一些帶有牛乳的麵包,過了幾天,他們又把它養到了自己的家裡。我感受到法布爾和他的孩子們善良的心。

當我讀到法布爾要搬家,不得不為“小阿虎”另外找一個家的時候,我真為他們心急。因為,如果把它扔了,就會再次流落街頭;如果帶著走,它們又穩定不住。不過最後,法布爾為它另找了個家,結果“小阿虎”不想和法布爾他們分開,就抄近道,並用最快的速度又回來了!不只人有情,動物也會人們的善待而產生深刻的依戀之情,這讓我非常感動。最終“小阿虎”還是出了意外——在花園的矮樹下被毒死了!我仿佛能看到它中毒時痛苦的掙扎和最後臨死時對人間的不捨,更能體會到法布爾的傷心,我的心像凍成了冰塊那樣,好久都緩不過來。

人類和動物之間雖然語言不通,卻也可以隨著相處和彼此的了解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甚至建立深厚的感情。我想,這也是法布爾能夠成為昆蟲學家最重要的原因吧!同學們,你學到了嗎?

《昆蟲記》讀書筆記二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閱讀一本好書,能淨化人的心靈,使我們的視野更開闊,更芬芳。

五年級時,從學了一篇課文《裝滿昆蟲的衣袋》後,我一直渴望著探索神秘的昆蟲世界。這個暑假,媽媽給我買了那耐人尋味的《昆蟲記》,讓我感受到昆蟲雖然是渺小的生命,卻充滿了靈性。

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布爾,他的《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他擁有著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在這本書中所有的昆蟲都不是獨立的存在,它們和人類一樣,有著複雜的身體結構,有著微妙的喜怒哀樂,有著傑出的直覺和本能。

我一直不明白在夏日裡站在枝頭上唱著“知了知了……”的“自由歌者”——蟬到底是害蟲還是益蟲。通過這次閱讀,我知道了蟬是害蟲,它是靠著植物的甘甜汁水來維持自己的生命,使植物在它的毀滅下死亡,多么殘忍啊!幼蟬在地下“潛伏”了四年之長才能鑽出地面;夏日裡,在樹上盡情歌唱5個星期之後便繁殖下一代然後死亡。

這部書還告訴了我們: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來儲存食物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蜣螂的工作比農民的工作還要辛苦,但是蜣螂卻比農民還要任勞任怨。諸如此類的種種昆蟲故事與奧妙便蘊含其中,耐人尋味。

現在想知道一件事並不困難,可以百度,可以谷歌……可是法布爾卻花了一生的心血研究與觀察,不知經歷了多少挫折與困難,父母的責罵 絲 毫 沒 能 阻 止 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我能想像到法布爾為了觀察螞蟻,一動不動地拿著放大鏡在草叢旁待了一下午的艱辛;為了撲捉一隻小蟲,氣喘吁吁地追趕著,絆倒了也不管的執著……法布爾的精神讓我們肅然起敬。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沒有氣餒,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值得我們學習。

多么可愛的小生命,多么有意思的《昆蟲記》!

《昆蟲記》讀書筆記三

《昆蟲記》是法布爾寫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作者深刻地描繪了一種或幾種昆蟲,比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昆蟲的習性。介紹了它們的本能、習性、婚戀、繁衍、死亡的各種經歷和過程。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如:螳螂的大腿下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鋸齒”,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著三個大牙。螢火蟲竟然是肉食動物,主要獵物是蝸牛。它先用嘴裡的兩顆獠牙向蝸牛注射毒素,再用特殊消化液把肉湯液化,蝸牛就成了螢火蟲的美食。“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里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的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有一次,我下樓跑步,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垃圾箱前搬食物,我仔細觀察,竟然發現,小螞蟻們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返回,再繼續搬。我明白了:在生活中,要隨時擦亮你的眼睛,對周圍的事物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生活才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的深刻體會。

讀完了《昆蟲記》,我知道了大自然的奇妙,昆蟲界裡有趣的故事。同學們,讓我們好好學習,長大後去探索大自然、探索世界,去完成法布爾先生還來不及完成的事吧!

《昆蟲記》讀書筆記四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部文學著作。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言詼諧幽默,充滿著盎然的情趣。被譽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也被稱為“昆蟲的史詩”。

《昆蟲記》講述了許多發生在昆蟲身上有趣的事,把每一個昆蟲刻畫得淋漓盡致,讀這本書,就仿佛身臨其境一般,“歌唱家”蟬,“音樂家”蟋蟀,勤勞的舍腰蜂,美麗的大孔雀蛾等等,無一不真實的記錄了昆蟲的習性和特徵,非常引人入勝。

它還記錄著一些十分常見卻不引人注意的場景,誰沒有見過蒼蠅倒掛呢?可法布爾卻把這極為普通的一幕記錄了下來,這正提醒我們,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許多事情需要我們留心觀察才能發現,而從中得到的樂趣和啟示就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

讀《昆蟲記》,你會發現字裡行間滿滿洋溢著作者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地球很大,有許多生命因為太過微小而被我們忽視,《昆蟲記》告訴我們,即使它們很不起眼,但也是生命,是這個大家園的一份子。它們的一生很短暫,但只要它們存在過,哪怕只有一秒鐘,就同樣值得尊重。

《昆蟲記》讀書筆記五

《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他用自己的積蓄買了一塊荒地,專門用來放養昆蟲。他對昆蟲進行了長達30年的研究,最終寫成了這本著名的《昆蟲記》。

書上記載了各種各樣的昆蟲,那些弱小的昆蟲在法布爾的筆下,有的生動可愛,比如螢火蟲、聖甲蟲;有的十分兇猛,比如螳螂、蝗蟲。

我最喜歡螢火蟲了。你知道螢火蟲吃什麼嗎?它吃的是蝸牛。螢火蟲用它那特有的武器先把蝸牛麻醉,然後一塊一塊地把它吃掉。小小的螢火蟲竟能把比自己身體大三四倍的動物輕而易舉地吃掉,太了不起了。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昆蟲的習性,比如螳螂愛吃蝗蟲、沙泥蜂愛吃毛蟲等。同時,我也感到人類在某些方面和昆蟲相比實在是太渺小了。小小的昆蟲在面對強大對手時,能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戰勝敵人,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十分喜歡《昆蟲記》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