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話故事讀書筆記

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是世界兒童文學的經典之作,迄今為止已被翻譯成160餘種文字出版,成為世界兒童文學的珍寶。格林兄弟以兒童的眼光看待世界,描寫奇幻異彩的童話世界,給兒童已啟示。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格林童話故事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格林童話故事讀書筆記(一):

讀完《格林童話》我被裡面的灰姑娘而打動,開始我很同情灰姑娘,後來我為灰姑娘能和王子在一起而高興。雖然繼母討厭她,繼母的親生女兒欺負她,但她還是努力的為她們“服務”。灰姑娘想參加王子的選妻聚會,但因為自己沒有漂亮衣服而放棄,灰姑娘的好朋友小鳥、老鼠雖然幫助了她,幫他做了漂亮的衣服,但繼母的親生女兒把她撕壞了。但是一位好心的巫婆幫她變了一套美麗的衣服,漂亮的頭髮,水晶做的玻璃鞋,把老鼠變成小馬,把南瓜變成了南瓜車,不過巫婆告訴灰姑娘一定一定要在十二點前回來,不然他就會變回原樣。

就這樣她們來到了城堡,王子看見了灰姑娘馬上邀請了她,灰姑娘的繼母和親生女兒都不知道她是灰姑娘,因為她們認為灰姑娘沒有這些漂亮的套裝,但她們很嫉妒與王子跳舞的她。個個都羨慕灰姑娘的漂亮和美麗。十二點還差一分鐘就到了,灰姑娘看著那大大的鬧鐘想起了巫婆對她說的話,想馬上的跑下去,但被王子抓住了,灰姑娘掙扎著,終於跑了下去,但鞋子掉了一個,灰姑娘顧不了那么多,坐上了南瓜車,王子和兵人坐上了自己的白馬去追灰姑娘,因為灰姑娘還沒告訴王子她叫什麼名字,住在哪裡,南瓜車跑的很快,馬上跑到了森林但已經到了十二點她們變回了原樣,她們躲到了草叢,王子和兵人剛好路過但沒看見灰姑娘,王子就這樣失望的回到了城堡,灰姑娘也會了家。

灰姑娘的繼母覺得和王子跳舞的人像灰姑娘,心想:要是王子找到了她,她就變成了王子的妻子,那該怎么辦!我一定不允許她變成王子的妻子。然後把灰姑娘鎖在了一間屋子了不讓灰姑娘出來。第二天王子把灰姑娘不小心掉的鞋子遞給下人,下了命令:誰要是能把這雙鞋子穿下去誰就能成為王子的妻子。命令下去了以後人們總想把這雙鞋子穿下去但都不行,到了灰姑娘家,繼母的親生女兒用盡全力的擠,但都不能穿下去,下人只好失望的走出去,灰姑娘大聲的對他們說:“等等”,原來是小老鼠把門鎖的鑰匙給偷走了,因為鑰匙在繼母的口袋裡,老鼠趁繼母沒注意就拿走了,下人們回頭,把鞋給了灰姑娘,繼母說;“她只是個僕人沒資格穿”,然後把鞋子拿給了下人,下人說:“王子說過只要是我們國家的女孩都能穿!”繼母很著急就故意把鞋子拿到自己的手上把手一放掉下去了,摔壞了,下人不禁大哭,因為他怕王子要了他的命,灰姑娘拿起和那雙鞋子一模一樣的鞋子說:“我還有一隻”,然後穿了下去,繼母大吃一驚:真的是她!下人一邊跳,一邊請灰姑娘做上馬車,就這樣王子和灰姑娘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格林童話故事讀書筆記(二):

曾記得小時候,奶奶會經常給我講一些童話故事,從那以後我就深深地愛上了童話故事。八歲時,我特地讓媽媽給我買一本《格林童話》來看。每次看書的時候,都是我最開心快樂的時候。《格林童話》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奇幻瑰麗的精彩世界,也是一個浪漫神奇的幻想天地,更是一個純樸、純真的童心世界,一個個曲折奇妙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開啟了我的心智。

重新看了一遍《格林童話》卻得到了與以前不同的感受。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童話很幼稚,充滿夢幻,很不真實。但我卻覺得童話也富有哲理,以前我聽故事,只注意故事情節,卻忽略了它所包含的寓意,而現在我卻從中學到了很多,每一則有趣的故事都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如《背包、帽子和號角》告訴我們做事不能太貪心,多做一些能夠幫助別人的事,將來一定會得到好報。《灰姑娘》則說明了凡事不能光看表面,美的本質終究有一天會被人們發現的。《不肖的兒子》教我懂得了對待父母長輩要孝順。

在那些新穎、鮮活、生動的童話中,我找到了另一個多彩而真實的世界,幼小的心靈認識和感受到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要以充滿童真的心看待自己身邊的一切。有名的就是《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了。

讀過《白雪公主》,使我更清晰地認識到: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善良的,惡毒的人總會遭到懲罰。

而《灰姑娘》中的灰姑娘沒有得到愛心,但是她卻珍惜自己的愛心,沒有因為別人不能夠給予自己愛心就變得惡毒起來。她把自己的愛心用在了對母親的傾訴上,她把自己的愛心用在了對小鳥的交往上,用在了那株美麗的大榛樹上……更重要的是她並沒有因為境遇不好而放棄美好的追求。儘管受盡了繼母與姐姐們的欺負與侮辱,但心地依舊善良的她,最終獲得了幸福。

《格林童話》讓我有了深刻的體會,那就是做人要善良。

善,這個字眼我們並不陌生。它是一種傳統美德則展顯人心靈美的一種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在公車上,有人毫不猶豫地讓座給需要的人;在街上有人看到行人的錢掉在地上,會義無返顧地撿起來物歸原主……這些都是善的表現。善良的人終究會有好結果,所謂“善有善報”就是這個意思。

《格林童話》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讚美勇敢、機智、心靈美的人物和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宣揚善良必將戰勝邪惡的主題。

《格林童話》讓我更深的了解人生,了解人生的真、善、美,同時也了解了人性醜陋的一面,願每個人都能成為善良的人,這樣世界才會真正成為愛的家園。

《格林童話》是一本當今社會人們需要的好書!

格林童話故事讀書筆記(三):

大千世界,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是看著童話故事長大的。可以說,那些充滿幻想的童話早已為小朋友鋪出了一條童年之路。

小孩子看童話故事心中充滿了期待;大孩子看童話心中充滿不真與疑問。為何童話故事中的女主角們都是美女?是醜女就遇不到王子了嗎?

《白雪公主》中的公主是天下第一大美人。也因為她的美,才讓別人看到她的善良,她的純樸。也為後來的王子對公主一見鍾情墊下了基礎。“美”是關鍵。若她不美,不會遭後母的毒害,不會遇到七個小矮人,更不會遇到王子。對,王子是在她昏倒時愛上她的。王子就是看她長的美才想試著救她,才想和她在一起。

再說《灰姑娘》。雖然灰姑娘一開始給人一種灰塵塵的感覺,太渺小了。但灰姑娘本身是美麗的,只不過讓灰塵遮擋了她的光輝而已。而在後來的王子選妃的宴會上,灰姑娘發揮了本質,掃去了灰塵,讓人眼前一亮。因為這才是真正的灰姑娘。可以說,王子都是因為女主角的美麗一見鍾情的。因為她美得艷麗四射,美得淋漓盡致,才迫使王子不得不拿著水晶鞋四處尋她。可以說,“美”已成就了麻雀變鳳凰的史事。

再看《青蛙王子》。王子被貶成了一隻青蛙,破除組州的唯一方法便是要一位美麗的女子吻他,才可以讓他化為人形。後來,青蛙王子等了許多個漫漫長夜,終於是等來了美人,液化為了人形,娶了美人。可以說,在“王子變青蛙”的故事裡,“女主角一定要美”的習慣被發揮到了極點。

也許王子只有配上了漂亮的公主那才是人們心中所謂的完美吧。

可是,為何女人必須美才能和王子在一起,而王子卻可以是醜陋的?王子可以是一隻青蛙,也可以落魄的一文不值,更可以為了詛咒而讓自己變的像野獸。可就是王子們的形象,也同樣使漂亮的女主角們愛上他,愛上貌不出眾,落魄,甚至醜陋的男主角。

那么多的童話故事中,卻從未看到過醜陋的女主角被帥氣的男主角珍愛著。

是的,女人什麼都可以沒有,但美貌一定要有。《睡美人》昏睡百年,王子並不知道沉睡的公主有多少智慧與善心。單憑公主是個美人,就愛上了她。若睡美人是個壞公主,粗魯刁蠻,愛計較,卻有著驚人的美貌,若王子吻醒了壞公主,那後果……當然,我的假設是不可能被寫入故事裡的。格林先生也不允許有這樣的故事發生吧。往往故事被作者設計得十全十美,無論過程如何,結局往往志同道合:王子與公主過著快樂而又幸福的生活。

小孩子看童話,那是一種幻想;大孩子看童話,那是一種脫離現實的軌道,既不真實又充滿幼稚感。

童話終究還是童話,無論是哪位名家所寫,那是給人心中安慰,可同樣又是讓女人力爭美貌的故事罷了。現實中的女人們最重要的是創造心靈奇蹟。

美貌是無止境的,而心靈美卻是可以摸透的。

格林童話故事讀書筆記(四):

童話,是人們不可拒絕的,童話,是人們所盼望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世界像童話般的不可思議,像童話般的幸福與美好。

我們每一個人,甚至我們的父母,都在格林童話的影響之下長大:我們伴著小紅帽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採擷這路邊最艷麗的野花;我們為白雪公主的去世掬一捧眼淚,在王子出現的時候再破涕為笑;我們憎恨著灰姑娘醜陋的繼母和兩個姐姐,同情著那位睡在煤灰堆里的女孩;還有可愛的七隻小山羊,會變成王子的青蛙,恬靜的睡美人,恩愛的白雪和紅玫瑰……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永遠停留在我們童年的記憶里。第一次我們對善於惡,美與醜,貧與富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而那最初的智慧與道德概念居然來自那個遙遠的國度,由那個高大而堅韌的民族為我們講述,而格林童話中那永遠幸福的結局又給小小的我們帶來了多少歡樂和夢想。

《格林童話》中有篇童話是非常著名的,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那就是《白雪公主》。這篇童話我覺得是格林兄弟的驕傲,是他們的經典之作。

“白雪公主原是在皇宮裡過著平凡的生活,但由於她的繼母嫉妒她的美麗,想至她於死地,所以白雪公主被迫逃到了森林裡,幸運的是她遇到了善良的七個小矮人。但是皇后知道了白雪公主還沒死,就住在七個小矮人的家裡,所以又研製了一個毒蘋果,毒死了白雪公主。但好人有好報,白雪公主終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格林童話”中的每一篇童話都在教育我們怎樣做人。

其中,我記憶最深的就是《漁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從前,有一位漁夫和他的妻子,是靠打魚過日子的,生活得很貧窮,只有一條破船。有一天,漁夫去打魚,打到了一條比目魚,這條比目魚是一位王子,是被巫婆施了魔法的。王子請漁夫把他放回大海,漁夫就把比目魚王子放回了大海。漁夫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妻子,妻子貪心地說:“你這個笨蛋,你幹嘛不向他要一茅屋呢?快去啊!快快去向他要一間茅屋去啊!”漁夫去找比目魚,比目魚一口答應了。漁夫的妻子還想要一座更漂亮的房子,比目魚都一一答應了。漁夫的妻子越來越貪心了,接著,要做國王、教皇,比目魚都答應了。但又過了幾天,漁夫的妻子又想做上帝,想讓太陽、月亮也聽她的指揮,可比目魚沒有答應,最後,又恢復到了原樣。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不可以貪心,如果貪心的話,你就會變成了一個很貪的人。凡是靠別人過日子的,最後,不利的還是自己。以後,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做一個靠自己的本領好好生活的人!

格林童話不僅僅是“小兒科”的睡前讀物,它是德國文學的一塊不可多得的瑰寶,它是整個古老日耳曼民族智慧的結晶,它經過兩位出色的語言學家的整理,走入了全世界孩子的內心,成為了開啟他們心智的第一把鑰匙,成為拜訪他們人生的第一部著作。而那個古老而內斂的民族,卻像一位神秘的爺爺一樣在黑森林幽暗的光線中安詳的守望著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純真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