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科波菲爾》閱讀筆記

堅忍、獨立、克己。你做到了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大衛科波菲爾》閱讀筆記,僅供參考!

《大衛科波菲爾》閱讀筆記一

讀了《大衛·科波菲爾》這本書後,我發現這本書吸引我的不止是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還有貫穿全文的感情線。從大衛的母親克拉拉小姐和摩德斯通先生,辟國提和巴吉斯,海穆和愛彌麗,密考伯夫婦,斯提福茲和愛彌麗……這一條條感情線編織成了細密的網支撐著整部小說。但是這些原本看似美好的愛情最終卻沒有好的結局:克拉拉小姐因勞累和病痛去世了;巴吉斯也因病而終;愛彌麗沒有選擇與青梅竹馬的海穆長相廝守,而是選擇了與斯提福茲私奔,但最後還是被拋棄;密考伯夫婦整日奔波,居無定所,也談不上幸福美滿。這些都讓我覺得大衛最後也得不到自己的幸福。

我剛開始對大衛·科波菲爾這個人物並沒有什麼好感,我覺得他膽小、懦弱,面對家暴不敢反抗。所以當他的愛情受阻時,我一度以為他會放棄,可大衛的選擇讓我吃驚。他並沒有放棄對自己所愛之人的追求,而是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讓自己能夠配得上朵拉。雖然朵拉是個嬌氣的富家小姐,但是她純潔、善良,接受了當時身無分文的大衛,大衛也並未因朵拉不會持家而改變他對朵拉的愛,他們倆都努力地讓這個家變得更加幸福。

我想這可能就是結局,但是命運好像並沒有放過大衛,朵拉的離世讓大衛對生活再次失去了信心,也讓我更加堅定了之前的想法。但是有一位女子完全顛覆了我的想法和態度,她就是艾妮斯。我好像從未注意到她,可在整本書中總能找到她的身影。她在大衛難過的時候默默安慰、支撐著;她平靜地接受了大衛有愛人的事實;她能夠與朵拉友好的相處;她在大衛失去朵拉後扔接受了大衛,她才是整個故事最善良的人吧。她為自己心愛的人默默付出的同時還承載著等待的痛苦,因為她,我原諒了大衛的再婚,因為他讓我明白什麼叫做在真正的愛。

作者最終還是讓大衛和艾妮斯在一起了,這是留給大衛最美好的結局也是留給讀者最溫暖的結局吧。

《大衛科波菲爾》閱讀筆記二

看了《大衛科波菲爾》,忽然發現了這個世界的瘋狂,也看到了金錢的力量——它既可以幫一個人完成願望,但是,同時它也能讓一個人家破人亡。狄更斯正是從人道主義的思想出發,暴露了金錢的罪惡。

大衛科波菲爾是個可憐的孩子,他沒有爸爸。然而,更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摩德斯通娶了大衛的母親,做了大衛的繼父。但他異常暴虐,不僅監視著大衛和他母親的一舉一動,還在看不順眼的時候鞭打他。因此,繼父不僅沒有使他享受到父愛的溫暖,反而比原來更加痛苦!更可惡的是,他與學堂勾結,在大衛身上繫上一塊告示:“當心他,他咬人。”這僅僅是因為大衛在不屈服他的毆打時做的唯一的自我反抗,咬住了堵住他的嘴和手,一種本能的行為。摩德斯通就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對付一個小孩,後來,他的母親被摩德斯折磨而死,

大衛成孤兒了,也失學了,但也沒能喚起摩德斯通精神的良知。但他在辟果提一家人中重新感到了溫暖與幸福的滋味,他們家人的心靈是純潔和熱情的,不含任何雜質的。

十歲時,他被摩德斯通強迫到一家油漆公司幹活,一個月只有六先令,但是每天卻要工作十幾個小時,他有幸結識了米考伯先生。他熱情、真誠,追求自由,被貧困包圍卻始終充滿樂觀主義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大衛則儘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米考伯一家走過一段艱苦的歲月,他懷著一顆忠實的心給了米考伯許多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彼此感謝。多么善良的孩子。

我閱讀了幾次此書,這也是我喜歡的一本書之一。又一次閱讀,也頗有感慨,覺得貫穿本書的是“人性”二字。文中出現了各式的藝術形象,但在我看來,這些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這些人的存在,不僅在19世紀,而且是當代。人性,不乏美好與醜惡。美好的人性,應被我們銘記,而不應被時代的變更而沖淡,我們更應去發揚它,讓它主導整個人性。而它,對於我們的社會是極其有意義的。但那些醜惡的人性,則應被人禁錮,它不應被散播到社會上去,這不僅對我們的社會無任何意義,甚至還會拖我們進步的後腿。對於書的內容,幾遍看下來,再加上對狄更斯身世的點滴了解,我覺得他似乎在與自傳。

描寫了19世紀的英國種種的人情世故。書中的主人公是大衛,並以第一人稱著手寫作。大衛在未出生前父親去世,8歲時母親改嫁,繼你嚴酷殘暴,他姐姐也同樣鐵石心腸,不近人情,在大衛成長過程中碰到許多不友善的人——殘忍的校長、狡詐的朋友,還有心懷歹意的無賴亞?希普。然而也不乏善良之人,有可子的保姆辟果提,少言寡語的巴克斯,貌似嚴厲卻菩薩心腸的姨婆,有生活不如意的米考伯夫婦,有舒適溫柔的阿格尼斯,還有最可子的朵拉。可子善良的保姆辟果提(她的形象在書中始終很高大,心靈美好)把年幼的大衛看成自己的孩子來照顧,並成為大衛的好友。他們有時無話不談,很親近。

辟果提的善良是自始至終的。心地永遠是那么純潔。她並不是在人們面前做作的一類人,她的善良是發自內心的。於是我會聯想到我們世上的某些人,虛偽的善良假惺惺。離不開的便是個利益,做的什麼事,首先考慮到的是我的利益會被損害嗎,或是什麼自私的目的能達到、完成嗎?他們的心靈應該被修正,以辟果提的心靈的標準來修正。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類似斯提福茲的人不少。他很狡詐,他與大衛成為朋友,然後欺騙了大衛的朋友,他們一開始與人成為朋友時總表現出很紳士或很優秀的某些品質,其實,他們是有目的的。在迷惑了對方後,罪惡的目的、計畫便開始了。利用對方的可靠的人情來做欺騙,當自己目的達成之後便溜之大吉,他們的人性是醜惡的,可恨的。

書中最令人痛恨的是尤賴亞?希普。在別人面前總表現得很卑微,似乎要博得別人的同情,他在任何時候都這樣。其實別有目的,在成為威克菲爾的合伙人以後,他要讓威克菲爾崩潰,使他沾上了酗酒的惡習,並挪用公款交試圖吞掉威克菲爾的事務所。類似這一類人在商場上我想是不少的,他們總是以破壞別人聚斂財富為快樂。有時他竟然連最親的人也要欺騙。在親人面前他們又是多么成功,多么輝煌,但孰不知他是出賣了自己的人性才換取得的。在得到輝煌的同時,他們也收穫了罪惡。一般人我想是不會要這樣的輝煌的。說到書中的米考伯夫婦,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他們算得上是識事理的人(關於這點就不加說了)。憂的是他們總是不努力工作,期待轉機的出現。即使在生活上貧如洗,並欠下一屁股債之後,仍然不努力去工作,希望天上能掉下餡餅。我們現在米考伯式的人不乏很多。也包括學生,總認為學習無聊乏味,枯燥而且不認真學習,卻渴望一個好成績,明知是不可能的,但仍執迷不悟,他們的心靈僥倖占據了全部空間。或某些下海經商的人,總把失敗歸咎於運氣不佳,不遇上“轉機”,卻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存在的客觀原因,不努力工作,完美主義幻想著,並由此鬆懈下來,使自己崩潰。對自己並沒有明確目標,或許確是有目標,但很簡單:要碰到轉機。我們應該繼續和發揚美好的人性,讓缺憾的心靈彌補過來;而對於醜惡的人性,我們應果斷說“不”,並用美好的人性打敗它。

《大衛科波菲爾》閱讀筆記三

關於人物的描寫,精彩之處太多了!比如尤利亞.希普的外貌——頭髮剪得很短,像貼地皮刈過的麥茬,幾乎沒長眼眉,一根睫毛也沒有,紅褐色的眼睛。瘦骨嶙峋,手很長,骨骼根根突起。說話激動時,身子像蛇一樣扭來扭去。和大衛握手時,那手又濕又冰,摸上去真像只癩蛤蟆。他掛在嘴邊兒的語言是:“我很清楚我是世上最卑賤的人,我母親也是一個很卑賤的人,我們住在一個卑賤的地方……我父親先前的職業很卑賤,是個教堂看墓人。”說到語言,我不得不提到許多人的招牌語句,米考伯先生:“我冒昧懇請老友科波菲爾先生或老友內寺成員特拉德爾先生(若此人尚在人間,可呼之即出者),枉駕趨彼處一會,重敘舊誼。若蒙首肯,幸甚,幸甚。”米考伯太太:“我絕不拋棄米考伯先生。”迪克先生:“我就要寫那呈文了。你的姨婆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女人。”斯梯福茲稱呼大衛:“我親愛的雛菊,你這可笑的雛菊。”達特爾小姐:“喔,真的?你知道我很無知的,我只是請教,可是不是總是那樣呢?我認為都認為那種生活是——是不是?”朵拉:“喲,賣肉的當然知道怎么個賣法,還用得著我知道怎樣買嗎?我說,你這個傻孩子!姨婆稱呼朵拉:“小花朵在哪兒呀?””米爾斯小姐:“照一般道理講,溫馨的茅舍勝似冷漠的宮殿,愛情所在,一切皆備。”安妮:“夫妻之間的不和,莫大於志不同道不合。……我的愛情立基於岩石之上,是能歷久不變的!”

至於這本書的主角大衛.科波菲爾,無論是童年時歷盡艱辛長途跋涉去找姨婆的歷程,還是姨婆破產後他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那種精神,就像姨婆評價的那樣:“堅忍、獨立、克己”,這些,都讓人敬佩。

最後,讓我以書籤上的一句話來結尾吧:“你可以不了解社會,但你不得不看《大衛.科波菲爾》。”的確,這本書讓人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