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00字

細細研讀《文化苦旅》,靜心淺品,了解文化苦旅及其存在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00字,歡迎借鑑參考。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00字一

之前聽語文老師說過,我們的文筆還太過嫩,像初歷塵世的無知小兒,當時不太肯承認。直到讀完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那一刻才明白,什麼叫滄桑,什麼叫蒼老,才懂得,文化的那一份厚重感。

回過頭來看自己以前認為很成熟的文章,才發現竟顯得如此蒼白。的確,是蒼白,而且是蒼白得無處可躲。曾以為可以意氣風發談蘇東坡,可以大恣讚揚都江堰,可以怒斥清代文字獄。但余秋雨一篇《黃州突圍》,便是所有對蘇東坡的言談批判黯然失色,《山莊背影》《寧古塔》將知識分子的災難與艱苦寫的一覽無遺。文化苦旅闡述的是一種平實,卻將文化的那種厚重感一一還原。捧著這本書,心裡還有著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一開始讀,有點讀不下去,因為讀得不是很懂。開篇的兩篇是《牌坊》《寺廟》,講了尼姑庵與吳山廟的故事,故事我看懂了,但老覺得有一種隱含的、難懂的在裡面,我可能還不懂。讓我突然喜歡上這本書的開始,是讀到《信客》這一篇。信客帶給我一種震撼,人性的感悟。簡簡單單的倆字,聯繫著一邊是沒了家的男人,一邊是沒了男人的家。他們承擔著艱辛,生命危險、懷疑、猜忌、污衊,他們本可以不必承受這些,但,為了他人,為了遠行者與遠行者的家,他們義無反顧的當起了信客,接受著多少難以承受的痛苦,但,他們不會後悔。這種人性的無私付出,劇烈的撞擊著我的心靈,我感受到一種厚重,做人的厚重。

慢慢改變著我的思想的是第二部分《中國之旅》。“沒有兩者。路,就是書。”秋雨的話一直迴蕩在腦海,讀完《中國之旅》才品味出這句話的精闢。文化,是都江堰中拜水與問道的互相融合;是王圓籙,蔣孝琬使文化毀滅或歸於他國的那種惋惜;是陳萬里及時救下一些莫高窟文物的那種保衛意識;這是一種思想上的文化,讓我漸漸了解。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飽含著多少對毀滅的文明的痛惜,杭州的美麗是蘇東坡是錢繆對生態的一種敬重,希望這種敬重,能帶給每個人。“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流放,是一種災難,文人的災難。顧貞觀“季子平安否?”“我亦飄零久”是對不公的流放的無聲訴訟,更是一種沉重的友誼,重得壓人心。寧古塔,展現了遠年靈魂在苦難中的高貴,但也在告訴我們“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但絕不喜歡野蠻!”

《中國之旅》寫了很多古代的中國文明,但我讀到的,卻是痛惜,對不懂文化,嫉妒文化,摧殘文化的痛惜。我感受到,一種厚重,一種該省視,該尊重文化的厚重。

帶給我最大感觸的是第四部分《人生之旅》,謝晉,巴金,黃佐臨,余秋雨,這些支撐著文化的高貴生命,在承受著創造之苦,文化之苦,他們,使我深深折服。他們,都各自經歷著折磨人的文革,又恰都是最深的受害者,卻又無怨無悔的將文化創造著,為了文明,也為了文化。巴金在文革災難中受盡屈辱,在造謠者奉迎者中孤影難支,但,他無畏折磨,不懼傷害,一人領頭“斥棍子,講真話”這精神,震動著山河大地。秋雨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尋訪著中華文明被埋沒的遺址。在鋪天蓋地的誹謗中,那么多人連續收到傷害他二十幾年,秋雨卻從未回擊一句,他不忍傷害石一歌年邁的成員,也不忍傷害一些無知的民眾,於是,一人默默承受著痛。秋雨默默闡釋著:“大智不群,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誹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人生之旅》寫的是令人欽佩的文化名人,但我看到的,是靈魂,是文化是人性是那高貴的靈魂。這種厚重,精神的厚重,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繼承與體現,是一種壓人心扉的厚重。

看完這本書,文化被摧毀的心酸,文人被壓迫的淒楚,讓我不禁沉思:“怎樣做人,怎樣傳承和重建這厚重的文化?”這句話,一直鎖在我的心裡,時時拷問著我的靈魂。這一刻起,興許我也不會再膚淺地亂談文化了,因為文化的厚重感,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變得厚重起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00字二

余秋雨曾經說,人要站在遠處看風景。因為美麗的風景總是在不遠處,遠處才能尋得更好的美麗的風景,這樣人們才會把尋找它看作是一種旅行,同時也是這也是一段較為艱苦的征程,同時風景也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不可多得寶物,即使尋找需要翻山越嶺,需要越過大山大河,就像翻越過黃塵滾滾的大漠,你只有不斷地在荒涼的沙漠中前行,心裡不斷地想像自己需要尋找文化的渴望,很快你就不會感到害怕,你就會剝開海世蜃樓的假象,你就會看到一片片美麗的綠洲都在不斷地生長,你會感到非常的興奮,你會享受到一種文化的盛宴。

在這篇文章當中我一直在想作者為什麼會覺得的是一場艱苦的旅行,因為在文化苦旅當中作者不僅描寫了滾滾的歷史、還讓我了解到了豐富的人文知識,以及大河山川,還讓我了解到了國內外各種各樣的文化知識,我從小就對江南的美景擁有深深的眷戀,都說江南多才子,而作者筆下的江南瞬間就被刻畫成一副美麗的江南的山水墨畫,在《江南小鎮》散文描寫到的江南小鎮讓我感受到了清新的感覺其中寫到穿鎮而過的狹窄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緻的石橋,傍河而居的居民,居民的樓地板就是水,人們在石橋的埠頭上浣洗。

江南的小鎮令人如痴如醉,就是江南人家的這一種水鄉生活也是在讓人流年忘返,而在散文中所提到的江南小鎮人家對人與橋的深深的眷戀還是讓我感到了人們對家鄉的那一種思戀,在拱橋的兩邊,可能就是你不同的親人,而你在另一頭,只有隔著悠悠江水互訴衷情。那樣的淒涼和令人悲傷,同時作者在寫的同時也沒有忘記歷史下的文化,在許多篇散文中都提到了和歷史有關的文章,他把大才子蘇東坡和詩仙李白這樣的大人物都淋漓盡致的展現到了散文中去,這些歷史人物曾經都對江南有所垂青,在作者的筆下這些歷史人物仿佛都活靈活現的出現在了你的面前,作者把歷史人物和美麗的風景雜糅到了一起,讓人感受到了什麼叫做文化也是一場旅行。

尋找美好的文化確實是一段艱苦的旅程,但是我認為作者自己想要表達的這一種旅程,不僅是一種旅程,他更多地想表達的是一種歷史和人物的一種再現,這也是一段特殊的和奇特的旅程,往昔的歷史歷歷在目,而通過這種把歷史給完整的展示出來的實在實在是太少,這樣讓我們學習到了新的對散文的定義,讀後感.都說散文是形散神不散,主要的中心意思還在而且沒有多厚重的意思,而作者卻把兩者之間的關係處理的非常恰倒好處,不是多么的厚重,也不會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沉悶,如果人類尋找文化的腳步不會停歇,對待以前豐富的歷史文化會有有所興趣,那么尋找文化不一定就是一場艱苦的旅行,它也許會變成一次探險,他也許會讓你迷路,也許也會讓你一無所獲,但是只要你擁有這樣的一種堅定的信念,那么在多的痛苦也不算什麼,因為文化本身就是一場旅行。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00字三

漂泊的旅程中,是誰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跡? ——題記

接觸《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書當中也是堪稱經典。荒茫大漠中,一個古老的意象,記載了敦煌文明的興衰,見證了一個沒落王朝的恥辱與無奈。當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時,一個壯麗無比的樂章便開始奏響。它是一千多年層層的積聚,它是一千多年鮮活的生命,它是無數藝術家與信徒膜拜的聖地。可是誰又能想到,它最終的命運卻交付到一個麻木無知的道士手裡。

王道士不過是那段屈辱歷史中的一個小丑,他的無知,他的卑賤,他的自以為是,無不讓人心中可悲可嘆,可憤可恨。當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絢麗的壁畫粉刷得所剩無幾時,我好恨;

當看到王道士數著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得意的笑時,我好恨;

當看到一車車的瑰寶被大搖大擺地運到國外時,我好恨;

大漠孤煙,冷冷的夕陽將那些馬車的影子拉長。如血的餘暉,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時,這塊宗教的聖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飛,粗礪的黃沙擊打著空空的石窟。嗚咽的寒風,在唱著最後的輓歌。此刻,這個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哭泣?

談起這些人和事都會使我們感到心口隱隱的痛,我們恨王道士那個歷史的罪人。然而,將所有的罪責全都讓這個無知的軀體承擔,也過於沉重。即使當初沒有王道士,我想其它一些跳梁小丑也會出現,悲劇依然會要發生,畢竟這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悲劇。

通過《道士塔》,通過那蒼涼深邃的筆觸,我們能深深地感受到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藝術的榮辱與淪落。太多的眼淚已被戈壁的風吹乾,然而那份美不會改變,縱使它曾經被無情地,任意地更改。 論文代寫

如果說大漠中莫高窟的遭遇令人可悲,那么煙波江南中的人情事態同樣使人可嘆。

在小橋流水,吳儂軟語的江南,一切的氛圍,一切的意境,已不都是自然賜予的,更多的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營造出來的。雖然我不曾去過,但是書中描繪的江南小鎮卻給我一種回家般的寧靜。

歷史對蘇州不公的待遇,作者在《白髮蘇州》中,為這箇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鳴不平。沒有金陵的王氣,沒有森然的殿闕,沒有沙啞的軍歌。有的只是青石小巷,有的只是小橋流水,有的只是撩人的彈唱。然而真的如此么?沉寂千年的蘇州,也有石破天驚的一天,也有奮起反抗的一天。面對明朝腐敗的統治,蘇州人一改往日的溫婉,也如易水壯士般踏著血泊反抗,悲壯、義無反顧,令世人震驚錯愕。然而當浩劫過去,蘇州人依舊回到原先的日子。小橋依舊精緻,桃花依舊鮮艷。隱者式的文化影響著這裡的人,恬淡閒適是他們生活的精神。然,不要忘卻他們還有那副錚錚鐵骨。深深庭院中,虛掩著千年的滄桑歷史。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00字四

用歷史的距離丈量歷史,以文化的角度審視文化,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經歷,為我們講述著這深奧的道理。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生態文明!人們走過了多少文化的彎路,終於灰頭土臉、青頭紫臉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中華文化的生存底線。只有在山河中找尋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爭奪這河山,爭得頭破血流,最終還是敗給了生態,一次次的無奈遷徙,一次次的荒野開拓,又一次次炊煙升起,帝王們的雄心壯志,無論如何,還是會敗給這自然的力量,氣候、環境的變遷,沒有人能阻斷,在這自然之前,人類是那么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們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榮,一切的戰爭和侵略,最終還是漠於這天地之間。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辭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著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人們總想著去違背天地意願,從遠處看地球,發現螻蟻般的人群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類,是多么無趣,觀察山河的大地的臉色和眼神,偶爾抬頭看天,猜測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記得,便會發生一系列駭人的災難,因為那是對我們粗魯的懲罰。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

“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我願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只有走過萬里長路,才能真正讀懂自然這本書。我願跟隨者余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直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00字五

匆匆地讀過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

這書里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著古老文化遺產的范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余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敘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無論什麼墳,都標誌著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背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么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著更美好些吧。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

他說:“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嘆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為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為寓言。

生死間的事,沒有人說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徑是可以改變的。死可以逆轉嗎?若有一智者活過百旬,他會做什麼?若一個庸人活過百旬,他又會做些什麼來?至於一個惡人就更不用說了。推而廣之,人口必會猛增,地球要超載了!若這個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減,就太缺乏趣味了,沒有推陳出新的人,這個地球豈不停止轉動了。

我想那些墳應該有其特殊含義。尤其在墳前一種靜穆的氣氛追憶或沉痛?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縈繞在心頭。古人的墳,秦王陵聞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為風流,多少也給旅遊業帶來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婦女置於水深火熱的貞節牌坊,也不知走過它時應該嘆息還是讚嘆?“白雲飄過來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飄走的。晚霞升起來了,紅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閉一閉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變成長長的腳,有扁長的頭,有狹狹的嘴。一骨碌爬起身來,奔逃回家。”他在書中這樣寫道。從某種程度上,那時人們的封建思想愚昧、守舊,卻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無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踐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儘管“生”不算很美,要考慮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魯迅的偉人們讓他們的人生終結在那一剎那,淨化了悲劇,同時給人以更深的思索,這樣的離別或許更深刻吧。

關於墳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讓余先生繼續寫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體驗我遠遠還沒有體驗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