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徵文11篇

1 淺談孩子自主學習的培養

衢州市實驗學校六(7)班王依寧家長

如今,由於種種社會的和家庭的原因,許多孩子學習自控能力差,習慣於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下學習,沒有家長陪在身邊,就不能自覺學習。而自主學習其實是孩子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是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具有這種能力的孩子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善於積極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強烈的探索和進取精神。一旦孩子掌握了這種能力,今後走上社會,無論學什麼,自然就會得心應手。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卻對如何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又往往比較困惑。

在此,我對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談一點自己的想法:

1.父母要做好自主學習的模範,創設孩子自主學習的家庭環境

父母要想使孩子具有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一方面要以身作則,自己要加強學習,多看書,多讀報,多思考問題,時時處處做孩子的表率。另一方面,父母還要為孩子創造自主學習的家庭環境。和諧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

2.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孩子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相反,如果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情況就不大—樣了。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孩子在強迫的狀態下被動地學習,其效果必定是很差的。

3.給孩子足夠的學習自主權

首先,讓孩子參與學習目標的制定,自主確定學習進度,使其產生自主學習的責任感和愉悅感,學習將更加積極主動和有效。其次,孩子在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上應該有選擇的權利。每個人潛在的能力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思考方式、學習需要、學習優勢、學習風格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個人的具體學習方式都是個性化的。對一個人有效的方式,對他人卻未必管用,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性,鼓勵孩子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4.培養孩子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

孩子做事喜歡磨蹭,我就對孩子說:玩的時間都是自己節約下來的,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後果只能自己承擔,沒有人會陪她亂花時間。孩子懂得了做事必須有效率,不講效率吃虧的是自己,也就能夠自己動腦筋計畫好自己的時間了。

5.家長不能總是埋怨孩子,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而不是指責批評出來的。

父母的誇獎是對孩子最好的激勵,這種激勵將幫助孩子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將會促使孩子更加刻苦、更加努力地學習,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現實,面對困難。當然,誇獎也需把握適當的度,要使孩子驕傲而不自滿。

當然,關於自主學習這裡也有兩個誤區是要引起我們注意的。

首先,我們說的自主學習決不是否定家長陪孩子學習。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同樣離不開父母的培養。事實上,家長陪孩子一起學習和研究,本身就是自己人生的一大樂事。

第二,自主學習也不能等同於放任自流。

在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父母常常會在讓孩子“放手”學習,還是“老老實實”學習上產生心理矛盾,甚至衝突。但是,我們一定要意識到父母是孩子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孩子是學習的主體,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我相信,只要我們循序漸進地反覆引導、反覆訓練,我們的孩子一定會科學地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績。

2 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衢州市實驗學校六(7)班  童瀚洋家長

從孩子“哇哇”落地起,屈指算來,已有12個年頭了。從他出生那一刻,我的內心就有種說不出的欣慰。回想陪兒子共同走過的日日月月,不禁思緒萬千。這些年來,一直爭取做一位好母親,因為今生我只有一個孩子,除了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外,我更希望我的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更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今天寫的僅是本人在教育孩子幾個方面的心得,希望和諸位家長共同分享:

一、讓孩子學會“做人”

1.熱愛集體,維護集體榮譽

拿班級來說,每位孩子都是班裡的一份子,從打掃衛生到積極參加班級各項活動,我們都鼓勵孩子踴躍參加,希望孩子在活動中培養出團隊合作精神。比如學期開學時為班級打掃衛生,搬新書等。在老師的帶領下,當孩子們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讓教室煥然一新的時候,相信孩子的內心能感受到團隊力量的強大!體育不是孩子的強項,但是每年的校運會上,團隊方陣比賽中吹口哨準少不了他。那些日子見他在家練習的認真樣,不禁被孩子強烈的責任心而震撼。

2.教孩子學會寬容

我們的生活和學習都離不開群體,學會如何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相互關係是最起碼的人生要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平日和同學發生小摩擦是在所難免的。遇上矛盾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事物,往往能心平氣和。真誠待人,寬宏大量,是健康人格的必備素質。成人之間也會發生不愉快,我們有時通過自己的故事來感染孩子,引導他正確處理同學間的矛盾。

3.樂觀向上

鄰家的孩子有一次對兒子說:“童瀚洋,你好像每天都很開心,見你對任何事物都很有興趣。”的確,孩子是個樂觀豁達的人,這一點也是我的孩子最大的優點。樂觀的人喜愛自己,熱愛生活。逢年過節,家裡做水餃,包粽子總少不了他的身影。雖然樂觀和向上是親兄弟,可是在孩子的身上尚未體現。不得不指出,在學習上,他還不夠進取。我們真要向老師和諸位家長學習教育的方法和經驗。

二、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健康地生活

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孩子每日坐的時間較長,放學後,如果天氣好,在小區里我們會和他一起打羽毛球,或者玩傳籃球等體育活動,既鍛鍊了身體,又放鬆了心情。如果遇上同伴,他會更樂意和他們練上幾招。當耳邊傳來孩子的歡笑聲,讓我也感受了生活的美好。要不是連綿的陰雨,我們準會騎著腳踏車,和孩子到西區公園走一走。大自然是最美麗的,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風景。特別是春季,植物開始發芽,顯示出勃勃的生機。路邊的小昆蟲和蜘蛛網是孩子的最愛,他總要翻來覆去看個究竟,還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就因為愛觀察,所以幾片葉子他也能寫出一篇精彩文章來。江邊有許多垂釣者,孩子會飛快地跑過去,蹲下來,饒有興趣地向長者請教:這些漁具都有些什麼用處?魚餌是由什麼食品做的?哎,真是個好問的孩子。

三、和孩子一起學習

“學習使人進步”,在學校,我們放心地把孩子交給老師。常聽老師說,我的孩子上課表現還不錯,也很認真,就是作業中錯別字太多。我想這個現象還普遍存在於其他孩子中,怎么辦呢?班主任彭老師要求每個孩子備一本訂錯本,遇上錯字把它寫下來訂正,而本子隨身攜帶。一學期下來,孩子果然糾正了不少錯字,試卷中錯別字扣分從4分降到了1分。最使我們敬佩的是教孩子語文的彭老師,她認真地點評著孩子們的每篇文章,每次都能“對症下藥”,指出好的方面加以表揚,不好的應該如何更進。文中錯別字也不厭其煩地一一圈出。更使我們家長感動的是,家校本上家長欄里的錯字彭老師也一一糾正。

老師對待教學一絲不苟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每日晚飯過後,爸爸總是會坐在沙發前閱讀報紙,而孩子回房間做家庭作業。兒子喜愛數學,所以做數學題他大多是樂意的。要是叫他背語文啊,就像是牽著一頭牛,一段課文,有時讀個八遍,十遍也背不下來。究其原因,一是記憶力不好,二是因為沒有專心去背。怎么辦呢?方法一:我會和他進行接力賽,一篇文章分段背,他讀幾遍,背給我聽,我讀幾遍背給他聽,然後相互指出哪裡出錯。有時我故作停頓,孩子便會忍不住提醒我:“媽媽接下來是……”在給別人指出的同時,也就增加了自己的記憶。方法二:把自己想像成課文中的主人公,如本學期一組課文《桃花心木》、《頂碗少年》就可以用類似方法去記憶,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都可以加以模仿。這樣背書讓人身臨其境,同時也能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從而加深對課文進一步的理解。不過,學習最主要還是掌握主動性,語文和英語學科則需要更加地勤奮。

四、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

我們的孩子天生喜歡獨立,做父母的何樂而不為呢?3歲多的時候,他偏愛吃自己剝的雞蛋。到了七、八歲,會用煤氣爐燒青椒炒蛋了,久而久之,我們也放心讓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遇上家中要修理門窗等,爸爸準會叫上這個小幫手,幫忙拿工具。孩子正樂意充當這個學徒工哩!記得去年端午節,學校有堂實踐課,教孩子縫製香包。這下可發揮了孩子的特長,他縫製的香包不僅形狀各異,而且針腳均勻,因為動作比較嫻熟,當時還幫助了好幾位同學。大家都誇他手藝精湛。

這就是我們的孩子,借用同桌江雨墨的一句話:“童瀚洋有著廣闊思維和細心。”是啊,給孩子一點空間,讓他自己去想像;給孩子一點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我們願意坐在觀眾席上,永遠為他加油,喝彩!!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相信吧,他會比我們飛得更遠……

3 家教論文——教子心得

衢州市實驗學校六(7)班  謝文延家長

親職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發生的,以親子關係為中心,以培養社會需要的人為目的的教育活動。親職教育的效果,取決於父母的教育動機、教育內容及教養方式,良好的親職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深刻的意義。

一、了解孩子,讓他健康快樂成長

父母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更應該關心、尊重孩子的內心需求,做到這一點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孩子也像大人一樣,除了學習,也有許多內心需求。現在的孩子大多都過分依賴電腦、電視,這就要求父母主動調整改變自己,儘量安排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也可以支持孩子帶朋友或同學,來家裡玩兒,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家庭溫馨的氛圍。孩子有了好的心情,才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狀態,也會更努力地去完成父母精心幫助計畫的每一件事情,從而提高親職教育的質量,促進孩子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高和發展。

二、相互溝通,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家長和孩子要經常溝通,減少與孩子之間的代溝,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很多,可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會覺得父母管得太嚴,管得太多,常常會做出一些事情,使我們不高興。在這時,我們就應該加強溝通,多與孩子接觸,真正體會孩子心裡的想法,這樣才會讓我們和孩子融為一體,沒有間隔。

三、加強與班主任及老師的溝通和聯繫

主動向班主任及老師介紹孩子的情況,經常向班主任及老師了解情況,將孩子的點滴進步向班主任及老師匯報,這樣便於和班主任及時溝通。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雖然老師是關鍵,家長是否能與老師溝通也很重要。

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我們做家長的要以身作則,孩子每天都在觀察著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往往在我們還沒有察覺的時候,我們的言行舉止已經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不是常說孩子就好像是一張白紙,你畫什麼,就是什麼,所以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還有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正確處理好玩和學的關係。不能讓他養成依賴性,要養成多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

以上幾點是我教子生活中的一些體會,言辭淺薄,由心而敘。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能取得成功。

4 優秀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衢州市實驗學校六(7)班孫瀾家長  王瑜

孩子能夠成為老師的驕寵、學生的榜樣、家長的驕傲,是每個家長都希望的。在我國,“望子成龍”的父母都非常重視對孩子的親職教育。然而,中國有句古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的智力水平存在先天的因素,但仍有一些孩子,智力一般卻在學習上能獲得很大成就,究其原因取決於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曾有教育專家對某省聯考狀元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進行測試、分析,發現他的智力水平只是中等,但是他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濃厚的學習興趣、健康的心理素質、堅持不懈的學習毅力,也就是說,他的優秀非智力因素很不錯。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優秀非智力因素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

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在家,我不只重視抓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等智力因素方面的培養,更重視對孩子的興趣、意志、情感、毅力等優秀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養。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勤奮好學的精神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篇》)。孔子說:“擁有知識的人不如愛好知識的人;喜愛知識的人不如以學知識為樂趣的人。”

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樂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為了培養孩子的學習精神,我們家採取了知識交換的方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即把星期六或星期天的晚上定為“知識交換日”。這個時候,我們一家三口都必須提出一個問題,然後由另外兩名家庭成員再全面、系統地回答,這樣,相互之間的知識交換可以在一周內學到三個知識。我們家長通常會出一些課外知識,諸如天文、地理、科學、外國風土人情之類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而孩子則會出一些家長在少年時代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大家為了能回答出問題就會不停地閱讀以拓寬知識面,同時為了當好老師就得不斷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因此,為了在每周一日的“知識交換日”中很好地展示自己,我們通過閱讀、查找資料等方式閱讀,並在遊戲中相互學到了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勤奮好學的精神。

二、通過器樂訓練樹立自信心,培養頑強的毅力

堅實的自信心來自孩子自身能力發展過程中的成功體驗,多年以來,全家一直堅持不懈地鼓勵孩子練鋼琴,並不是想培養出一個像郎朗一樣的鋼琴家,只是想通過鋼琴訓練鍛鍊孩子的毅力,通過鋼琴表演及比賽克服膽怯及害羞的心理障礙以及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多年以來,通過了鋼琴考級、比賽也取得了許多好成績,也因此為孩子樹立了堅實的自信心,從而在學習的領域也表現出頑強的毅力,能克服多種困撓,為學習、交友、生活帶來了無窮樂趣和信心。

三、分段式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和思考習慣

在我們家各門學科的學習,都鼓勵進行分段學習,不贊成一口吃個大胖子。

如寫作,一年級的寫作從一句話開始;大一點,可以記錄一段完整的話,這段話應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描述;四年級以後,採取四段式結構法進行記敘文的寫作,即起因、發展、高潮、結尾。

英語學習中,從聽開始,進而跟進讀和說,最後鼓勵孩子模仿優美句子和段落進行寫作,這樣循序漸進的分段學習方式有利於孩子對知識良好地消化和吸收,同時也培養了孩子良好的思考習慣。

四、開展各種體育比賽,培養堅忍不拔的意志

現在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難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孩子沒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和相處,難免意志薄弱,沒有鬥志。

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篇》)。為了培養孩子堅忍不拔的意志,我們家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體育鍛鍊,桌球、羽毛球、網球,並通過各種家庭比賽或同學之間的比賽,培養孩子沉著、冷靜、堅忍不拔的意志,讓孩子明白一切學習和事業的成功,絕不是一帆風順的,要經歷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才能實現。

智力因素和優秀的非智力因素,對於孩子的成才來說,好比是一隻鳥的兩隻翅膀。只用一隻翅膀,是不可能飛高的。我們全家非常重視優秀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努力將孩子培養成為適應時代需求,全方面綜合發展的優秀人才。

5 學著做父母 

衢州市實驗學校六(7)班周昂然家長  孔慶慶

兒子上幼稚園時,有一天他問我:“媽媽,你以前是個小姑娘,是誰教你做媽媽的?你怎么知道是這樣教育我的呢?”看著他清澈的眼睛,我笑著說:“兒子,是你呀,你一出生就在教我怎樣做媽媽了”。是啊,回想從孩子出生以來,我們都是一直在學著做父母。

一、在和孩子一起成長中學做父母

在一篇教育智慧的文章中曾看到這樣一段話:“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活就開始因孩子而改變,有些人變得出乎意料地好,有些人變得意想不到地糟。孩子帶領整個家庭一起成長,孩子成長的方向是長大,大人成長的方向是父母。我們期望孩子健康成長,我們自己也要有‘成長’意識,父母是‘學’著做的,不可能一開始就會,不可能很快就會,做父母的本領要慢慢練就。有了這樣的成長意識,才不會患得患失、自怨自艾。所以,我認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就是與孩子一起成長。”

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也深有體會。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孩子一出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甚至整個家庭就不由自主地圍著他轉,在讓他吃飽穿暖之餘,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在孩子幼兒階段,玩也是一種教育,我感覺自己又像是過了一個童年:用兒童的眼光看世界,玩兒童遊戲,講兒童故事;進入國小,教育的重心放到了學習和品德上,我願意聽他講學校的新聞,參與進他喜歡的活動,甚至看他看的課外書,就是為了知道這些書為什麼吸引他,也為了能和孩子多一些討論的話題。

我和兒子一起經過了童年,也和他一起迎來過青少年時期,我們是在“學著”做父母,我們確實在和孩子一起成長,邊學邊成長。

二、在和孩子溝通中學做父母

家長不要以工作忙等為藉口,不和孩子談心聊天。也不要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對孩子應該多鼓勵和精神上的支持,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和嚴厲地監促。應該和孩子平等溝通,不要擺家長姿態,應主動找孩子談心,靜靜地傾聽她的心聲,耐心地解答她的問題。

有一回和孩子散步,我們有說有笑地聊著他學校里發生的事,他很開心地說:“媽媽,我想告訴你一件事,不過你先答應不能批評我,否則我就不說。”我說:“我很願意聽你說,但要看是什麼事,我才能決定是否要批評你,如果是犯了錯誤,我只答應現在不批評。”兒子放鬆了“警惕”,眉飛色舞地開始講述:他白天在音樂課上,和其他同學一起吵鬧,被老師罰站,作為一直以來的好學生,這是他第一次被罰站。看樣子,他好像覺得罰站還挺得意的。我信守諾言,靜靜地聽著,沒有當場批評他。隔了幾日,我們聊及兒童心理方面的話題,我心平氣和地提及罰站之事,和他一起分析,他不好意思地說:“我是為了吸引同學的注意,以後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

孩子需要溝通,父母要學習溝通的藝術,要利用家長的閱歷,給孩子當一個顧問、一個參謀,幫他們出主意、想辦法,教他們正確的處理方法,孩子才更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

三、在和孩子鬥智鬥勇中學做父母

現在國小五、六年級的孩子就進入了青春期,他們開始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應該受到大人的禮遇了,他們自我意識高漲,逆反心理增強。心理學家們稱之為“心理上的斷乳期”。人的一生有兩次“斷乳”。一次是生理的“斷乳”,發生在幼兒時期,母親停止給幼兒哺乳,幼兒自己是完全被動的;而青春期發生的“斷乳”現象,是出自青少年的本意,是青少年心理發展逐步成熟的獨立性和自覺性的過渡。

在了解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後,我們應該接受孩子的一些變化,甚至包括他的“反抗”現象。有一次兒子對我抱怨:“為什麼別的孩子都可以玩電腦,而我卻不行?”我意識到孩子周圍的環境對他產生了影響,如果一味絕對禁止玩電腦遊戲恐怕也不行,說不定會適得其反,於是和他約定了“放假每周玩一次”,同時和他一起制訂了一些限制條件,孩子的電腦癮有了適當的“出口”,便不再提出其他要求了。

有段時間,兒子非常喜歡周杰倫的歌,整天哼哼嘰嘰地學。我認為周杰倫的歌雖然很有風格,但不適合變聲期的孩子學唱。我剛一說出這個理由,就被兒子嗤之以鼻說是“out”了。於是我換了方法,和他一起聽周杰倫的歌,唱周杰倫的歌;他說如果周杰倫來杭州開演唱會,他一定要去看的,我就說會給他買票(我知道近幾個月周杰倫都是不會來的)。同時經常讓他唱些學校學的歌來聽聽,引導他聽聽國內外優秀的流行歌曲。兩三個月後,兒子說:“媽媽,我現在不覺得只有周杰倫的歌是最好聽的了,世界上還有那么多好歌啊。”我認為在和兒子的“較量”中,只要不斷地研究方法,適時地運用策略,勝利的局面還是很常見的。

不過每個家庭不一樣,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會不同。有回出差途中,看到報紙報導有些比較頑劣的孩子被送到一家所謂的行為糾正培訓機構受到非人的待遇,我氣憤地說:“這些父母怎么會這么糊塗,孩子再不聽話也不能送到這種學校去糟踐啊。”鄰座的一位朋友對我說:“那些父母不是糊塗,而是絕望了,你不知道絕望的父母是什麼感受。”她說自己就曾經是個絕望的母親,她的兒子國小一直是成績數一數二的好學生,到了初二,由於疏於管理,孩子結交了不好的朋友,很快變成了令學校老師頭痛的壞孩子,上課搗亂、逃學、打架、破壞學校公物等等,簡直“壞事”做盡,瀕臨被退學,母親被校長、班主任請去一次次“談話”,母親苦口婆心地找孩子談心,父親經常到學校“圍追堵截”,用了各種軟硬兼施的方法,孩子不為所動,到了高中依然我行我素。可憐的母親在又一次到學校“被談話”之後,真的絕望了。她回家傷心地告訴兒子:今後不管他了,停止一切補習班,不管他是否上學,不問他是否回家,到十八歲請他離開家。絕望了的母親說到做到,對他真的不聞不問視而不見了,兒子放任了一段時間後,自己慌起來,要求上學上補習班,發誓好好讀書,努力了兩年後竟然考入了中國美術學院。我好奇地問朋友,怎么能做得到不聞不問呢?朋友笑笑說:“無奈啊,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我們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長中學著做父母,我們是在和孩子不斷地溝通中學著做父母,我們是在和孩子鬥智鬥勇中學著做父母。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啟蒙老師,父母的教誨引導孩子從小走到大,對孩子今後的成功有著重大深遠的意義,所以我們在要求孩子優秀的同時,也應該讓自己成長為優秀的父母。

6家長兵法

衢州市實驗學校六(7)班  尹博揚家長  鄭慧文

自從當了家長,就免不了與孩子打交道。事實上,幾乎是天天和孩子打交道。家長都以孩子為中心。所有成功的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與孩子關係良好,互相信任。一個不能處理好和孩子關係的家長,必然是失敗的家長。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孩子,的確是越來越讓家長頭疼了。

孩子小的時候,不覺得教育孩子累,那時候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就好;孩子漸漸長大,問題就接二連三地出現了,令人手忙腳亂,有時甚至不知如何是好。

有的家長運氣好,會碰到一個比較“乖”的孩子,比較安靜,不惹是生非,而且上進心還比較強,家長相對省力。我就是屬於這種“運氣好”的家長。可以說,國小的前三年里,我幾乎沒有為孩子的教育苦惱過,一切就像我們預定的那樣。除了二年級的時候,每周六帶孩子出去尋找題材寫寫日記,加強一下體育鍛鍊外,學習上我們幾乎不太為他操心,就連聽寫都是他自己以默寫代勞的。

可自從四年級的下冊突然地發現他英語成績不好以後,問題就接踵而來了。什麼作業動作拖拉,托桌球考試不過關,英語的口語也成了老大難,更離譜的是四下期末考試時,英語只考了78分……這些突如其來的問題幾乎讓我手足無措。我不斷地問自己:我的孩子這是怎么了?難道是我們對他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還是孩子長大了,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我們又沒有及時發現?又或者是因為他的英語成績不好,自信心受到了打擊? ……很多時候,睡在床上,我都在捫心自問。

可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越是擔心著急,越容易出事。去年下半年,因為工作的需要,老公千里迢迢地援疆去了。臨行的時候,我去杭州省委黨校送他,在那過上一夜。臨行時,千叮嚀萬囑咐兒子,要好好聽外婆的話,要按時完成作業。因為擔心沒人為兒子在家校本上籤字,在徵得老師同意的情況下,我提前給兒子簽好了字。可萬萬沒想到的是,事情就出在這提前簽字上。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臥室里看電視,意外接到了兒子班主任彭老師的電話。她告訴我一件關於兒子的事情:兒子竟有好幾次拖欠作業了,並一而再,再而三地為了隱瞞這個錯誤而撒謊,更離譜的是平時聽話的孩子居然死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這對我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當時我氣瘋了,一把揪過兒子就是一頓暴打,什麼厲聲呵斥、什麼拳打腳踢全用上了。末了,還讓兒子一動不動地跪在地上一個小時。要不是老媽在一旁拉著,那天都不知要把兒子打成什麼樣才會停手了。實在太氣憤了!他老爸前腳剛走,他後腳就開始這樣的表現,我怎么對他老爸交代?又以何面目去見一再寬容他的老師呢?彭老師甚至一開始都不打算把這件事告訴我,擔心孩子受到責備呢!本來想著,借這次他老爸外出的機會,好好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能更懂事。這倒好,連家庭作業都拖欠上了。

我不知道該用怎樣恰當的方法來對待這半大不小,像頭小倔驢的孩子。怎么辦?一連幾天,我都是在焦慮中度過的。晚上,對著不時拿眼瞄我的孩子,我還是不知如何是好。平時心情不好或者急躁時,我都會到書房裡找本書看看,急躁的情緒就能平靜下來許多。想到這裡,決定先不理兒子,我打開書架,挑起書來。《朱自清散文》?嗯,不適合現在的心情;《紅樓夢》?也不想看。《孫子兵法》?就是它了。對了,以前不是看過一本《班主任兵法》嗎?去看看,也許,能找出點什麼來。沒想到,這篇《班主任兵法》還真是令人大開眼界,豁然開朗啊!這裡面的“兵法”虛虛實實,妙招奇出。拿來試試教育兒子,融會貫通一下,不就是我們的“家長兵法”嗎?沒想到,效果甚佳呢!下面我就向大家描述一二。

家長兵法之一——知己知彼

某位愛狗成瘋的人,常常花費巨額金錢,購買昂貴的健康食品,來寵養他的名犬。他聽人說深海魚油對狗的發育很有幫助,於是每天一大早,他都把狗抓來,用雙膝夾緊狗頭,勉強它張大口,然後對準喉嚨灌進魚油。有一天,狗兒大力掙扎,甩脫了主人的雙膝,魚油也流得滿地都是。這人生氣之餘,看到狗兒自己轉過身來,靜靜地舔食羹匙,此時他才回過神來,發現狗所抗拒的不是魚油,而是他寵食魚油的方法。

這是一個極其生動形象的例子,和我們教育孩子是多么的神似啊!我們以為我們對孩子是一片愛心,我們給他們的東西都是為他們好,可是萬沒有想到孩子竟然那么抗拒,甚至拚死不從。我們覺得很受傷,覺得孩子不懂事,覺得我們的愛付之東流,可是我們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為什麼會抗拒?是抗拒我們的愛心嗎?是抗拒我們給他的東西嗎?

不是的!孩子抗拒的,不是我們給他的內容,而是我們給它的方式。就算我們為他買來了點讀機、復讀機,為他報了一個又一個英語輔導班,孩子還是對英語提不起興趣。

所以說,我們在做孩子工作時,光有一顆愛他的心是不夠的,還得有方法。愛心是基礎,但是如果缺乏正確的方式方法,再好的愛心也沒有效果。因此,好的家長,一定是注重對孩子工作的謀略和方法的。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顧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孫子告訴我們:百戰百勝,不是最好的將軍;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將軍,才是最好的將軍。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所以我得出結論,得先了解他為什麼不喜歡英語,然後再制定對策。

周末,我故意帶著兒子去了一趟超市,還買了很多他愛吃的零食。我們一邊走著,一邊閒聊,兒子嘴裡還吃著蛋糕。我故意問:“兒子,蛋糕怎么說呀?”

兒子連想都沒想,脫口而出:“cake。”我又繼續問了他幾個簡單的英語單詞,這小傢伙後來不耐煩了,直著脖子喊:“媽,你就不能問我點難的?”我看預期的效果差不多達到了,就把話鋒一轉,問他:“既然你的英語單詞學得不錯,那為什麼考試成績卻不理想呢?”兒子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一聲不吭了。我連問了兩次,他還是不出聲。看來,今天是問不出什麼了。

晚上,兒子有同學來玩,我靈機一動,何不向他們打聽打聽呢?我採取迂迴的戰術,好不容易從兒子同學那裡挖到了有用的信息。原來,剛開始學英語時,兒子還是比較有興趣的,也經常舉手發言。有一次,他站起來回答問題時,由於單詞的發音不準,被一些孩子取笑了。從此,只要兒子站起來回答問題,總會聽到一些莫名奇妙的笑聲。兒子其實是個挺羞澀的男孩,又好面子。因此慢慢地,英語課就不舉手了,連早讀時也是聲音能多少輕就多少輕,英語成績也越來越差。而作為父母的我們,當時卻並沒有及時發現這種現狀,還一味地責備他。

現在知道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就能對症下藥了。接下來的時間,我一直陪著兒子一起學英語。從最基礎的單詞開始抓起,每天晚上讀上20分鐘單詞,聽寫、默寫;單詞要背要默寫,課文也要背。剛開始時,就算記單詞也特別費力。一個單詞要記很多次,記了又忘,忘了又記,反反覆覆。後來慢慢地記的單詞量就不知不覺增加了,記的速度也快了許多。在得到老師的肯定後,自己還居然主動要求去上英語興趣班。

就這樣,雙管齊下,感覺到兒子身上發生的改變。以前,兒子總是在我們的督促才下不情不願地以背單詞作為條件,來換取看卡通片的機會。單詞基本靠死記硬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難怪考試成績始終不見起色。但後來,慢慢地英語有了起色,又一次居然在單詞王的比賽中得了滿分。我們看在眼裡覺得甚是欣慰。

家長兵法之二——隔山震虎

我輕輕地放過了他。因為,我已經處罰過他了。

一天晚上,吃過晚飯,我讓兒子開始做作業。可不知怎么的,十幾分鐘過去了,兒子卻遲遲沒有做。我走過去看去,他正低著個腦袋在書包里找作業本呢,找了半天卻一直沒有找到。我湊過去一看:兒子的書包亂得很,書和本子錯雜放著,顯得雜亂無章,東西又多,要找出一樣東西確實挺難的。看來兒子做作業這么拖拉,這也是罪魁禍首之一吧。

於是,我讓兒子先別找了,和他商量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兒子想了想,說:“我按一定的順序放,可能比較好找。”兒子動手整理了起來,順便地也找到了那本作業本。

後來 ,我時不時地會突擊檢查檢查兒子的書包是否整潔,兒子的書包也理得越來越好了。

光陰荏苒,一晃兩個月過去了。我抽查的次數越來越少。一晚,我信步走入兒子房中,又看到他在低頭找本子。我突然想起很久沒有注意兒子書包的情況了,心中不禁一動。臉上卻不動聲色,借著問他借字典的機會,檢查起他的書包來。果然,他的書包亂成一團。

我的腦子飛速地轉著,怎么辦?讓他停下來整理?還是等他作業做好再說?前者效率是高,但影響他做作業。後者效率太差,給他留不了什麼印象。可是這事一定得有個辦法,得趁熱打鐵。我無意識地翻著字典,腦中急速飛轉著。突然腦中靈光一閃,哎,有了,就這么辦!

我平心靜氣地查好了字典,重新放回他的書包中,一邊有意無意地說:“找本字典這么難找,這書包該——”

我故意頓了頓,盯了兒子一眼。我清楚地看到了兒子臉上有些慌亂的表情,臉紅地低下了頭。我微微一笑,慢慢走了出去。第二天早上,我出門時瞄了瞄兒子的書包,呵呵!挺整齊的。我會心地笑了,這招“隔山敲虎”還蠻有用的。

其實,教育孩子與讀書一樣,有一個從薄到厚又從厚到薄的過程。起先覺得一本書是薄的,沒多少內容;但是在讀的過程中想到了很多問題,讀出了書中隱含的大量知識,書一下子變厚了;等到把這些問題全部解決,書中很多內容都成為自己頭腦中的知識,書就又變薄了,用很少的言語就可以精確概括。教育孩子最初看似沒什麼事情,但是有人卻深陷其中痛苦不堪,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處理不完的麻煩。家長在與學生的“交戰”之中,如果能夠智勝一籌,以智取勝,孩子會甘願做你的“手下敗將”的!

讓我們陪伴著孩子一起成長,邊走邊學,做一個智慧的家長。

7 釋放學習壓力,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衢州市實驗學校(7)班 梅羿家長 衛群芝

今年過年時幾個同學聚會,話題自然而然地聊起孩子,席間有個同學說:“現在的孩子,雖然生活物質條件比我們小時候好多了,但學習壓力太大。”大家聽後都深有同感,我則感覺更甚。住在我樓下的一個女孩,去年剛升入華茂,剛去時還感覺尚好,半學期後每周一考,每次考後一排名,小孩要是考得差點,班主任還要找父母談話,讓父母和孩子的壓力都很大。那么,如何釋放孩子壓力,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呢?我的體會有三個:

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業餘興趣

孩子從有了感知開始,就對世界充滿著好奇,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所以從上幼稚園開始,父母就要為孩子多選擇幾個興趣班,如畫畫、做手工、跳舞、唱歌、講故事等,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等孩子慢慢長大後,再從中選擇一到兩個孩子比較感興趣的項目,進一步加大培養力度,伴隨孩子一同成長。當孩子感覺學習壓力大時,自然而然會通過業餘興趣釋放。如我女兒平時回家做作業,在作業完成後會唱唱歌或做一下手工等方式緩解自己學習壓力。上學期更因得了角膜炎,在家休息了兩個星期,由於我們父母都上班,家裡只留有女兒一個人,開始我們還有點擔心,後來我們發現,女兒在做好功課預習外,通過彈鋼琴方式很好地緩解釋放了她自身的心理壓力。現在有的家長和孩子感覺學習壓力增大了,就放棄了自己好多年的業餘愛好,實在是可惜。殊不知,興趣愛好也能更好地緩解學習壓力,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我國著名檯球選手丁俊暉有次獲獎後對採訪的記者說:“如果能回到童年,我不會再走練球這條路。”他說從他記事開始起,他就被他父親關在球房裡練習,從沒有體會到兒時的樂趣。這番話,讓我們做父母的不得不沉思。我想,為人父母,在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也應關心、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培養他們的業餘愛好,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二、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目標定位

最近回想二則事件,讓我感受頗深,一是日本發生核事故時,讓我深刻感受到那一刻無論富貴與貧賤、大人與孩子、高官與平民,瞬間化為烏有,一切回歸原點。人的生命,竟是這樣的脆弱,人們苦苦追求的功名與利祿,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另一則是我市文化部長最近訪問美國與衢州的友好城市雷得溫市,寫了一篇訪問報導,寫到那裡市民夜不閉戶,公園很多,空氣清新,且每家每戶都養有小狗,白天主人牽著小狗逛公園,遇到小狗拉便便時,都主動將便便裝入隨身帶的塑膠袋中,放到公園附近的垃圾筒去,再從垃圾筒外取一個塑膠袋隨身帶著,描述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麗畫卷。

反思我們現在的教育,不論老師還是父母,都存在太多應試教育和功利思想,將孩子帶入太多誤區,不堪重負。每位家長都想子女成龍、成鳳,能上名校,有一門以上的特長。但是“龍”“鳳”能有多少,名校又有幾所,超負荷的學習下哪有時間發展特長?對這些,許多家長並沒有一個理性的分析,只是一味地對孩子提出許多過高的要求。以前形容聯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現在情況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都想自己的孩子能考入清華、北大、哈佛等名牌大學,才算完成為人父母的心愿和目標,孩子的壓力可想而知。為什麼現在有很多的孩子違背父母的訓誡而沉迷於網路遊戲、手機遊戲呢?沒辦法,他們是要通過遊戲來釋放自身的學習壓力。小時候我的班主任曾對我說過“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我想這句話同樣適應現在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要從觀念理念、興趣愛好上正確地引導孩子,從小樹立起正確目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教育孩子長大後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從孩子的愛心、動手能力、溝通協調等多方面培養,並一點一點地實現,讓他們長大後能輕鬆自如地適應這個社會,與自然做到和諧共處,而不是非逼著孩子往獨木橋上戰戰兢兢地走過。

三、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

常聽到很多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孩子逆反心太重,為什麼我這樣疼愛孩子,他卻常常和我慪氣,難道他不知道我是為他好……而孩子也同樣抱怨家長,整天沒完沒了地嘮叨,都聽膩了。於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出現了障礙,一方覺得傷心,另一方覺得煩心。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期望值太高。我的體會是,給孩子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生活環境,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情緒,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發現孩子心情不好時,要多聽聽孩子發自內心的傾訴。切忌在孩子學習成績不如意時,說一些過激的話,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成績有進步時,要適時給予表揚與肯定。其實,孩子們的願望很簡單,只要家長不提出過高的目標、不只盯著學習成績、少一些嘮叨和訓導、多一點理解即可。父母要利用周末、節假日儘可能擠出時間陪孩子一起參加一些外出旅遊活動,拓寬孩子的視野,既增長孩子見識,又能很好地緩解孩子學習壓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8 淺談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衢州市實驗學校六(7)班 江雨墨家長  江順田

女兒江雨墨在衢州市實驗學校上學,她是一個愛看書、獨立性較強的孩子。每天放學後自己乘公車回家,等我們下班到家時,她已按照家校聯繫本的要求開始做作業了,長期如此養成了獨立學習的好習慣。我認為,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功夫在日常,主要是經常教育引導孩子養成自立自理的習慣,讓孩子從小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他人。

一、給孩子一個自主的空間

環境造就人,這句話一點不假。由於我們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江雨墨從幼稚園小小班開始,經常是最早到校的,總是獨自一人在傳達室等候。孩子早上起床是個大問題,因為要趕時間上班,我們無法事事包辦代替,她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來打理——穿衣、穿鞋、收拾玩具、整理小書包等等。時間長了,她就自然養成了自覺處理自己事情的習慣和能力,不會依賴父母。所以,我們覺得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空間是很重要的,再加上適當的引導和訓練,放手讓孩子多做事情,不要嫌她做得太慢,不要怕她做得不好,結果往往會讓人無限驚喜,孩子遠比家長想像中要做得好。

二、給孩子一個可及的目標

上國小了,經了解,發現很多家長都在陪讀,父母坐在一旁,陪著小孩做作業。我覺得,短時間內可能小孩的作業完成得優秀,長遠來說卻是未必。相熟的家長向我抱怨,陪小孩讀、背書太辛苦,問我有什麼訣竅。我笑,沒有竅門。就是給她一個空間和一定的引導,然後規定一個時間,讓她自己安排時間獨立完成,然後不時檢查一下進度。如果孩子還不具備這樣的獨立學習能力,可以指定一篇短小的文章,規定時限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背誦,以此慢慢積累,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三、給孩子一個肯定的笑臉

俗話說,優秀的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剛上國小一年級,江雨墨寫的字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我從不打擊她,挑出幾張進行對比,經常表揚她寫字越來越認真,也越寫越好了。她慢慢地也從嬉笑的態度轉變,每寫好一個像樣的字,就眼巴巴地來讓我點評。如今,她不僅喜歡上寫字,還寫得有模有樣,得到老師的肯定。我覺得應盡力營造“我的孩子很棒”的氛圍,不能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因為,這樣往往會把孩子的短處和人家的長處比,越比越心急,覺得自家小孩不如人家。其實大可不必。孩子讀書是一場持久的馬拉松比賽,賽跑的過程也是孩子不斷改正缺點、不斷成長的過程。孩子的心性需要家長、老師的鼓勵和塑造,給孩子一個肯定的笑臉,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四、給孩子一些簡單的家務

在我有意識地讓江雨墨參與家務勞動時,孩子沒有什麼動力,做起來不夠自覺。於是我對她力所能及的幾項家務進行定額獎勵,比如洗碗1元,疊被子0.5元,拎垃圾0.5元等等。這樣,她積極性一下就來了,每天抱著儲錢罐開心賺零花錢。至今,家裡的垃圾都是她順手帶下去,買菜、買水果她都很自覺地幫忙。我覺得孩子在分擔家務的時候,也在悄悄萌生出一份對家庭的責任心。不必擔心孩子多做了些家務,就會影響了學習,更不要怕她會做累了。適當地參與勞動和鍛鍊,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大有助益,從中,她也能切身體會勞動的辛苦和不易,更能體貼父母、尊重長輩。

五、給孩子一個興趣引導

日本的教育心理學家田崎仁認為:“興趣不是原因,而是結果。”那原因是什麼呢?是知識,任何興趣都根植於一定的知識的土壤中,因此,知識是興趣的媒介。許多事實告訴我們,無知便無趣。當人對事物一無所知的時候,一般不會對它產生任何興趣;當對某種事物具備了一定的認識後,知識會為人撥開瀰漫於事物表面的迷霧,使人認清隱藏在奇異現象背後的更加奇麗的東西。江雨墨對寫作十分感興趣,這和她的生活、學習習慣密不可分。“昔孟母、擇鄰處”,在家庭內部,我們應以身作則,在工作之餘,閒暇之時,多看看書,多帶孩子去書店、圖書館逛逛,讓孩子從小受到薰陶,使其感受到讀書、學習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讓孩子多去大自然走走,比如爬山、騎腳踏車、參觀動物園、郊遊等,然後讓她說出這次活動的感受,寫在專門的記事本上。平時在閱讀課文、報刊雜誌時,要學會對好詞、好句的積累;孩子學習寫日記時,我們讓她先簡(少)後難(多),開始可以寫一句兩句,或者一小段,慢慢地循序漸進,我們從換位的角度時常指點講解。讓她一段時間後可以寫出完整的文章。這裡有一點要強調的,就是要善於表揚。因為人都有被讚美之心,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才能的“被發現”(尤其是學生期的孩子)與“被表揚(鼓勵)”是極為重要的因素。經調查,在表揚(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其成就與心理健康等方面遠遠超過在責罰中長大的孩子,這就是所謂的“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的道理所在。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講的也是這個道理,我稱其為“心想事成”。江雨墨現在已是學校的寫作“小能手”,老師經常把她的作文在班級里朗讀、展覽,還讓她參與比賽並獲獎,這對她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

未來是屬於孩子的,孩子未來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要靠他們自己去創造,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得了的。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如何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我們做父母的要懂得培養,懂得學習。願天下孩子都能在教育中健康快樂成長。

9 成長的路上,我們在一起

衢州市實驗學校六(7)班 章書暢家長  蘇婭

生命純屬偶然,孩子和父母能在這個世界相逢是一種緣分。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會給父母帶來新的問題和體驗,雖然在這期間有無數艱辛,但是,與孩子一同成長的感受卻是任何事物都無法取代的。而我與孩子相處的這十三年,自己也在不斷收穫、成熟,就像聖嚴法師說的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幫助父母成長的小菩薩。”

雖然本人是一名多年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也深知親職教育的重要性,但正應了魯迅先生說的“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並且越來越有個性,有時我感到在教育孩子方面束手無策,甚至心灰意冷。但當我冷靜下來,我會突然意識到,一定是我的方式、語言出了問題,因為“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於是我試著去閱讀一些教育書籍,去看一些優秀的育兒部落格。慢慢地,我越來越透徹地理解“身教勝於言傳”,孩子需要的不是批評家,而是榜樣。我要求孩子怎樣做,自己一定要先做到。久而久之,孩子的教育過程也就成為我不斷進步的過程。孩子的進步給了我更多的欣慰,我的進步也給了孩子更多的激勵。一路走來,感觸頗多:我們雖然生下了孩子,但並不意味著具備培養孩子的資格。培養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來培養你,而孩子在對父母的“培養”過程中,也真正長大成人。

一、做勤快的父母,陪孩子一起邁過艱辛的坎

在孩子升入五年級後,老師對學生背課文的要求很高,必須每課都要全文背誦。我當時對背書很不以為然,認為只要背些重點段落就好,於是我放鬆了對孩子的要求。再說每天晚上做完作業,就沒剩多少時間背書了。孩子在我的“授意”下,也能偷懶則偷懶。可是,時間一長,問題便接踵而至:由於平時懶散慣了,他連應該背的內容也背不下來;期末背書大盤點,他竟然成了一個要留校補背的人,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最要命的,他的語文成績始終平平,一些閱讀理解、句子排序總愛出錯,寫作方面的問題更是層出不窮……我沒有怪孩子,我知道,一切皆源於我的懶惰。作為一名文科老師,我豈會不知語言能力的核心是語感?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培養語感的主要途徑。著名學者程千帆就說過:“背誦名篇,非常必要;看似笨拙,實則巧妙。”梁啓超在三十歲前把《史記》背了下來,巴金十三歲能將《古文觀止》倒背如流,這都為他們後來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我平時覺得檢查背書占去了自己很多時間,索性就放任了。我深深地自責,和孩子做了一次長談,並且一同制定新學期的背書目標。一天晚上,他捏著拳頭說:“我今天要把第二課書《匆匆》背掉。”我欣喜地說:“好,我支持你。”可是,課文很長,他自我要求又高,不許出錯,還不許提示,他吭吭哧哧,背了一個半小時也背不下來。我一看時間很晚了,心又軟下來說:“要不,你就分段背吧?”“那不是和以前一樣了?不行!”他嚷嚷著。“好好,我陪著你。”又過了20分鐘,快十點了,我又想打退堂鼓,他含著淚說:“我今天背不下來就不睡覺。”我一咬牙,說:“行!今晚我們一定要攻克這個難關。”十點二十了,當他終於全文背誦了以後,激動地說:“耶!今晚可以睡個安穩覺了。”看著他滿懷勝利喜悅的樣子,我的心放了下來,也暗自慶幸:幸虧沒有半途而廢。我說:“看來艱辛的付出可以換來這么大的喜悅,今晚值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太奇妙了。過了兩天,他說:“我今天要抓緊做好作業,提前背掉第三課。”結果,那晚的效率非常高,他也仿佛找到了背書的竅門。第二天放學,他高興地說:“今天老師表揚我了,說我書背得快。我今天要背第四課了。”又一天回家,他說:“今天我要背第五課了。”雖然很難背,又折騰到晚上十點多,但他睡覺前還是一臉滿足的模樣。一次,我隨口問他:“你們學生肯定最討厭老師下課拖堂了吧?”沒想到他飛快地說:“要看什麼課。語文課拖堂我很喜歡的。現在我語文課都聽懂了。”我當時怔住了,要知道,他原來是最害怕語文的啊!我內心頓時五味雜陳:原來背書真的有奧妙!現在他不但領悟到了背書的方法,還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並且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幸虧我及時糾正了偷懶的錯誤,幸虧我陪孩子一起過了這個坎,邁過這個坎之後竟然是一馬平川!

二、做虛心的父母,與孩子一起養成正確的是非觀

每個孩子都應該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可是在孩子的成長之初,家長如果言行不一,甚至死不悔改,也許會影響孩子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明明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有時為了圖自己方便卻違反交通規則:機動車隨意掉頭,非機動車騎上機動車道,逆向行駛等,甚至孩子提醒家長不要亂穿馬路,還會遭到家長的責罵……家長也知道要以身作則,但又或者以為不必小題大做,一點小事不至於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吧。其實,這不僅僅是遵守交通秩序的小事。

有一年帶孩子到台灣去玩。孩子對台灣印象最深的不是日月潭、街頭小吃,而是台灣人的素質:馬路上十分乾淨,每個人都會把垃圾扔進分類明確的垃圾桶;人人都很遵守交通規則,遇到紅綠燈時,即使沒有車輛過往,行人也必定等到綠燈才通行。從這以後,每逢和孩子一起過馬路,遇到紅燈卻又沒什麼危險時,剛要前沖,他就拽住我,我只好停住腳步,乖乖等綠燈。過馬路時,孩子一定要找到斑馬線,才能過,哪怕往前走個一大截。我有時實在忍不住,把他一個人扔在馬路對面,自己先衝過去,回過頭看看他,他還是那么固執地站在原地。那一刻,我真的很汗顏,唉,不知孩子會怎么看我。可當孩子走到身邊,他什麼也沒說。後來又有過幾次這樣的情況,他也從不埋怨我,只是一個人默默地等待著綠燈亮起。終於有一天,我的內心再也裝不下滿滿的內疚了。一次過馬路時,又有紅燈,我和孩子一起等,雖然就只有我們兩個人。孩子很詫異地看了我一眼,然後抿嘴笑了一下,什麼也沒說。我尷尬地說:“以後老媽一定遵守交通規則,不然你會小看我吧。”孩子幽默了一把:“知錯就改就是好媽媽。”還說:“媽媽,你挺虛心嘛!”

透過這件事,我想:如果你有一些壞習慣,教育孩子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承認自己這樣做是錯誤的。不少家長認為,承認自己做錯了會降低自己的權威,雖然這樣可能會讓孩子心裡暫時對家長抱有懷疑的態度,但長久來看,一個勇於承認自己錯誤的家長絕對要比一個不能以身作則的家長更有權威。

三、做耐心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擁有快樂之心

孩子有時不聽話,家長會非常氣惱,甚至歇斯底里。私底下經常和媽媽們溝通,一位媽媽說:“我對別人都很有耐心,但是一看見孩子做不好,就發脾氣,忍都忍不住。”還有一個媽媽說:“我越發脾氣,孩子越不聽話,整天心情很糟糕。”對照一下我自己,回想起按捺不住性子時對孩子河東獅吼的情景,也很慚愧,我也不是一個好媽媽。偶然從一本雜誌上看到教育專家的分析:父母覺得有些事情非常簡單,但是孩子卻未必理解,他們的思維只有那么一點,而我們卻用自己的思維來定位孩子,所以就認為孩子不聽話,直至讓我們失去耐心。其實找到合適的定位,找到合適的方法,孩子就能快樂地接受。

一次,我又因為一點小事大發雷霆,孩子顯然被嚇壞了,噙著淚一聲不吭,我也意識到自己太沒耐心了,頓時心裡頗為不安。過了一天,我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了一次。我告訴孩子自己的不足,脾氣差,希望孩子能原諒,保證以後做個耐心的媽媽。他非常寬宏地說:“如果下次再發火,我就提醒你‘媽媽不要發脾氣’,那你就馬上停下來好不好?”看著他信任的眼神,我的內心充滿愧疚。從那以後,我的暴躁脾氣改了不少,遇到問題更多的是和孩子心平氣和的商量。

孩子是需要父母的引導,只要家長有耐心,就可以通過各種形式與孩子一同發現生活中的樂趣,讓孩子保持一顆快樂之心。和孩子出行,我總是提前準備一些小故事、小笑話、小遊戲和孩子分享。有時成語接龍,有時算24點,總之一路歡聲笑語。有一次,我們出去散步,我說:“我們一起來玩猜心遊戲,就是一個人心裡想一個東西,讓另一個人通過提問來猜到這件東西是什麼,當然,前個人只能回答‘是’或‘不是’。”他很興奮地說:“你先猜,我已經想好一件了。”我就問了一個問題“是用的么”,他說“是”,我說:“猜到了,是我手裡的包。”他驚奇不已,不可置信地說:“你怎么這么厲害?我心裡想的就是包!”我哈哈大笑,摸摸他的頭說:“你是從我肚子裡跑出來的,我還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啊?”呵呵,他當然不知道我早就發現他的眼睛先前盯在我手中的包上。他大叫著:“那你快想一個,我來猜。”……在快樂中結束散步,回到家,他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我也坐在客廳里,靜靜地看著書。

孩子的成長道路是漫長而又短暫的,父母是孩子成長的見證人,千萬莫缺席!

10 今天我們怎樣做家長

——談兒童親職教育的幾點看法

衢州市實驗學校六(7)班 虞露暢家長 張永萍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今天的孩子不再是以前的孩子,具有新時代的特點,而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加大,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本文就從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重視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培養特長,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幾個方面闡述自己的觀點。

[關鍵字]  孩子  家長  親職教育

我們經常聽到,要“支持”“配合”老師的工作。現在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再不能抱著“老師,我把孩子交給你了”的意識,家長不是從屬的,家長應該成為學校的合作夥伴。什麼是合作?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會為了某個目標而聯合起來共同行動。這就是合作。合作中要善於發揚自己的閃光點,發揮自己的獨特作用。孩子的成長,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聯合行動,並發揮家長的獨特作用!下面我就家長方面談幾點看法:

一、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

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看在眼裡,所以家長做好孩子的榜樣非常重要。

首先,家長要積極進取,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工作是家長的份內事,學習是孩子的份內事。首先家長要認真工作,努力取得成就,這樣在孩子心目中就能樹立威信。有的家長經常埋怨“孩子一點都不聽話”,其實,孩子不聽話,是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沒有地位。也有的家長說“孩子很怕我”,其實,怕便不是一種威信,只是家長與孩子的地位不同,孩子怕家長只是懾於家長的權威。

其次,要明確讀書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老師或家長的事,使孩子能自覺、認真學習,只有自覺了,孩子才會努力去學習,也才能取得好成績。當然自覺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包括父母的監督,興趣的培養,積極進取;也包括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父母的為人處事,樂觀開朗的性格同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學習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成績好壞不僅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前途,也嚴重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試想孩子要在學校呆十幾年,如果成績不好,他心裡會開心嗎?其實沒有哪個孩子不想進步,從心理的角度看,人都有向上的一面,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鼓勵,更何況是孩子。兒童的可塑性很強,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積極、正面地去影響孩子。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有位教育家說得好: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

首先是學習習慣。作為家長,主要是培養孩子認真思考、獨立完成作業、認真預習、複習、先完成家庭作業後休息等良好習慣。特別是低段,習慣還沒養成,培養習慣顯得尤為重要,為此,需要家長嚴格督促,甚至陪讀一段時間,等習慣養好了再慢慢放手。從心理學上說,大部分人的智力是差不多的,孩子只要努力,成績都會良好。現實中存在著一種普遍現象:龐大的家教隊伍。其實請家教便不可取,這會造成孩子的依賴心理,不利於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看到有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課後靠家教輔導,真是舍本趨末。

其次,是生活習慣。在這方面,要讓孩子學會合理地安排學習、生活的時間,做到勞逸結合,學習、生活有序,這樣孩子就不會感到疲憊,也不會產生厭學情緒。

再次,儘可能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做家務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使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自己有責任和義務為家庭分擔。做家務也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並為孩子今後獨立生活打下基礎。有的家務也有利於孩子智力的發展。

還有,要讓孩子做到誠信,做到這一點,家長自己首先要誠信,不管怎么樣,說到就要做到。大家都知道孟母殺豬取信的故事,當然,孩子難免會犯錯,家長不要動輒打罵,有時孩子會因為害怕父母打罵而說謊。

三、重視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學習雖然重要,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樣不可忽視。在新聞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學習優秀,但傲慢,自私,心胸狹隘,人際關係差,甚至有的因為一點小事想不開,輕生自殺,有的竟殺害自己的父母。試想這樣的人成績再好又有何用?

我覺得作為家長要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首先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家長的類型大致有這樣三種:專制型、民主型、放任型。專制型的家長其實是封建教育的產物,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棒子底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管理效果短期來說可能很有效,但時間長了,等孩子長大了,你試試看,這樣的教育缺乏情感溝通,孩子壓力過大,使孩子或膽小,或叛逆。放任型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孩子很容易出現很多毛病,如小偷小摸、蠻橫無理、調皮搗蛋、不思進取、不懂禮節等等。家長不能以自己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為藉口,更不能自己沉迷於麻將、撲克、賭博中,而放棄對孩子的教育,這樣會害了孩子一輩子。民主型家長會尊重孩子,經常與孩子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思想動態,及時引導孩子,教育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讓孩子有安全感,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家長不要盲目攀比,不要動不動就說:“誰誰誰都比你強。”這樣不利孩子自信心的培養。有的孩子就會說:“某某家長是處長,你怎么都不如人家?”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自己與自己比,今天與昨天比,有進步了,就要及時肯定與表揚,這樣孩子就會有積極性,有自信心,才會不斷進步。而有的家長經常犯這樣的毛病:孩子得了98分,還說“你怎么才98,為什麼就不能考100?”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而不是打擊孩子。

還有,不要溺愛孩子。溺愛孩子容易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很好地去尊重別人,理解別人,寬容別人,使孩子無規矩,任性。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要愛得有法,要立規矩,有原則,規矩一旦定下,就要嚴格遵守和堅持,持之以恆就能養成習慣。

四、培養特長,全面發展

學習是孩子的首要任務,但不是全部。辨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繫的,是相輔相成的。特長的培養有利於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也有利於身心的健康。學一門特長,有時候很枯燥,貴在堅持,這就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毅力、吃苦的精神;特長能培養孩子的自信;特長能調節學習的壓力,舒緩身心;其中運動項目有利於增強體質,緩解壓力,培養勇敢頑強的品質。同時還能預防近視。孩子的學習本來就靜,建議選一些運動類的項目比較好。現在物質條件普遍較好,結合孩子特點讓孩子學一門特長,不僅不會影響學習,還有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當然,特長並不是越多越好,童年應該是快樂的,孩子的時間精力畢竟有限,過多的特長學習會擠占孩子屬於自己的空間,要知道玩本身也是一種學習。所以家長不要一天到晚逼著孩子學這學那,這會使孩子膩煩。讓孩子也有屬於自己的空間,有玩耍、接觸自然的機會。這樣的孩子更獨立。

五、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良好的家庭氛圍包括軟環境和硬環境。硬環境指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空間,有條件的最好孩子有自己的書房,這樣孩子學習不受干擾;沒條件的至少提供孩子舒適的桌椅,孩子學習的時候保持安靜。

軟環境更為重要,家長教育要一致,家庭要溫馨和諧,父母關係融洽,關注孩子,給孩子以溫暖。有時孩子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家長一定要冷靜,要分析原因,找出問題所在,妥善解決。父母切忌嘮叨,過分嘮叨會引起孩子反感。父母要抽空多陪陪孩子,聊天、玩遊戲、散步、一起看書等等,這樣有利於改善親子關係。有了父母的關愛,孩子身心愉悅,學習也更有動力,孩子的身心也才能健康,也為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總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愿。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孩子在不斷變化,每個家長要與時俱進,要以新眼光,新心態,新智慧看待孩子,做一個新時代的合格家長。

11 一個彷徨並幸福著的母親

衢州市實驗學校六(7)班符儀家長

對孩子來說,我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因為愛的方式不對,常常發生令我意想不到的反面效果,我彷徨著;因為愛著孩子,也天天擁有孩子的愛,我又幸福著。

孩子還在幼稚園的時候,因為我在鄉下工作,我請了個要好的朋友幫我照看著。當時我常值班回不了家,失去了親子教育的啟蒙時間。同齡的孩子能認很多的字了,我對朋友說,孩子讓她多玩吧!就這樣一直玩到國小三年級。到四年級的時候,我想不能再玩了,基礎不打紮實,中學時會很累的,而且現在想進個好的中學比聯考還難。這時候,我放棄了自己很熱愛的事業,一心一意地撲在孩子的身上。

但是,現在回頭看看,我的所謂的愛的教育,其實都是錯的。我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中國的孔子文化告訴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依如今的人文觀點,應該還加上“己所欲,亦勿施於人”。這期間,我犯了很多的錯誤,我罵過孩子最刻薄的話,我用繩子抽過孩子,我嘮叨得像個老太婆,我武斷地為孩子選擇一切。這個時候,孩子只能流著淚看著我,問我:“媽媽,你不愛我,為什麼要生下我?”我後悔莫及。“孩子,媽媽心裡裝的全是你!”我告訴她,“‘狼爸’是這么教育的,我的母親當年也是棍棒教育的,四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找到了工作。”孩子告訴我:“那都是舊黃曆,現在不能像以前一樣。”我的內心狠狠抽了一陣。當我醒悟過來,孩子對自己不喜愛的古箏已經學了六年了。我說:“既然不喜歡,就當作課餘的一種休閒吧,累了,自己聽聽,修心養性。”從此,我不再強求她在晚上做完作業,一定要彈琴四十分鐘,而改為讓她看自己喜歡的課外書。而她做作業磨蹭的習慣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徹底改變,為了多看課外書,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了作業。國小四年級的一個暑假,她都泡在新華書店與圖書館。同時她寫的作文突然進步很快,常常也能當作範文在班裡宣讀,並且在比賽中獲獎。

從此,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改變自己。我看些幽默故事,和孩子開玩笑。孩子問我怎么變了,我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我不再在晚上睡覺前給孩子施加壓力,給孩子帶來不安,以使她在惡夢中醒來。我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種上蘭花,擺上鮮花,讓生活芳香常伴著孩子。我對孩子發誓不再把她的秘密當做笑話對別人講,我對孩子的一些良好行為常常給予適當而及時的稱讚,而對孩子的錯誤,我也不再是不分場合地過分指責和嘲笑。我把孩子當作我的朋友,鼓勵她,支持她。而對於她的錯誤,我先讓自己反思,沒有想好之前,我不敢隨意下結論。我教育她要善良,要有愛心,要敢當責任。當孩子用她那小小的拳頭為我敲背,當我勞累的時候端上孩子為我做的蛋炒飯,我感到莫大的滿足。孩子的笑容已經越來越燦爛了。我相信孩子會毫無雜念地學習,遨遊在知識的海洋。

方向對了,問題總是輕而易舉地解決。一個彷徨的母親,在不斷的摸索中,尋找教育的方法,得到了孩子的最好回報。一個陽光的孩子,是作為母親的我最大的歡樂,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