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讀懂學生》讀書心得:靜下心學習,沉下心做事

靜下心學習,沉下心做事——《怎樣讀懂學生》讀書心得寒假,學校發給兩本書,一本是《怎樣讀懂學生》。一本是管建剛的《跟著管老師教作文》。

一本好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讀完兩本書,掩卷而思,最大的感悟是:要做好一件事,必須要靜下心學習,沉下心做事。

《怎樣讀讀懂學生》一書中,作者記錄了48個典型的案例,加上自己的“聆聽手記”。我們在讀這些小故事時,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這些故事,作為一個一線老師來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有心的人,把它記錄下來,便成了此書。無心的人,讓那些故事沉澱,漸漸被遺忘在記憶的深處。

管老師的書,幾年前就已讀過。他的經歷,說傳奇是傳奇,說普通也普通。管老師堅持做一件事,做久了,就成了傳奇。然而,這樣的事,每一個普通老師都能做,就看你是否能堅持,是否能沉下心去做。

回顧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頗為感慨。

經常有人對我說:“金老師,你好厲害啊!”其實,我內心是明白的,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論學歷,我並不高;論功底,我並不深厚。有時候,也會有這個那個機構或者私立學校來找我,每每這時,我總是很惶恐,因為我底氣不足。我不會上公開課作秀,我不會稿科研寫論文,我不會在評課時侃侃而談……

我唯一的長處,就是能沉下心來做事。一本班刊,一堅持就是十六七年;對子一結,就是幾年。其實,這班刊,簡單得很,每個老師都能做,也有很多老師曾做過,比我做得更為精緻的大有人在。只是,能堅持的卻沒幾人。就如管建剛老師,他的班級小報,很多老師也做過,但又有幾人能像他這般執著?

我堅持了,所以大家說我厲害。管老師堅持了,所以他成功了。就這么簡單。

再說說結對子的事,有的人做這件事,是為了完成任務,有的人做這件事,是為了表面功夫,為了政績。照片一拍,報導一寫,之後便銷聲匿跡。我做這件事,純粹是為了學生。希望學生能交個筆友,希望他們的童年生活能更豐富多彩,希望能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希望通過交往,升華他們的靈魂。所以,我堅持了。因為堅持,這件事就變得更有意義。

去年,我們班幾個孩子的長篇小說出版,並且獲得了省文學新星的稱號。很多人便覺得我們學生了不起,老師了不起。其實,作為當事者的我,一清二楚,還是因為兩個字:堅持。學生堅持寫,我堅持著做他們的第一個讀者,堅持給他們鼓勁,加油!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堅持的結果是:幾部小說誕生了!

是因為這幾個學生特別優秀嗎?不是!像他們這樣的學生,或者說比他們更為優秀的學生肯定很多,即使是我們自己班,比他們優秀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他們堅持了,別的人只會一味羨慕,卻不知道動筆去寫。於是,他們成功了。而旁觀者,依然原地踏步。

是我比別的老師優秀嗎?更不是。只是因為當別人在臨淵羨魚時,我在退而結網。

管建剛,一個普通的中師畢業的老師,何以能做成大事?因為他知道,只有靜下心學習,沉下心做事,才能有所成就。

馬雲,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傳奇人物。一連高考了幾年才跌跌撞撞、搖搖晃晃地進了師範院校。論智商,不比別人高。可是人家為何成功?是機遇好嗎?是,也不是。好機遇,也得有股子鑽勁的人才能把握,要不然,即使機遇擺在你眼前,你也無所適從。當它像條小魚似的溜走時,也許你還在晃悠晃悠地說風涼話呢!

很多時候,很多事,不是不會做,而是不願做。我們總是在抱怨,抱怨生活不公,抱怨工資太少,抱怨活兒太多,抱怨領導偏心。可是,有沒有想過,你靜下心來反思了嗎?你沉下心來做事了嗎?

很懷念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學子,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那個年代,沒有高科技,沒有電子產品,沒有這樣那樣的誘惑。更容易平心靜氣,踏踏實實地做事。

人一輩子其實並不長,倏忽間就過去了。能靜下心來,一輩子,一件事足已!對一個新老師來說如此,對任何行業的人來說,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