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讀書筆記

讀了《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感觸頗深。這本書講的是小米和智律兩個小朋友的事情。

雖然他們住在一座公寓,但他們的生活是不一樣的。小米都是在媽媽的吼叫聲拉開一天的序幕;智律則不同,他總是自己起床自己做飯,還要照顧奶奶。智律真不容易,爸爸媽媽是大學生,成天在國外。智律一個人要照顧奶奶,還要照顧自己。太厲害了!如果是我的話,恐怕我連自己都照顧不過來呢。我應該學習智律。

智律像小大人一樣,自己去買菜。他帶動了小米,小米的口號是“自動自發”。她要學智律,和智律一樣自律,告別懶洋洋的行為。讀到這兒,我想應從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洗洗衣服啦,拖拖地啦,拿拿牛奶啦等等。讓爸爸媽媽少操一份心。

“自律:獨立自主不依賴”在書中映入眼帘。我們應該自律,不依賴任何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自己有頭緒,何必找別人?

靠自己踏出去的步伐是很了不起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還需要幫助么?

在這個假期里,我讀了許多好書,可是《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讓我感觸很深,讓我來談談我的感想吧!

這本書的作者是韓令熙,讀了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獨立不依賴的含義—自律。書中的主人公小米,原來是一個總讓媽媽幫她張羅好所有事情的孩子,學習上不用功,什麼事都沒自己嘗試過,整天懶洋洋地過日子。直到有一天,班上來了一名新同學智律,他跟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什麼事情都自己做,而且從不上補習班,成績每次都是第一名,小米非常好奇,於是便開始挖掘他不為人知的秘密……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自己只要有堅持、有計畫,就能把事做成,大家都要學會自律,不要依賴父母。我們要自己學習,自己思考,尊重父母,也就是自立、自強的表現,不讓父母操心,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上課不做與上課無關的事,認真聽講,平時多看看書,少玩會兒電腦,少看會兒電視……,這樣,不去補習班也可以取得好成績。

《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這本書講了一個道理,也讓我們明白了一些東西。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什麼都不會做靠別人來幫忙的女孩小米蛻變成一個會自律、會自主生活、能獨立的優秀女孩的故事。小米的媽媽總是幫小米張羅好所有的事情,什麼都幫她做,也從來不讓小米分擔家事,小米就什麼事都沒嘗試過自己做,也沒有自己的興趣,整天懶洋洋的過日子。有一天,班上來了新同學韓智律,他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所以像個小大人似的,什麼事情都自己做,而且不用上補習班,成績就是第一名。小米對智律感到非常好奇,於是開始挖掘他不為人知的秘密……

後來,小米知道了智律的爸爸媽媽要出國學習,智律要照顧奶奶,所以才搬到這兒來。小米在智律的引導下變得更棒了,會自己做事情了。

這本書告訴我們:自律,能讓人變得獨立、自主、不依賴別人。想要變得更棒,就要學會自己獨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爸爸媽媽再為自己操心。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人要自覺,也要有好奇心。智律為什麼能考到第一名,是因為他很自覺;小米為什麼能考到好成績,是因為她有好奇心。他們的優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智律,他很自覺,而且什麼事都自覺做,讓他的奶奶很開心,他還能給奶奶去做桑拿,一個人出去玩。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心動了吧!快去書店買吧!

你有沒有上過補習班?當然,大部分人一定會有。但有一個人,他不上補習班就是第一名,他就是——智律。讓我講給你聽吧!

小米的媽媽總是幫小米做所有事情,小米從來不做家務事。有一天班上來了一個新同學智律,他和年邁的奶奶生活。他什麼事情都自己做,也不用上補習班,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小米對他很好奇,就向他學習。智律教會了她自覺。小米終於考了好成績。他們倆也結成了朋友。

上一個月,年級推薦了一本好書——《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回到家我就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小米他是一個“小懶蟲”。什麼事都讓媽媽幫她做,就連吃飯、穿襪子都要讓媽媽幫她做。更別說幫媽媽分擔些家務了。她什麼事情都沒嘗試過,也沒有自己的興趣,整天懶洋洋的。直到有一天,班裡來了一名新同學智律,他跟著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所以像一個小大人,什麼事都自己做。兩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小米通過向智律學習,小米身上發生了重大變化。在生活中小米用自動自發日曆來督促自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學習中不斷學習智律好的學習方法,戰勝了懶惰,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

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我知道了關於自我目標、自我方向,做比說跟難落實。要求我們自動自發的思考、下決心,並且靠自己的力量踏出去的第一步也是可貴偉大的。

讀完這本書我也要改掉我的一些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