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改寫成短文500字

《牧童》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閒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改寫古詩《牧童》作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改寫古詩《牧童》作文1】

吃過晚飯,我到鄉間的小路里去散步。

鄉間的夜晚總是那么寧靜,那么安詳,只剩月亮發出皎潔的光芒。在月光的照射下,到處生機勃勃。放眼望去,一碧千里,沒有邊際。草地十分平整,像被人修剪過似的,又像這些草說好似的,沒有一點凸起的痕跡。小草隨風搖曳,隱約顯現出一朵朵“白花”。走近才知道,原來是羊群。

突然,一聲聲悅耳的笛聲傳入我的耳朵:“是誰在吹奏?”

隨著聲音,我找到了源頭:一個牧童。只見他身穿蓑衣,光著腳丫,舒服的躺在小草堆上,手裡拿著一隻笛子,手有節奏的動著,他正閉上眼睛,忘我的吹奏著。

突然,他睜開了眼睛,他這是要乾什麼去?只見他把羊群召集在了一起,往一所簡陋的房子走去,把羊趕入羊圈後,進了屋子。他趕羊這么累,大概還沒有吃飯吧,我也跟了進去,發現他家只有他一個人,我問牧童:“你的父母乾什麼去了?”“他們啊,他們去地主家幹活了。”我說明了來意,邀請他一起去外面散步,牧童答應了,他把笛子仔仔細細的擦拭了一遍,出門了。

他又坐在草地上,吹起笛子,凝望著圓圓的月亮,牧童大概想起自己的父母了吧,他再次閉上眼睛,放下笛子,嘴角掛起一絲微笑,甜甜的進入了夢鄉……

【改寫古詩《牧童》作文2】

清早,太陽悄悄地從地平線上探出了腦袋,羞澀的小臉蛋紅彤彤的,她要讓霞光把沉睡的大地喚醒。

茅草屋裡,牧童伸了伸懶腰,整理好凌亂的衣裳匆匆地來到牛圈,牽了一頭肥壯的黃牛,一翻身便穩穩噹噹地做到牛背上,吹起了銅鈴般悅耳的柳笛,在笛聲的誘惑下鳥兒嘰嘰喳喳地歡唱著,仿佛在為牧童伴奏,和牧童一起演奏一場大型的交響樂。

牧童騎著黃牛欣賞著那迷人的風景,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邊,水中的小魚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一會兒藏在水底,一會兒探出小腦袋東張西望,一會兒你追我趕地嬉戲打鬧呢!溪邊有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在微風的吹動下,正舒展著柔軟的腰肢,撥弄著長長的辮子,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粼的波紋……

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夕陽西下,遠遠望去一個熟悉的身影漸漸的逼近——牧童,回來了!側耳傾聽,晚風中柳笛聲聲,他吃飽了飯,已是“繁星時間”,瞧!那星星閃耀著清幽的光輝,宛如一顆顆金色的寶石,嵌在天幕中。月亮“姐姐”已經悄悄地爬上了樹梢,傾瀉下一片清輝的光芒,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薄紗。牧童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露天地里,望著皎潔的明月,慢慢的合上了雙眼……

【改寫古詩《牧童》作文3】

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在陽光的照耀下,時而像綠浪翻滾,時而又變得金黃,猶如閃著金光。風一吹,那光帶在草面上掠來飄去,柔和又溫暖。

這,就是一個小牧童的家。一座矮小的茅草屋,建在群草盡頭。清早出門,便望見一片一片的草地,像被修剪過的一般,令人神清氣爽。這時,似乎除了天,就只剩下一個它;除了天上的藍,就只剩下它的綠。可真是一個翠色慾流,一忽兒,就流入了雲際。

“放羊嘍!放羊嘍!”是誰在呼喚呢?原來,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小牧童,正騎在牛背上,趕著一群羊兒,在草地中緩緩走過。牛和羊群踏著那無邊的草。一下,倒了一片,走了過去,那草又站起來,真讓人好生喜歡呀。

突然,群草間,出現了小牧童的身影,他歡快地飛馳著,笑聲似乎比什麼曲調都更快樂,更無拘無束。瞧!有時,他一頭撲倒在群草中,來回翻滾;有時,他又在羊群里跳躍穿梭,驅趕著羊群向前奔跑;有時,他玩得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美美地享受著陽光的愛撫。

時間流逝,轉眼間,夕陽西沉。晚風輕輕拂過,不知不覺中,飄來陣陣悠悠的笛聲,時斷時續,悅耳動聽。牧童騎著牛,在靜寂的原野上,吹著,吹著,享受著獨自一人的美好。伴隨著悠揚的笛聲,牧童回到了那座矮矮的茅草屋——那是他的家。

吃飽了飯,牧童卻連蓑衣也不脫,又來到原野中,躺在一塊平坦的草地上,邊玩弄著笛子,邊欣賞著夜空中那一輪明月,它真像一盞銀燈,給大地灑下一片銀色,皎潔又恬靜。

就在這月亮的陪伴下,牧童漸漸進入夢鄉,來到另一個美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