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古詩改寫

《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後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以下是“尋隱者不遇古詩”,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尋隱者不遇古詩改寫【篇一】

唐代詩人賈島很喜歡交朋友。

他聽說山里隱居著一位高人,便想去拜訪那位高人。他準備了一天的乾糧,背上包袱,興致勃勃地上路了。

他來到山上,聽見了嘩嘩的流水聲,嘰嘰的鳥叫聲,他也不覺得累了,心想:這真是一個好地方!到了中午,賈島吃了點乾糧就又繼續趕路。眼看太陽慢慢偏西了,他心裡不禁著急起來,過了幾個彎,他看見遠處隱隱約約露出房屋的輪廓,便快步走去,發現了一個茅草屋,外面一個院子,(新年禮物)房屋上有幾根南瓜藤,藤上掛著幾個大南瓜。賈島看見松樹下有一位童子在掃地,便問道:請問這裡可有一位高人隱居在這裡呀?施主說的可是我師傅?我師傅就隱居在這裡。童子回答道。喔,請問高人在哪兒?您找他啊,真不巧,師傅去採藥了。高人在哪裡採藥呢?諾,童子往山那邊指了指,我只知道師傅在那座山里採藥,不知道具體位置在哪兒。那高人什麼時候回來呢?少則三四天,多則七八天。

賈島聽後失落地走了,邊走邊吟誦: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古詩改寫【篇二】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昨夜的一場蒙蒙春雨,給大山洗了一個澡。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更加清麗脫俗。綠油油的麥苗、金黃色的油菜花、粉紅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翠綠的柳葉點綴在綠色的山林中。白茫茫的霧氣籠罩著整座大山,好像給整個森林披上了白茫茫的紗巾,就像傳說中的靈山一樣雲霧纏繞。一個個筍芽兒破土而出,好奇地張望著四周。他賈島,邁著輕鬆地步伐,踏著石頭鋪成的山間小道,興致勃勃地去拜訪它那位隱居在山林里,多年不見的至交。

快到中午的時候,賈島終於看見了至交的家一間茅草屋,草屋四周有一圈長長的竹籬笆,旁邊還有一棵挺拔高大的松樹,在松樹下面有一個童子,他正在清掃院落。賈島看見了激動地走到松樹下面,拱著手,彬彬有禮地問:請問小師傅,你的師傅在家嗎?童子好奇的打量了賈島一番以後才回答,您來得真不巧,我的師傅不在。賈島著急地問:那你的師傅到那裡去了呢?我的師傅到山上採藥去了。童子回答說。賈島緊追著問:你知道在山上的哪個地方嗎?童子指著那座山說到:巍峨的大山,雲霧纏繞,我也不知道我的師傅在哪裡。賈島聽了唉聲嘆氣,遺憾地說到:我們兩人好朋友已經有十多年不見了,這次,我千里迢迢地趕過來,特地來看望他老人家,可是他偏偏上山採藥去了。小師傅,那你的師傅要什麼時候回來呢?先生,我的師傅起碼晚上天黑了才回來。賈島聽了以後跟童子說:晚上我等不了了,那先我走了,等你師傅回來時請你代我向他老人家問好,就說賈島來看望過他了,再見了小師傅。

賈島遠道而來沒遇到至交,滿懷遺憾地離開了草屋下了山。只有草屋旁的那棵蒼天大樹松樹目送了賈島,好像在替他的主人送別賈島

尋隱者不遇古詩改寫【篇三】

這一天我寫了一首詩,突然想起了一個隱居在山林里的老朋友,於是準備去拜訪他。

那天我正好沒有什麼事做,就來到了他隱居的山裡,我環視了一下四周,只見一棵棵松樹蒼翠挺拔,一叢叢鮮花爭奇鬥豔,一道道瀑布蔚為壯觀,一朵朵白雲環繞群山。令我深深陶醉,我感覺我來到了人間仙境。我走在曲徑通幽的山路上,發現竟然有幾隻野兔在吃草,遠處隱隱約約有一隻小鹿在吃樹葉,不時的到處看看,我不禁羨慕起好友住在這詩情畫意的地方。

到了好友的家門口,發現有一位5-6歲童子在和一隻小花狗玩遊戲,我慢慢走過去,怕驚擾了他,輕輕的問:小朋友,你師傅在家嗎?男童抬起頭,停頓了一下告訴我師傅不在家,進山採藥去了。這時他旁邊的小狗汪汪汪的叫了起來,好像在怪我打擾了它平靜地生活。我接著問童子知道師傅去哪裡採藥嗎?童子說:師傅就在這座山里採藥,但是山里雲霧瀰漫,而且山路曲折,我也不知道他具體在什麼位置。我只能在那裡等待,等了很久朋友都沒有回來,我只好回家了。

回來之後我有感而發,作了這首詩《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