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改寫成一篇短文

《牧童》一詩,反映了詩人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一起來看看牧童改寫,歡迎讀者參考!

【原文】

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牧童》改寫_範文一

瞧!那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鋪滿了碧綠碧綠的野草,像是給大地鋪上了無邊的綠毯,美麗極了。

原野上可真寂靜啊,鴉雀無聲,只能聽到優美動聽的笛聲和小鳥那嘰嘰喳喳的伴奏聲。那低聲多好聽啊,時緩時快,時高時低。晚風把動聽的笛聲帶到了四面八方, 白雲聽見了,被那迷人的笛聲陶醉了,跟著跳起舞來;居民聽見了,被那迷人的笛聲陶醉了,連連稱讚牧童吹得好;花草聽見了,被那迷人的笛聲陶醉了,跟著唱起 歌來。

這笛聲到底是從何處而來的呢?原來是小牧童放牛回來,把晚飯吃得飽飽的,就躺在美麗的原野上,悠閒自在地吹起笛子。牧童邊吹邊想:我的牛兒今天吃飽了嗎? 明天我要帶它們到哪裡吃草呢?突然,他的嘴角浮起了一絲微笑:明天我要帶它們到村子裡的草地上吃草。

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大地,小牧童在月光下吹笛子,吹著吹著,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漸漸地進入甜蜜的夢鄉。

《牧童》改寫_範文二

又是一個恬靜的夜晚,微風輕輕地吹著,草地泛起了波浪,猶如一片碧綠的海洋。深藍色的天空中點綴著一顆顆美麗的鑽石,還掛著一輪皎潔的月亮,金色的月光猶如一片片段預告瓣,灑在無邊無際的綠毯上。廣闊的原野在月夜的襯托下,寧靜而又安詳。

靜靜地側耳傾聽,好像有一陣笛聲傳來,它在風中飛舞,鏇轉,時斷時續,飄逸又悠揚。漸漸的,那笛聲亮了起來,遠方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身影。近了,原來是個小牧童,身穿蓑衣,頭戴斗笠,手中握著一支短短的牧笛。他悠閒地漫步在草地上,吹著牧笛,還不時地彎下身子,輕輕地撫摸地上翠綠而又鮮嫩的小草。牧童在一處小坡邊停了下來,翻身躺下。那小牧童還不時地拿出牧笛,輕輕地吹幾聲,悠揚的笛聲便響了起來。那聲音像水環繞青山,像太陽緩緩升起,像百花爭相開放,像鳥兒快樂歌唱,像小魚頑皮嬉水,像微風輕撫臉龐。可愛的小牧童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

這裡沒有家人聚集的情景,沒有夥伴嬉戲的場面,有的只是清新的空氣,皎潔的明月,寧靜的草原,輕柔的晚風與悠揚的笛聲。那剛剛吃飽了飯的牧童,連蓑衣都沒有脫下,便躺在草地上。他是累了,想躺在青草鋪成的綠毯上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愛寧靜安詳的月夜,想要靜靜地欣賞一下?仰望這明亮如水的月兒,這個小牧童的心中又會充滿怎樣的想法呢?是加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鄉村生活?還是自己白天有牛與牧笛為友,晚上有清風和明月相伴,猶如世外桃源的享受?還是什麼都沒想,就漸漸進入了夢鄉?望著躺在草地上的牧童,讓我們不禁浮想聯翩。

這碧綠的草原,悠揚的笛聲,寧靜的月夜,安詳的牧童,仿佛是一幅恬淡而又多彩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也感受到了寧靜,感受到了自然,感受到了鄉村生活的美好與快樂。

《牧童》改寫_範文三

太陽像一個醉酒的新郎,臉蛋通紅通紅的,它熱情地散發著大批金子。

“喔喔喔!”公雞大爺昨天有了煩心事,叫得更早了呢!

“誒!”牧童從草蓆上起來,盤腿坐著,看著外面的牛羊喃喃道:“今天又要放牛了!”說完,他穿上了草鞋。“小麥子兒!”牧童的娘走了過來,“今兒個天色好,多走走啊!”“哎!娘!”牧童應道。當他正要牽著牛走時,娘又拉著他:“麥子兒啊,這盒子帶著,別餓著了啊。”牧童接過暖盒子:“娘我走了啊!”“哎!路上小心,早點兒回來呦!”

牧童到了山坡上,吹著口哨,歡快地吹著笛,放著牛。

天色不早了,遠方傳來一陣悠悠笛子聲。是牧童牽著牛回來了。牧童找了山坡上一塊好地方,躺了下去。牛兒在旁邊愜意地吃著草。

黃昏時分,月亮升起來了,在無限靜寂的草地上,發出“蛐蛐,蛐蛐”的聲音。牧童向四周看了看,喔!蛐蛐就在自己的旁邊啊。牧童吹著笛子逗著蛐蛐,哎,真好玩!

該吃晚飯了。牧童拿起暖盒,大口大口吃著野菜拌飯。

吃完晚飯之後,牧童又開始吹笛逗蛐來。

不一會兒,笛聲在裊裊餘音中消失了。夜,如此靜謐,只有輕輕的鼾聲。遠處傳來牧童的娘的叫喊聲:“麥子兒!麥子兒…”

《牧童》改寫_範文四

“啊—!真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小牧童從床上站起來伸伸懶腰,“嗯!該去看看我的牛牛去了。”

“騎著牛牛去放牧~!”小牧童騎著牛牛向東坡進發了,身後傳來一陣歡快的放牧曲。放眼望去,草原一望無際,好像一簇簇小草一直延伸到天邊,多么美好的一幅放牧圖啊!

不知什麼時候,下起了零星小雨,然後越下越大,幸好小牧童及時穿上了蓑衣才沒有變成落湯雞。

天色逐漸暗下來,小牧童這時才發現應該回家了,陣陣晚風吹來,小牧童忍不住用竹笛逗晚風玩,一陣晚風把小牧童的笛聲帶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回到家,吃完小米飯已經是黃昏了。這時,明亮的月亮升起來了,小牧童不禁被月亮皎潔的月光吸引住了,小牧童躺在“綠地毯”上看得出了神,好像魂魄伴著陣陣晚風飛向了月亮,與嫦娥在一起翩翩起舞。

多么美好的一幅原野風景畫,古時候的孩子們多么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