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懷感恩之心作文

常懷感恩之心作文(1)

感謝父母,他們給予我們生命,撫養成人;感謝老師,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感謝朋友,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對手,他們令我們不斷進取、努力。感謝太陽,它讓我們獲得溫暖;感謝江河,它讓我們擁有清水;感謝大地,它讓我們有生存空間。

感恩,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一種藝術。

感恩是樂觀。感謝困難,感謝挫折,不是樂觀么?感謝對手,感謝敵人,不是樂觀么?對於我們不甚喜歡的一些人和事物,儘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對我們的利處,從而去感謝它,不是樂觀么?所以,感恩,是一種樂觀的心態。感恩是禮貌。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隨口說聲“謝謝”,可能會給對方心裡帶來一股暖流。

有人為我們付出了許多,我們感謝他,他可能會更加多的幫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是有禮貌,是知恩圖報。感恩,是一種有禮貌的品質。

有人說,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人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這就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常懷感恩的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於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悅。

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

感恩,是我們生活中永恆的話題。

學會感恩,學會熱愛生活。我們將會感受到更多快樂用感恩的心生活。

初二:賈欣然

常懷感恩之心作文(2)

我6歲開始讀書時,媽媽沒有告訴我感恩是什麼,但當她將漂亮的書包遞給我時,我無知的心靈划過一句:“媽媽真好!”

我照樣過著捏泥巴的日子,過著那些我自認有趣的日子,但我卻漸漸地學會感恩。

我感恩我的啟蒙老師,她短短的頭髮,黃色的皮膚,讓我回想起油畫的古銅色和稻場上金黃色的稻穀。記憶中她總是騎著腳踏車從很遠的地方來給我們上課,那深邃的眼光和粗糙溫柔的手都傳遞著濃濃的溫情。那時,教室門前的一棵銀杏樹,滿樹掛著飄飄欲墜的銀杏葉子,風一吹樹葉緩緩飄落,我輕輕的彎下腰撿起來,像撫著老師柔軟溫順的頭髮,快樂而又傷感。她拖著疲憊的身體,教了我整整六年,六年中,她教會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甚至是如何感恩,我像鳥兒愛著天空那樣愛我的啟蒙老師——樸素的,古典的,富有鄉村氣息的。

我感恩母親,溫柔的,勞累的母親。記得兒時她每天替我穿衣服,餵我吃飯。抑或是忙碌於灶邊,穿梭於豬圈旁依然是那么的美好而有韻律。還記得小時候坐在地上哭時,母親便從屋後撿幾顆栗子,用火柴棒穿著,手一動它便呼啦呼啦地轉起來,我看了心裡便飄過一陣欣喜。那種感覺是牆根、井邊、後院的車前草的氣息,清新而自然。

我感恩父親,他借著月光給我扎兔子時的靈巧,背著我走泥路的輕快,昏暗的燈光里父親熟睡的身影,被子勾勒出他身體的輪廓,像一段冬日的山谷。

我感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老子·十三章》里說:“愛以身為天下,愛可托天下”,每當想起這句話,我心中一陣陣的感動。

因為我時常懷著感恩之心去生活,所以我從不抱怨什麼,也不覺得日子的清貧,像是一個人孤獨地在菜園撿菜葉,刨山芋,卻是那么的溫馨,手指碰到黑色的泥土時,是那么的讓人興奮。

帶著感恩之心去生活,會讓你覺得幸福無比,會讓你覺得每天都有繁花的簇擁。

想起感恩時,我希望自己是一條魚,一條忤逆的魚,趁著上帝打盹時,偷偷地跳上岸,在黑夜裡行走,尋找溫暖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