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感恩故鄉作文

故鄉是出生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家鄉,老家。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國小感恩故鄉作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喔!

感恩故鄉作文一

當時,家鄉很貧窮,家裡已經沒有了過年的糧食。天還沒有亮,父母就把我們叫醒。父親領著我們上山挖野菜去,因為怕被村民瞧見,所以起得特別早。我迷迷糊糊地跟在父母后面。剛到村口,就碰見一位鄉親,他問我們去哪兒,父親有點慌,想撒謊又不會,想說,又難以啟齒。

還是母親接過了話頭,說:“我們去墾地,開春了,麥子還沒有點呢!”那位鄉親見我們扛著鋤頭,背著背簍,有點疑惑,但還是沒有吱聲就走了。

傍晚時分,家家戶戶炊煙裊裊,燈火通明。小夥伴還放著了鞭炮,我們這才下了山。一到家門口,父母和我們全驚呆了:門口放著一籃魚肉,一袋大米還有一些蔬菜。

父母呆呆站了好一會兒,才打開了門,讓我們進去。父親去找早上碰到的那位鄉親,問他是誰送的年貨?他說不知道。父親又家家戶戶地問了一遍,可誰也不承認送了年貨。

那晚,我們依然吃挖回來的野菜,那一籃子好吃的,爸爸媽媽動都沒讓我們動。那時我還小,怎么也想不通,對著那散發著誘人香味的魚肉流口水,賭氣不肯吃野菜。父母看著我,一言不發。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早晨一醒來,父母就把家裡唯一一隻正在下蛋的母雞給殺了,熬成湯分成20份。母親要我把雞湯挨家挨戶地送給鄉親們。我有點不情願,父親說:“去吧,孩子,送完後我們吃鄉親們送來的東西。”

父親這么說,我就去了。我捧著香噴噴的雞湯,實在忍不住饞時,便用手指碰一下雞湯,然後吮吸著手指,感到十分香甜。我挨家挨戶地送著,村子裡除我家之外,一共20戶人家,沒有一家因為我送的東西少而拒絕。

回到家後,沉默了一晚的父母開始說起話來。父親在廚房裡燒飯,母親從籃子裡割下一點肉炒了一大碗野菜,還煮了魚頭湯。

我高興極了。就在我們吃飯的時候,村民們陸續地走進我們家,他們夾起一點野菜,然後放下一大塊魚或肉。不一會兒,一大碗野菜沒有了,留下來三大碗滿滿的魚和肉。我高興地大口大口吃著香甜美味的魚肉,可父親卻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淚。

貧窮年代的愛,大而質樸。童年時鄉親們之間的情感像井水一般甘甜,值得久久回味。走出大山,我仍然沒有忘記那年那個暖暖的春節,因為淳樸善良的鄉親們教會了我愛與感恩。

感恩故鄉作文二

李白的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中看出了遊子們思念故鄉的深情。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千古佳句中,流露出身處異鄉的傷感。岑參的“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乾”更是吟出了其對家鄉的思念。故鄉,那孕育我生長的地方,在那裡,留下了我多少歡聲笑語!

家鄉的生活是豐富快樂的。早晨起來,呼吸著最潔淨的空氣,讓人頓時感到心曠神怡。那時,我經常會同小夥伴去放牛。田壟間到處是雜草,牽著牛,散步其間,看著冉冉上升的紅日,真是妙極了。但是,回老家第一盼望的還是乾農活。大人們不會給重活,只是讓我們體驗下。那年春天,人們忙著種稻秧,我也便想乾。可奶奶不讓,說怕弄髒了衣服,還踩壞了秧,於是心裡便很掃興。鄰居家的大伯卻幫著我說,我難得來一次,他帶我去。這我高興壞了。來到田間,大伯手把手的教我如何插秧,還讓我注意不要踩著秧苗。忙了一會兒,看著自己種的歪歪扭扭的秧,倒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我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

家鄉的土地是那么美麗,連空氣里都散發著幸福的氣息。站在那兒,我體會到真正的親切與寧靜。眺望廣闊的田野,我仿佛在四季中穿梭。春天,多處充滿了生機,被梨尖泛起的土地,重此播下了希望的種子:夏天是個充滿歡笑的季節,白天人們望著茁壯成長的莊稼,開心的笑了,晚上,人們陳著涼,欣賞著皎潔的夜空,舒心的笑了;秋天,大地像披上了金裝,秋風一吹,就像金色的海洋一樣連綿起伏,人們的收割機不停忙活著:冬天,故鄉的土地顯得更加幽靜與安寧,大地披上了厚厚的“棉被”,佇立在寒風呼嘯的田壟上,體會到的不僅是刺骨的寒風,更多的是對來年的期盼與憧憬,“瑞雪兆豐年”正是故鄉的人最喜愛的話。

感恩故鄉,那裡的土地讓我體會到生的喜悅與四季的氣息。

家鄉的人們是好客的,他們用無比的熱情去迎接外鄉的人。在那兒,人們就像到了《社戲》里的平橋村一般。可以盡情的四處觀賞。特別是夏天的時候,油菜花漫山遍野,吸引了許多外鄉的人前來做客。這時,村里人便會把客人邀到家中小憩一番,要是來了稀客,更是盛情款待,,客人臨走時,主人還會踹給他一些特產,算是禮物,這些不求利益的場景,在城市裡是很難見到的。而且不僅大人么如此,孩子們也是如此。我一年去倆次,算是重客,每次去,鄰家的孩子們總會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一起玩,一起用,大人們也總是允許。在那裡,我可以真正的釋放自己,無憂無慮的玩耍。孩子們本該有的天真與純潔,在那兒都能看到。

感恩故鄉,那裡的人們讓我學到了許多優秀品質。

家鄉的生活是豐富快樂的。早晨起來,呼吸著最潔淨的空氣,讓人頓時感到心曠神怡。那時,我經常會同小夥伴去放牛。田壟間到處是雜草,牽著牛,散步其間,看著冉冉上升的紅日,真是妙極了。但是,回老家第一盼望的還是乾農活。大人們不會給重活,只是讓我們體驗下。那年春天,人們忙著種稻秧,我也便想乾。可奶奶不讓,說怕弄髒了衣服,還踩壞了秧,於是心裡便很掃興。鄰居家的大伯卻幫著我說,我難得來一次,他帶我去。這我高興壞了。來到田間,大伯手把手的教我如何插秧,還讓我注意不要踩著秧苗。忙了一會兒,看著自己種的歪歪扭扭的秧,倒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我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

感恩故鄉,他給我帶來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雖說如今已在城市居住多年,但“感恩故鄉”這四個字我卻會永遠記在心裡,因為他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