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感人作文6篇

《開學第一課》是由教育局和央視共同合作的一檔教育類節目,結合當下的時事熱點,意在啟發中小學生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用現代孩子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給中小學生說明一些道理,用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學生們能夠更加容易深刻理解。這是一檔十分值得大家去觀看的節目,希望以下觀後感對您有所幫助!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一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昨天我和家人們一起坐在沙發上面專注著看著閱兵,而今天的晚上我卻任然坐在沙發上面看著我期待已久的《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講了四個主題,分別是愛國、勇敢、團結、自強。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精神為指導,把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傳遞給了小學生,培養了孩子的愛國情操,增強了孩子的民族自豪感,歌頌了中華大地的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繁榮富強!選取我們青少年的獨特視角,向我們講述一個個英雄故事。選取與抗戰時期少年兒童有關的故事,增加了我們心理情感的貼近性,呈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

在《開學第一課》中,有幾位來客嘉賓。比如:上至九十多歲的抗戰老兵和老藝術家,下至十幾歲的少年兒童,同時也邀請了00後大家喜歡的偶像,比如馬天宇、鳳凰傳奇、TFboys組合。與70年以前的抗戰老兵帶領廣大中小學生一起去回顧、緬懷這段歷史:

秦老重溫國歌的背後故事

93歲的老藝術家秦怡老師登台講述,不僅用語言重現國歌中描寫的真實戰鬥,還了透露自己與國歌之間的“特殊緣分”。

史老還原二小的真實面貌

“王二小”是家喻戶曉的少年英雄形象,人們通過歌曲和故事傳頌著他的英勇事跡。《開學第一課》尋訪並邀請到“王二小”的小夥伴史林山老人,在現場為大家還原這個英雄少年的真實面貌,更細緻入微地重現“王二小”選擇英勇犧牲背後的情感脈絡。史林山在現場聲情並茂,幾度落淚;我也是熱淚盈眶。

《開學第一課》通過講述英雄故事,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自強精神。作為這一年齡段的組合TFboys,在現場帶領同學們共同朗誦“少年自強宣言”,帶領現場的青少年共同發出號召,明確新一代年輕人的責任,共同傳承抗戰的精神財富。這一環節令晚會現場的氣氛推向高潮,我也忍不住自發宣誓!

情到深處,全家齊唱“稻花香”?對於我們來說都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更無法體驗那是怎樣的災難和痛苦,但是聽一位位親歷者的講述,我們也能感受到在戰爭年代的人們是有今日無明日,無論男女老少都無法逃脫敵人的殘害,所以戰爭年代的人們不得不勇敢,不得不堅強,不得不與敵人頑強的做鬥爭,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是先輩用血肉之軀換來的,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一個有希望的國家,不能沒有英雄,今天,雖然我們呼喚和平,倡導和平,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忘記了祖輩留下來的光榮傳統,因為一旦我們鬆懈了,就給敵人留下了可乘之機。所以,當我們想要放棄學習的時候,就可以想想今天的課程,只有自強才可以不懼怕敵人,當我們面對困難想要逃避的時候,就請想想今天的課程,只有勇敢才能獲得成功,當我們欺負自己同班的小夥伴的時候,就請想想今天的課程,只有團結我們才能贏得革命的勝利,大家記住,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稱為英雄,只有把英雄作為人生的信仰的人才可以不斷靠近他。

通過觀看這期節目讓我明白了,我要把祖國當做自己的家一樣去愛護它,建設它,作為祖國的未來要努力學習;當遇到困難時不要畏懼,要勇於擔當,要做一個勇敢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團結同學,有團隊精神,為了共同的目標,要彼此信任、互相幫助;自己要努力圖強,自強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二

這個九月不僅僅是小學生開學的日子,也是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一台播出的《開學第一課--英雄不朽》,通過一個個真實英雄故事的講述,讓我回顧了那段艱苦的歲月和那場偉大的勝利。

在“愛國”篇章中,我了解了國歌的故事,知道了“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句歌詞不是編出來的,而是真是的戰鬥場景。在“勇敢”篇章中我了解了王二小的英勇、南京大屠殺的殘酷以及南京好人拉貝的故事。在“團結”篇章我們聽新四軍老兵講述營救美國飛虎隊飛行員的事跡。在“自強”篇章我們聽“學霸”王伯惠講述他在印緬戰場做工兵的歲月。

四個篇章,將這段歷史真實的展示眼前,我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不讓抗日英雄的鮮血白流!我們要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努力讀書、學習本領,為祖國的未來獻出我的一份力量!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三

9月4號我們全家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第一課是愛國,第二課是勇敢,第三課是團結,第四課是自強。

讓我們先來說一說第一課吧,第一課講的是愛國,說的是我們的革命先烈,趙一曼和左權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教育著他們的兒女,也教育著我們。戰爭年代裡,愛國就是為祖國和同胞奉獻自己的一切。今天,我們要把國當做自己的家一樣,去愛護它,建設它,這就是愛國!

第二課講的是勇敢,用王二小和約翰拉貝,在戰爭中不拍犧牲的奉獻精神。今天不怕困難,勇於擔當,就能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第三課團結,戰爭中只有同心協力並肩作戰,才能取得勝利。今天我們為了共同的目標,也要彼此信任,互相幫助,團結一致,為三年二班,加油!

第四課自強,我們的國家,只有自強,才能不被欺負。今天我們是未來的主人,只有自信,自立,自強,我們才能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今天才明白,我們幸福的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獻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團結起來,做一個自強,勇敢的愛國孩子!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四

今天我看了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節目。那是一段中國人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歷史,戰爭給我們留下了慘痛的記憶,也留下了英雄,為了正義與和平而獻身的英雄。我們不能忘記戰爭,不能忘記死亡與毀滅,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的英雄們!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民歌傳唱了很多年,裡面的抗日戰爭小英雄王二小是我們千千萬萬的兒童心目中的英雄;董成瑞的名字永垂不朽,他捨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狼牙山五壯士,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氣壯山河的壯麗詩篇。

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能讓抗日英雄們的鮮血白流!我們一定要努力讀書,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學習本領,為祖國的未來貢獻力量,為中國更加強大奉獻一生。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五

今天央視一套直播了《開學第一課》,它的主題是“英雄不朽”。節目中有“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四節課。

在“愛國”這節課里,我知道了國歌的產生不是編出來的,而是在戰鬥中創作出來的。在“勇敢”這節課里,讓我又重新感受到了英雄王二小的勇敢精神。在“團結”這節課里,讓我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在“自強”這節課里,我們所有學生宣誓:誠實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強、做偉大祖國的接班人。

通過這檔節目使我明白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好好的珍惜它,我也要好好的學習,來回報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們。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六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英雄已逝,英靈永存……”這些話就像刀刻一樣,在我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啊,先烈們雖然已逝,但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我不禁想起了這首詩。清明是掃墓的時節,我們學校為了緬懷為了人民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特地“千里迢迢”組織了到橫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掃墓的活動。到了橫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又高又大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看著這座紀念碑,我的眼睛潤濕了,眼前就好像出現了一位位英勇無畏的戰士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不屈不饒,頑強鬥爭的情景。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我們默默哀悼了三分鐘,在這三分鐘裡我一直在祈禱:“烈士們,安息吧!安息吧!您的精神將永垂不朽,將永遠地刻在世代人民的心中,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我們的祖國才能如此強大;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我們現在才會生活得這樣幸福美滿;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我們才會……”先烈們,您們就像一根火炬,照亮了我們的人生道路;先烈們,您們就像一個路標,指引我們走正確的“道路”;先烈們您們就像一位位老師,時時刻刻地教育著我們;先烈們,您們就像“小天使”,在默默地“支持”我們;先烈們,您們就像……在聽完英雄們的簡介後,在的眼裡好像又重演了歷史: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刻不停地盯著日本鬼子;一個強壯有力的身體,日日夜夜地鬥著日本鬼子;一個又一個年輕的生命又因戰爭而喪生了。

烈士們,你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建造了新中國,你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放心吧,烈士們!我們一定學好文化,去完成你們沒完成的事業,為著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鬥!